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管与养护培训讲义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01831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保管与养护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药保管与养护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药保管与养护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药保管与养护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药保管与养护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保管与养护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保管与养护培训讲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药保管与养护培训讲义2016 年 7 月一、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中药饮片在保管中由于干燥程度不当,或所含的某些成分受到了外界气候或虫害等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使药物的颜色、气味、形态、内部组织等,都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常见的变异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虫蛀是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从虫卵孵化成幼虫,再生长为蛹,最后羽化为成虫,一般易在饮片重叠空隙处、裂痕以及碎屑中发生。虫蛀饮片大多数先危害表面,继而深入内部为害,有的则在药材表面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后,幼虫在内部为害。轻则蛀成孔洞,严重的被蛀空而成粉末状。饮片中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营养,故最易生虫

2、。如大黄。2、发霉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引发寄生在其表面或内部寄生和繁殖的霉菌所致的发霉现象。霉变对饮片贮藏危害最大。开始时可见许多白色毛状、线状、网状物或斑点,继而萌发成黄色或绿色的菌丝,这些菌逐渐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组织,使很多有机物分解,饮片腐烂变质、气味走失。如葛根。 3、泛油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或受潮时其表面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饮片泛油是一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如炒莱菔子、麦冬、熟地、牛膝。 4、变色是指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各种药物都有固有的色泽,也是中药饮片检查中的主

3、要质量标志之,药物变色,是由于所含色素受到外界影响(如霉作用、发热、霉变等)而失去了其原有的色泽。由于保管不善,某些药物的颜色由浅变深,如泽泻、山药、天花粉等;有些药物由深变浅,如黄芪、黄柏等;有些药物由鲜艳变暗淡:如花类药红花、菊花等。因此,色泽的变化不仅改变钦片的外观,而且也影响药物的内在质量。25、气味散失是指饮片固有的气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或贮藏日久气味散失或变淡薄。药物固有的气味,是由其所含的各种成分决定的,这些成分大多是治病的主要物质,如果气味散失或变淡薄薄,就会使药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药效。药物发霉、泛油、变色,均能使药物气味散失;含挥发油的药物。如肉桂。6、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

4、水的盐类药物,经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失去结晶水,变为非结晶状的无水物质,从而变为粉末状,其质量和药性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如芒硝等。7、潮解是指固体饮片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其表面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的现象。如芒硝等药物。 二、中药饮片中某些成分对质量变异的影响1、水分一般饮片均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含水量又因其组成成分和内部结构不同而各有差异,饮片的含水量与其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含水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水分含量,就易发生质量的变化。水分过高,饮片就会发生虫蛀、霉烂、潮解、软化、粘连等。反之若水分过低,饮片又会发生风化、走味、泛油、干裂、脆化等现象。2、淀粉含淀粉较多的饮片,很容易吸收水分,当表

5、面水分增加时,就使霉菌、虫卵易于寄生繁殖,同时淀粉又可作为营养食料,因此含淀粉的饮片容易虫蛀、霉变。3、黏液质黏液质是一种近似树胶的多糖类物质,它存在于植物细胞中。黏液质遇水后会膨胀发热,易于发酵,同时又是微生物、虫卵的营养食料。 4、油脂油脂剧旨肪油和脂肪的总称,分植物性油脂和动物性油脂两大类。一般植物性油脂大多存在于果实和种子中,有些含有色素。动物性油脂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等。含油脂的饮片,若经常与空气、日光、湿气等接触,油脂氧化而产生氧化物,继3而产生酸性物质,逐渐发生异味。油脂也易在脂酶影响下进行水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而具有异味。5、挥发油挥发油广泛存在于植物药材中,含挥发油的药

6、物,都具有不同的浓郁气味,但在2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便会逐渐挥发,如长期与空气接触,随着油分的挥发,其气味也会随之减退。6、色素一般饮片都含有不同的色素,特别是花类药物。颜色从外观上反映饮片的顾量,不仅作为鉴别中药品质的重要标志,同时也直接关系到药材加工质量的优劣。但有些色素很不稳定,易受到日光、空气等影响而遭到破坏,受潮后也易发霉变色。三、影响饮片变质的环境因素1、温度药物在储存过程中,外界气温的改变,对药物变质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在25以下的常温下,储藏中的中药一般都比较稳定。当温度升高,害虫和霉菌容易孳生繁殖,饮片也易生重、霉变。饮片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温度在 30以上,挥发油的

7、挥发会加快,使芳香气味减退或消失,含糖类及黏液质的饮片就容易发霉、生虫、变质。温度过高会对饮片贮存不利,如温度在 35以上时,含油脂成分的饮片因受热引起酸败泛油,胶类及树脂类饮片容易变软而粘成块。2、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多少的程度,也就是空气潮湿的程度。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 7%13%,储存仓库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70以下,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 75,温度 30,很多饮片都能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饮片含水量增加,导致霉变现象的产生,特别是含糖类、黏液质、淀粉类饮片容易吸潮变质。相对湿度高于 75时,多数含盐类矿物药都容易潮解。3、日光日光对某些饮片的色素有破坏作用而导致变色

8、。在日光照射下颜色变浅,干燥易碎,如花、叶、草类饮片。日光具有大量的热能,能促使药物温度增高,质量发生变化。4、空气4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影响饮片质量的以氧化反应最为主要。5、霉菌霉菌是指真菌中不形成大的子实体的全部丝状菌类,常寄生于有机体或腐生于粮食、食品、中药或其他产品上使之发霉变质。一般室温在 2035,相对湿度在70%以上,霉菌极易萌发为菌丝,发育滋长。6、害虫温度在 1835,药材含水量达 13%以上及空气的相对湿度在 70%以上时,最利于常见害虫的繁殖生长。四、贮存饮片的常用方法1、药材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后,由于截面积增加,与外界空气接触面扩大,吸湿及污染的机会也增多,因此应

9、将饮片的水分严格控制在 9一 13之间,且须根据饮片及所加辅料的性质,选用适当的容器贮存。2、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及干燥,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室温应控制在 25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 75以下为宜。 3、饮片的贮存容器必须合适,一般可贮存于木箱、纤维纸箱中,最好置严密封口的铁罐、铁桶中,以防止湿气的侵人。有些则可置于陶瓷罐、缸或瓮中,并加入石灰或硅胶等干燥剂。至于量多者可暂时用竹篓、筐贮存,但不宜久放,以免霉蛀。4、对于含不同化学成分或用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饮片,可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贮存方法。例如:(1)对于含淀粉多的饮片如泽泻、山药、葛根、白芍等,贮于通风、干燥处,以防虫蛀。(2)凡

10、含挥发油多的饮片如薄荷、当归、木香、川芎、荆芥等,贮藏时室温不可太高,否则容易走失香气或泛油,应置阴凉、干燥处贮存。 (3)对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门冬、党参等,宜于通风干燥处贮存。(4)种子类药材因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莱菔子、薏苡仁、扁豆等,若包装不坚固易受虫害及鼠咬,所以多密闭贮藏于缸、罐中。 (5)加酒炮制的饮片如当归、常山、大黄等,及加醋炮制的饮片如芫花、大戟、香附、甘遂等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贮存。5(6)盐炙饮片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而受潮,若温度过高,盐分则会从表面析出,故应贮于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贮存。 (

11、7)经蜜炙的饮片如款冬花、甘草、批把叶等,易被污染、虫蛀、霉变或鼠咬,通常密闭贮于缸、罐内,置通风、干燥、凉爽处贮存,以免吸潮。 (8)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故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凉爽处贮存。(9)少数贵重饮片应与一般饮片分开,专人管理。细贵药品中的麝香,应用瓶装密闭,以防香气走失;牛黄宜瓶装,在霉季时放人石灰缸中,以防受潮霉变;人参极易受潮、发霉、虫蛀、泛油、变色,在霉季也应放人石灰箱内贮存等等。 (10)毒性中药应严格按照有关的管理规定办理,切不可与一般饮片混贮,以免发生意外事故。五、几种储存条件1、遮光:系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纸裹的无色透明、不透明的容器。2、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3、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4、熔封严封:系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侵入并防止污染。5、阴凉处:系指温度不超过 20。6、凉暗处:系指避光并温度不超过 20。7、冷处:系指温度 2-10。六、我公司现有需阴凉储存的中药饮片干姜、冰片、细辛、白芷、当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