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与地理教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25662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德育与地理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德育与地理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德育与地理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德育与地理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德育与地理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德育与地理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德育与地理教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德育与地理教育浅谈德育与地理教育摘要:摘要: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德育,担负着培养现代道德人格、发展现代道德观念、提高现代道德品质的使命。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学校德育取得了一定成绩。而当前,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展开并全面施行,作为基础课程的地理改革也已全面启动。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地理教育与德育的结合既具有可行性,有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是从对德育的一些基本理解出发,阐述德育与地理教育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发挥学生在主体作用这个方面来探讨地理教育中的德育的实施。关键词:关键词:德育教育;地理教育1、德育概况1、什么是德育德育是指教育者将一定社会所推

2、崇的品德规范与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的一种教育。众所周知,德育的展开需要多种因素,但其中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德育工作者(即教育者,二是德育内容(即社会所推崇的品德规范) ,三是德育的活动对象(即受教育者) 。德育的这个过程即将教育者外化的德育内容通过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三者是缺一不可的,三者只有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并处于协调有序的运动状态的时候,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2、德育的地位与作用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洛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

3、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教育,我国从古代起就一直很重视德育。近代,王国维率先使用德育这个概念,自此开始,德育始终处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首要地位。现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明确规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有着科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一切使德育的首要地位得到近一步的落实。江泽民主席曾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牢固确立了“大德育”观念,充分发挥德育功能,是当今教育应当追求的目标。德育势在必行!2、地理教育中进行德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2004 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工程已全面展开,新

4、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当今世界发展迅速,给地理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任务,并出现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如“地理生活化” 、“环境意识” 、 “可持续发展” 、 “生命教育”等,迅速成为关注与研究的热点。此外,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地理课程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其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与德育是相吻合的。而我们通常可以将地理教育界定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与主体学生)通过地理教育的媒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思维方式、教育技术、课程资源的利用等)了解并深入透彻理解客体(地理知识)并最终获得知识,内化与生活实际经验的过程。这与德育的三要素是吻合的。二者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

5、者是同一的,教育的内容也是可以融合的。这些共通性使德育与地理教育融合成为可能。地理学是一门自然、人文交叉融合的学科,在对中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统筹学生个体与周边的关系,统筹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科学实践,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构建,如进行生命教育研究。我们知道,德育应该是整个教育必须关注的问题。但是,诚如有的学者所说的德育所要完成的目标不是所某一个分支学科所能单独解决的,它需要整个教育领域的努力。而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与其现在所关注的问题使得它能够为德育的能够为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野。因此,研究德育与地理教

6、育是非常重要的。三、德育与地理教育1、内容的融合性一般而言,中学德育工作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而地理教学主要针对中学阶段而设置。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德育,我认为首先要找出那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然后辅助一些合适的方法有效地传达给学生。笔者认为,地理教育中与德育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可持续发展与生命教育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做人的世界观。而与这两块相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初中教材中从教给学生们生存技能技巧的角度看, “地球与地图”这一部分无疑是很好的材料库。高中

7、地理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可用素材更多,除去城市规划、旅游规划某些纯粹技术内容的知识,几乎各个模块都有可以用的题材,如环境问题、3S 的应用、宇宙地球的演化、人地协调、灾害防御等等都可以作为切入点。2、融合的方法在拥有一定的可选素材的基础上选取一定的切入点将地理教育与德育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地理学科综合性比较强,对学生综合的素质要求较高这一特点,我认为结合德育的主体性来融合是个比较好的切入点。1)主体性德育德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个体的人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依其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理性思考所选择的道德原则,自主、自觉、自愿地做出合乎道德选择的行为。主体性德育就是指在主体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以主体

8、的自主性活动为基本特征,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为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的一种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模式。它注重学生对道德内涵的“顺应”和“同化” ,引导和激励他们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实践,实现自我超越。目前,我国学校德育更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养成以及社会实践重视得不够,使一部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因此,在地理教育中实行德育应当在强化道德实践、增强学生道德行为方面下功夫,真正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教育的主体作用,促进其主体性素质的发展。2)发挥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在地理教育时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德育方法是德育内容产生教育影响的手段,是实现德育目

9、标的必要条件,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通常德育工作方法单调、形式化比较突出,特别是德育过程没有遵循生活化原则,德育实践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脱节,制约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但是,地理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如涉及生命教育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通过:创设情景,启发思考,完成内化升华,提升生命价值;成立课外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讨论社会热点,理解生命意义;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生命观;熟悉地理常识,学会生存和自救的方法,做到课堂渗透有新意、课外活动有新路,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所谓自主性就是自己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体,不依赖他人

10、,自主地做自己的判断、主张和行动,其中自主性中的“自”既是“自己 ” ,也是“自我” ,具有自主的意义。在德育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个人的意志、人格和理想,具有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权利。他们的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感的提升、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受教育者自主生成、自主构建的,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地理教育中往往注重学生主体的自我知识构建,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结合。在地理教育中,环境观的形成上面,可以进行探究式学习,即通过环境污染这个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资料查询与收集,并进行讨论,进一步论证,最后通过老师的引导得到自己对环境观的整体的正确的认识。在弘扬学生的自主性,是时代发展对

11、学校德育观念提出的新要求。但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实现教育者的启发、引导、指导与受教育者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坚持以发展学生素质为本,为发展学生素质服务,为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服务。要增强学生的体验性体验性是指每个学生都作为主体直接地、民主地、主动积极地参与一切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真实体验生活,体验到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尊严感和幸福感,从而促进其主体性素质的发展。体验是生命存在的直接形式。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实现道德内化,其根本原因是忽视了学生心灵的体悟、情感的激发、生命之间的交流。只有重视学生的生命体验才能

12、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地理教育中,以高中地理新课程为例,一共包括十个模块,其中三个必修模块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七个选修模块中包括环境保护,旅游地理,灾害防治,海洋地理,宇宙与地球等。以自然地理、宇宙与地球这一块而言,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课外组织学生去天文馆等参观,亲身体验天体运行的奥秘,明确“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同时感受宇宙的浩淼,有助于培养宽广的胸襟,促进和谐观的形成。无形之中,学生的德育体验得到增强,获得知识的同时陶冶了情操。但是,应注意的一点是,在组织具体的德育内容时,我们一定要将地理教育与德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结

13、合起来,加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开展一些能感动学生心灵的活动,实现德育认知、德育情感、德育意志、德育信念、德育行为的统一,保证德育内容的实效性。变封闭性为开放性未成年人也是社会的人,他们的成长不仅仅是在学校,还时刻受着家庭的熏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再者,学校单独也不可能承担起教育未成年人的全部责任。学校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影响是有限的,孩子的成长是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内的整个大社会大环境的事情。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和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 随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学校教育日益从封闭走向开放,学校必须重新认识家长在

14、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地位、职责,转变学校的管理模式和工作制度;学校要注重对社会教育因素和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积极面对和发掘社会教育的有利因素。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微观外环境,家庭在发展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父母应当是孩子德育的首要参与者。他们不仅是孩子的首要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也是孩子终身的教师。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化,是当前形势下搞好德育工作的一个必要途径。变德育为开放性,事实上在地理教育中不仅有很好地素材,更有可以实行的方式。如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博物馆等德育基地。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城市、农村、名胜古迹和大型工矿企业,了解改革开放的

15、巨大成就和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此外,每年寒、暑假,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等活动,要求学生发挥自身优势,自己组织,自找主题。不少学生走上街头,走进民企去收集有关经济发展与民俗风土人情等的资料,写出调查报告等。而这些无一不是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以及旅游地理等地理教育教学相符合的。通过这些内容与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与世界,更加爱我们的祖国与河山,更加悲天悯人,热爱生活,热爱他人。当然这些还有赖于学校跟家庭与社会的紧密联合。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在德育中,师生之间是“主体间性”的关系。而主体间性所表明的是主体与主体在积极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为特征的

16、和谐一致性。它致力于各个主体之间的互相理解、对话、沟通,以实现认同,达成共识,形成视界融合。所以,主体间性或主体际性主张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关系而非主体和个体的关系。在主体间性交往中,师生关系不是“我他”型,而是“我你”型,主体之间共同分享经验,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当然,这对教师的德育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而言,教师的德育素质应包括政治思想、教育观念、心理状态、育德能力和人格魅力。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主体,其自身德育素质对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德育素质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因此,它对教师的要求是:提高政治素养;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要全面,要从发展的视角看待每一个学生;调整教育心态,教师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进行必要的心理移情换位,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平等相处;提高育德能力;增强人格魅力,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使之形成令学生钦佩的人格魅力,并以之影响、陶冶学生。 将地理教育与德育结合,这对地理教师的要求当然也是很高的,首先教师必须首先明确地理教学中能与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