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种子发芽了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1905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种子发芽了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种子发芽了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种子发芽了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种子发芽了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种子发芽了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种子发芽了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种子发芽了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0.种子发芽了种子发芽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能设计简单的二维图表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能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2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猜想,养成认真细致、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3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设计实验方案,学习运用对比的实验方法探究。 案例背景:案例背景: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放大镜、小刀、瓷盘、纱布

2、、大豆、玉米、花生等种子。本课设有两个探究活动,一是观察、研究浸泡过的种子的构造;二是探究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这些活动都由一个问题引出,即“春天来了,落在土壤里的种子开始萌芽了,这说明了什么?”同时,教材中还提供了一个实验方案图表,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制订实验方案,提出自己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自由活动教科书提出了“交流我们的研究成果”的自由活动指向,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交流,尝试将观察到的现象做合理的解释。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活动指向:“查阅资料,了解辣椒种植的基本方法” , 为下一节课“种辣椒”做好准备。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我把它补充为:“向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

3、了解种植辣椒的基本方法,也可上网查阅” 。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我还把“观察发芽的种子种到花盆里,继续观察” 这一内容放在课外,进行中期观察,让学生将课堂探究继续进行下去。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春天到来的时候,农民伯伯都忙着干什么?(播种)引导学生自由汇报,活跃气氛,调动情趣。小结:看来,同学们很善于观察。有一首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同学们,农民伯伯种地也很有学问,那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呢?【选择与本课有关的内容课前与学生交流,一方面可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可以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同

4、学跟爸爸、妈妈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到郊外踏青所拍到的农民伯伯播种的情景及一周后又去田野看到的景象。 (播放录像)仔细观察,农民种下了什么?长出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汇报:在土壤里播下种子,种子发芽了,长出了庄稼。2揭示课题:是的,种子种在土壤里,找到合适的环境它就会发芽生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新的课题:种子发芽了(板书课题) 。【以贴近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入新课的学习,这样做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的科学知识。 】3引导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围绕种子发芽了,你想了解哪些有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踊跃发言, 4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关于种子发芽了有很多知识需要我

5、们去探究,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种子里面有什么?种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发芽或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来研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确定要研究的内容,即做到尊重学生,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种子的构造师: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浸泡过的花生的种子,还有课前你们自己准备的大豆(大豆) 、玉米的种子,下面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研究。(小组长领取花生种子)1观察探究指导。在观察之前,小组先讨论一下想怎样研究和观察。2小组派代表汇报探究之前的打算。 (用放大镜仔细看,用小刀切开看里面的构造)对学生好的探究打算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提示

6、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科学学习要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及时提醒学生探究应注意的问题,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探究知识。 】3引导学生做好探究记录。师:确定好了怎样探究很重要,但及时记录探究结果同样重要,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记录结果呢?(可以画出来、可以记录)不要强求统一,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4学生探究,教师巡视。5交流探究结果。请代表汇报种子的内部构造有:种皮、胚芽、胚根、子叶;请画种子各部分的同学展示,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师:同学们都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细致观察,并对观察的结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了下来,非常了不起。那么你再猜想一下种子发芽的是那部分?鼓励学生

7、猜测。6.验证猜想。到底是种子的哪部分发的芽呢?下面我们一起观看种子发芽的视频课件。【通过播放种子发芽的视频课件,使学生很形象直观地看出发芽的部分就是胚芽,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明确猜想的结果需要加以验证。科学是讲究证据,尊重事实的。 】小结: 一个健康的种子发芽不仅因为里面有胚芽,它还依赖外部条件,它需要外部哪些条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三、探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1.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你认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可能与土壤有关、与水、温度、空气有关)进一步引导(拿起几颗大豆种子,在视频下投放):平时我们都吃过黄豆芽,这是几颗完好的大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

8、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大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大豆种子发芽,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来研究,体现科学来源于生活。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那么又如何辨别大豆发芽哪些条件是必须的,而哪些又不是必须的呢?我们不能随意猜测,要有科学的论断啊?怎样的实验办法可行呢?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师:刚才同学们都能大胆猜想,说出自己的看法,很好!但科学是讲究证据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订实验方案,验证我们的猜测。师巡视指导,让学生设计好表格。学生以组

9、为单位自由选择研究内容,相机指导(水组,温度组,空气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 3.交流实验方案。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分别指导研究不同条件的小组。 要改变的条件是水,不改变的条件是光照、温度。种子发芽和水的关系:实验方案设计如下:一号种子放在有水的盘里,二号种子放在无水的干燥的浅盘中。可以设计表格如下大豆种子1 号种子(有水)2 号种子(干燥无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要改变的条件是温度。不改

10、变的条件是水和空气。设计研究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实验方案设计如下:同样用水泡好的种子,一号种子放在常温下,可以是教室里,可以是家里的厨房和客厅,二号种子放在温度低的地方中;可以在种子里面放入冰块,可以放在冰箱里等设计表格如下:大豆种子1 号种子(常温下)2 号种子(冰箱中)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要改变的条件是空气。不改变的条件是水和温度。设计研究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实验方案设计如下:同样用水泡好的种子,一号种子放在常态的环境中下,可以是教室里,可以是家里的厨房和客厅,二号种子放在真空中;可以在种子里面放入冰块,可以设计如下表格:大豆种子1 号种子(常态环境中下)2 号种子(真空中)第一天第二天

11、第三天在上述的交流过程中,每个小组提出想研究的问题、设计的方案可能不是上述顺序,教师可根据交流的情况进行调整 ,及时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并对好的设计及时肯定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交流的过程既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激发探究兴趣的一个过程。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既要大胆想象,又要设计合理的证据,锻炼学生缜密的思维,锻炼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同时又要学生同学之间团结合作,体现了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 】师小结:每个小组的同学团结合作,积极动脑,设计出了合理的实验方案来验证我们的猜测。那么,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还需要我们按照方案的设计去进行认真的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一个

12、周后我们再来交流你的观察结果。 【体现科学课堂的开放性,课堂教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起点,将需要长时间观察的对象放在课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去进行观察,去记录,这样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事实,科学数据说话,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4播放课件,验证学生的猜想。师;很多同学已经急不可待想知道我们猜想的结果,今天老师把课前我的观察仔细的拍摄下来,请同学们观看。播放研究上述三个条件的课件,让学生仔细观看。看完后提问:说说种子发芽了需要什么条件?(水、空气、适宜的温度) 。这些都是老师课前的观察。根据你的实验方案,你会观察到什么结果呢 ?请同学们课下认真观察,也可以向老师拍照片、录像。 ,【为学生

13、的课下探究提供问题,引导学生课下怎样探究,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结论是经过反复实验、反复验证才获得的。 】5.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农民伯伯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引导学生总结春天温度适宜,水分充足、空气湿润,适合种子发芽)6.交流本节课的探究收获。这节课我们一起进行的愉快的探究,你有什么收获?(小组同学一起设计验证种子发芽的实验方案;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猜想结果和老师的观察结果一样)【鼓励学生及时总结自己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收获充分肯定,从学到的科学知识、科学学习态度、探究能力等方面肯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学会总结学习的内容。 】课外拓展活动课外拓展活动 1师:课前老师做实验用的花生、大豆种子已经发芽了,老师想把它送给同学们,课下种在花盆里,继续观察它的生长情况,过一段时间汇报你的观察发现,好吗?分发发芽的种子。【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一个结论的形成有时需要长时间的观察、记录、搜集、分析、验证、恰当将课堂中无法完成的内容引导学生课下进行中期的观察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到科学家得出一个结论也不是很容易就形成的,需要反复观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2课下向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了解种植辣椒的基本方法,也可上网查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