福建省职业经理人现状及发展方向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3559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职业经理人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职业经理人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职业经理人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职业经理人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职业经理人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职业经理人现状及发展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职业经理人现状及发展方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职业经理人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福建省职业经理人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课题调研组【摘要】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合作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的新形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构想。这是从我省实际出发,加快我省经济建设发展的新思路,而实现这一构想的重要步骤,在于全力推进人才战略的实施。职业经理人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试图从适应市场经济建设,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人才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在市场经济体系发展过程中,我省职业经理人的生成环境、价值趋向、培养目标和培

2、训机制。进而提出在呼应、衔接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中,逐步推进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完善培育机制,造就一支具有职业道德规范,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经理人队伍的若干对策建议。关键词:市场经济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人才战略、职业经理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我省经济的微观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重要特征是所有制结构多元化日趋明显。据工商登记,2003 年,我省共有国有、集体企业 32237 家,私营企业 87510 家,外商投资企业 8194 家。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9208 家中,国有和集体企业 1309 家,股份制企业(含联营)1420 家,私营企业 2540 家,

3、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 3904 家。从各类企业业务总量看,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4953.74 亿元中,国有和集体企业529.98 亿元,股份制企业(含联营)717.18 亿元,私营企业 559.10 亿元,港、澳、台商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3126.26 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10.7、14.48、11.28、63.1。从各类企业从业人数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 2213532 人中,国有和集体企业从业人员 237424人,股份制企业(含联营)从业人员为 329375 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为 341613 人,港、澳、台商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 1299453 人,分别占

4、从业人员的 10.73%、15.43%、和14.88、58.7,以上数据表明,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已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多种经济成分的迅猛发展是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劲动力。也为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 职业经理人现状分析1.职业经理人的生成环境世界上第一位职业经理人于 1841 年出现在美国,其起因是公众对经营铁路的业主管理才能的质疑。经过 160 多年的发展到今天,在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十分成熟的职业经理人的阶层。在中国,从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对“松绑、放权”的呼吁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按照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进一步调整优化国有资产布局和结构,理顺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关系和资产管理体制,改善非公有制企业产权结构,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产权市场建设,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依法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标志着中国企业从“人治”到“法治”的进步,也意味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职业经理人代表了企业的经营权

6、,是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谓职业经理人是指“以经营管理企业为职业,在企业中全面负责经营管理,对法人财产拥有经营权和管理权,承担法人财产保值和增值责任的人”。1954 年,美国著名学者彼得、德鲁克出版了其奠定现代管理学基础的名著管理的实践,书中大胆预言:管理人员是“工业化社会中独特的和领导性的群体,本世纪以来,几乎还没有任何一种新的基本力量、新的领导阶层能够像管理人员一样迅速成长。这一阶层一旦崛起,很快会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几十年之后,彼得、德鲁克的预言在发达国家变成了现实,职业经理人正是彼得、德鲁克所说的管理人员的主体。相对于发达

7、国家职业经理人160 多年的发展,我国职业经理人队伍还远未成熟,1994 年公司法正式实施,才为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化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新形势,中国企业正面临着新的市场秩序和国际规则。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面前,企业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竞争能力是当务之急,呼唤职业经理人的声音空前高涨。福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福建工业基础薄弱的历史事实。改革开放以来,福建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全省上下一心以“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拼搏精神,为福建工业的发展写下了绚丽的篇章。据统计 2003 年福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占全国比重为 4.6,位次第 6;规模以上工

8、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 3.48,位次第 9;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占全国比重 3.85,位次第 8。全省拥有各类大中型企业 845 家,企业集团 239 家,上市公司 44 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对“福建企业长不大”的议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全省 269 个重点企业中:成立了股东会的有 234 个,成立了董事会的有 258 个,有明确出资人的 256 个。监事会行使财务检查职权的225 个。在总经理产生方式上:主管部门任命的 15 个,董事会聘任的 208 个,政府提名董事会聘任18 个,职代会选举上级任命 5 个,社会公开招聘 3 个,上级组织部门任命 8 个,其他 1

9、2 个。总经理职权行使情况中:主持生产经营管理的 263 个,组织实施经营、投资方案的 266 个,拟定管理制度及机构方案的 264 个,聘或解聘高层管理人员的 251 个,聘或解聘负责管理人员的 248 个。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经营管理权正逐步得以落实。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福建非公有制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层次不断提高,对全省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据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统计,私营企业实收资本 500 万元以上有 1545 个,营业收入 500 万元以上有 1986 个。涌现出凤竹、柒牌、利郎、富贵鸟等一批知名度较高创名牌的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近年来,随

10、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非公有制企业的地位日益瞩目,以私营、股份制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活力强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非公有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的长大,企业的产品开发、营销、生产、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愈来愈细,要求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有全面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熟悉某个行业,特别是要掌握这个行业内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由具备以上素质的职业经理人或经理群体来经营企业,才能保证企业的不断壮大。这就使非公有制企业加快实行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解决资本占有与经营才能不对称矛盾。福建著名民营企业安踏、七匹狼等公司,在推进企业名牌发展战略中聘请了一批

11、职业经理人担任管理职责,使企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职业经理人群体在我省已初露端倪。2.职业经理人的价值趋向经理人职业化作为一种社会分工,是企业组织由近代企业向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确立的。职业经理人是相对于企业股东或所有者而言,所有者的职能是提供资本,而经理人的职能是运营资本。职业经理人的出现,是企业管理成熟的标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已成为一门科学性、专门性极强的社会职业,有其专业化的职业体系与行为规范,职业标准与成就已逐渐为社会所认同。职业经理人是靠自己的知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来经营企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这是职业经理人的职

12、业使命。因为所有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一个,就是出资人的回报。但是由于职业经理人是现代企业管理分工的结果,所以企业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即委托代理矛盾。企业所有者将资本交给职业经理人去运作,而运转结果的好坏既不能完全预知,又不能完全控制。这是由于经营本身即存在着各种客观风险如政治、经济、市场、技术风险等;同时还有各种主观风险如职业经理人的能力、道德风险等,因此职业经理人的智能本身就潜藏着各种内在的冲突。这些冲突即可能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也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陷阱。职业经理人与企业所有者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能力冲突、利益冲突、道德冲突和信念冲突。能力冲突有两种情况,一是企

13、业所有者的能力达不到企业经营的要求。所有者没有能力领导和驾驭职业经理人,也不愿意轻易放权,结果是企业发展受阻。另一种情况是所有者放权或部分放权,但职业经理人的能力不足以驾驭整个企业,结果导致企业失控,往往由所有者来收拾残局。我国许多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过这两种情况。利益冲突,表现在企业所有者希望职业经理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得到尽量少的钱或其他利益;职业经理人则希望付出较少的努力,得到更多的钱或其他利益。这种冲突是普遍存在的,是人性使然。道德冲突是一种复杂的冲突。是由于职业经理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差异及商业环境与传统社会的伦理差异所导致的内在冲突。企业所有者要求职业经理人完全献身于企业,但职

14、业经理人除了经理角色外,实际上还扮演至少三种角色,一是独立的个人,二是家庭成员,三是社会成员。作为职业经理人,他的责任重大,他的失职可能导致整个企业运作的失败,因此职业经理人的价值一方面取决于他的专业才能,另一方面取决于他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对职业道德或准则的遵循。作为独立的个人,他有自己的道德准则;作为家庭成员,他有自己的家庭责任;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他还要遵循一般的社会准则。这些准则可能与企业所有者的要求不一致。不同的角色对职业经理人的行为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可能产生内在的冲突,这种冲突在中国目前的商业环境中普遍存在。信念冲突主要表现在职业经理人的个人信念与公司的文化尤其是公司所有者的价值

15、观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往往是由于职业经理人和企业所有者之间的教育背景,生活经验以及个人的目标和对未来的理解的差异引起的。这种冲突是深层次的冲突,更具有持久性,也更难以改变。例如企业的所有者可能以盈利作为首要目标,而职业经理人可能以发展作为首要目标。这种冲突可能与利益冲突、能力冲突交织在一起。委托代理矛盾所产生的冲突是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主要矛盾。在现实中,任何体制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过,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由于改革不配套,出资人不到位,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大都是由行政任命的,冲突的程度和广度没有民营企业表现的那样明显,表现的形式也并不相同。民营企业的所有者是天然到位的,所有者对资产的关切度是职业

16、经理人真正的压力所在。在中国,内地民企崛起 20 多年了,虽然目前第一代创始人大都年富力强,但如何能够把企业的发展持续下去,已是较为普遍的忧虑。民营企业中家族化管理仍是主要形式,虽然一些民营企业家已成功地进行了第二代的“升级”,但更多民营企业家却面临着选择接班人的困扰。他们的孩子或是才干不够,或是兴趣不同,或是其他的原因,未必能承载父辈的希望,民营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已成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这是否“引火烧身”?选择职业经理人来接班,对家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挑战;对企业习惯于追随老板的员工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改变。一般来说,职业经理人上任后,往往摩拳擦掌想进行一番大变革,这必然要和原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发生冲突,而企业老板对此未必能接受,会心存疑虑,企业的老员工们不想习惯被改变。私营企业主把自己创立的公司当成完全的个人财富,认为把经营上的大事交给职业经理人来做,风险非常大。于是,我们就会看到,许多职业经理人偏好外资企业,一方面是由于外资企业薪水的吸引,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资企业对职业经理人价值的认同感强。安踏有限公司品牌总监胡众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