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保障机制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25384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保障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保障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保障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保障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保障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保障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保障机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孩子的幸福成长为了孩子的幸福成长浅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保障机制姓 名: 林 艳 学 号: 100902137 系 别: 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专 业: 小学教育 年 级: 10 级 指导教师: 汪敏老师 2012 年 10 月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希望、社会进步的阶梯,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的根本路径,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国家强大首先要强教。在 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高 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界定基础上,对目前我 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教育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义务教育投 资体制,实施优质教育

2、资源共享和师资交流机制,加强监督检查评估等建议,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保障机制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竞争的日趋激 烈,家长希望孩子接受更多更好的义务教育的愿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义务教育,尤其是优质的义务教育的供给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教育的基 本矛盾在现阶段的突出表现。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 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 享有接受质量合格的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然而,义务教育的滞后性在今天已 日益表现为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性。这引发了人们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索

3、, 以及对完善教育保障机制的密切关注。 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放在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从 教育资源配置入手,对教育基地投资、学校规划、人才政策、管理体制进行一 系列改革,实施宏观统筹规划,加强监督检查评估。具体实施中不能单靠教育 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只有理顺管理体制,形成保障机 制,均衡发展的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概念解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 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群众的基本利益,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深入探索均衡发展的理论问题, 首先要

4、清楚相关的概念。(一)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 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 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 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 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提出要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国家法定的义 务教育接受年限内

5、,国家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均衡发展的受教育条件,并以 法律手段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均衡性,促使地域之间, 学校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获得发展的机会均等,使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稳步 发展,使教育在公平公正均衡状态下促进受教育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但是何谓均衡发展。首先, 均衡发展并非平均主义, 而是要缩小区域之间, 学校之间的差距。第二, 均衡发展不是一个模式,不是“一刀切”,而是要鼓励 办出特色。所以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均衡的情况下, 要鼓励学校办出特 色。第三, 均衡发展不是限制发展, 也不是把高水平的拉下来, 而是既要鼓励 发展快的学校提高质量和水平, 又要在发展过程中

6、逐步把水平不高的提上来。 第四, 均衡发展从总的发展情况来看, 不应搞“锦上添花”, 而是要搞“雪中 送炭”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仅是某方面的发展,而是整体发展。在应用中, 应该摒弃教育均衡只是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片面观点,而应把权利、资源、过 程、结果等的全面均衡作为追求目标。如果只强调某方面的均衡而看不到整体, 势必会造成各要素发挥效益时不协调,使整体最佳状态难以实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解决低标准的均衡,还要向高标 准的均衡迈进。所谓低标准均衡,是强调所有适龄儿童都“有学上” ,解决的是 教育机会的均衡问题。高标准的均衡强调所有适龄儿童都要“上好学” ,全面解 决教育资

7、源、过程、结果等方面的均衡。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教育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有 了极大提高,特别是“普九”工程的实施,使得义务教育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 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 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综合分析义务教育推进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城乡办学条件的非均衡发展办学条件是衡量义务教育投资情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办学条件的好 坏对义务教育的水平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办学条件差会影响教育的效

8、果。然 而目前,城乡间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差距十分大,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设备 水平和师资质量等方面,其中投入方面的差距占有很大的比重。就总体而言,我 国广大农村的义务教育质量普遍低于城市。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主 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较大。我国城镇小学的 生均教育经费比农村小学的高得多。其二,城乡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差距较大。 据调查,中西部农村有许多学校没有条件开设实验课,也缺少基本的图书资料, 更不要提电脑、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其三,城乡受教育机会存在 严重的差距。(二)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发展从国家方面, 没有建立起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我国建

9、立了义务教育 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一些地区经 济发展落后,影响义务教育的实施, 中央又没有建立起扶持落后地区的财政制度, 造成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因此, 这种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的缺失, 直接导致 的结果是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从招生方面,许多重点初中学校连续多年在中考时包揽重点高中统招生和 保送生名额,而其他学校则相去甚远。这就形成了重点中学“教学质量”一枝 独秀、独步一方的格局,而且长时间以来一直难以打破。其直接效应就是由于 表面上“教学质量”的不均衡,导致初中学校招生的重大问题。每到招生时节, 重点中学是“门庭若市” ,很多家长和学生宁愿花钱择校也不愿

10、意到本学区条件 一般的学校就读;而部分偏远薄弱学校则是“门可罗雀” ,有的学校几乎招不到 学生。 从师资方面,师资力量是义务教育中最重要的资源。教师是组成教育系统 的基本要素,也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教育要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 要有一支相对稳定、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并且,这支队伍是其它教育设备或 教育要素无法取代的。由于师资力量配备不均衡,所以不同地域义务教育的发 展水平出现了比较大的差距,义务教育的质量也有悬殊的区别;由于师资力量 配备不均衡,使师资水平较弱的学校学生学业成绩不太理想,在升学无望的情 况下,厌学情绪十分严重,辍学率也较高。目前的“择校热”择的是什么?择 的是教育质量,择

11、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师资力量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命 脉,也是义务教育能否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三)办学投入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经济、地理条件差异很大,发展非常不平衡。 经济发展不平衡,致使地区间、城乡间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也很不平衡。随着地 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使我国地区之间义务教育经费和资源的不均 等极其明显。当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以雄厚的财力保障顺利实现“普九” 乃至部分地区已开始普及高中教育时,中西部农村及广大边远山区、少数民族 地区的义务教育事业却因财政困难、吸收民间资金能力弱等原因而处于财力、 物力、人力全面匮乏的困境中,既无法保证普及教育最低程度的师资

12、与教学设 备需要,又不能对弱势群体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导致众多适龄儿童少年因贫 困失学或辍学,造成了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悬殊的严重后果。 近年来,除去国家转移支付的各种专项经费外,有资料表明:东北地区生 均教育事业费,中小学分别达到 3100 元和 2500 元左右,与东部经济发达地 区的 6000 元以上水平相比,只达到 50%左右,还不能完全满足教育事业发展 的需要。同时,有限的经费投入中,校际间的差距仍然很大,重点中学投入较 多,边远薄弱学校投入较少,导致这些学校的办学水平长时间得不到大幅度提 升,影响了教育均衡发展。二、完善教育保障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

13、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新阶段教育 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 育法 的重要举措,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 保证。完善教育保障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注重以下几方面:(一)健全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做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补偿工作首先,教育经费是保证义务教育教学正常运转最基本的条件,目前我国的 义务教育投资政策存在严重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出向城市、东部倾斜的趋势,相 对于农村和西部,城市和东部已经很发达了,还要将大部分经费有求必应的发 放于此,必将导致越富的地区、学校越有钱,这就是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 。 另一方面,我国教育经费大部分

14、用于发展高等教育,用于基础教育的是很小一 部分,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义务教育发展缺少资金。所以必须改变教育经费投 入方向,继续向西部、中部和农村尤其是贫困的农村倾斜,保障中西部尤其是 贫困地区的孩子都能够接受符合标准的义务教一育。新义务教育法提出了 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实现全国范围的义务教育公 平,则必须实行以中央政府为主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 其次,做好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可以推进义务教育公平!我国教育弱势 群体的成分比较复杂,如农村地区与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少数民族、残疾人、 下岗工人子女、农民工子女、特殊家庭儿童等都属于弱势人群,数量较大。为 了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政策必

15、须坚持对教育弱势群体加大教育补偿力度,并努 力使“弱势补偿”政策制度化和法制化。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期,贫富差距巨 大,在家境极度贫困和家长的教育观念淡薄的状态下,仍有一部分儿童在国家 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费用,因为没钱支付书籍资料费、伙食费、学习用品费 用等等而辍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补偿,提供更多的资助和 支持,比如提供早餐午餐和其他津贴补助,以吸引家长送孩子上学。 最后,健全教育补偿制度,制定教育补偿标准。我国教育弱势群体数量大, 但他们的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应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补偿。教育补偿制度更 应该体现公平性,对接受教育补偿的人群要定期进行调查、核实,避免在教育补 偿过

16、程中再次出现不公平现象。(二)输出城市教育资源,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队伍建设(1) 输出城市教育人力资源,促进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校本化 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落实国 家规定的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发放津贴、补贴,实施 绩效工资要向农村学校倾斜。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制度,实行 大中专毕业生农村任教服务制度。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 的决定 (国发200319 号) 提出的“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应 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之规定,每年选派多名中小学各学科优 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任教时间为一年或两年。 (2) 输出城市教育物质资源,促进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 1.建立城市中小学向农村中小学捐赠教育教学用品制度。每一学期期末对 各农村中小学所缺设备、器材、图书、课桌凳进行调查统计,然后广泛动员各 城市中小学本着量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