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副部级大学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1106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副部级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副部级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副部级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副部级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副部级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副部级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副部级大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副部级大学我国现有 31 所副部级高校,其中 2000 年前老的副部级学校 14 所,北大、清华等; 2000 年增加 7 所,北理工、川大等;2003 年 12 月新增 10 所,华中科大、中南大学等。准 确的名单是: 北京: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北: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上海: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江苏: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湖北: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中南大学 安徽:中国科技大学 福建:厦门大学 广

2、东:中山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 四川:四川大学 重庆:重庆大学 山东:山东大学 甘肃:兰州大学 目前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一共 1553 所,本科院校 642 所,专科院校 911 所;其中,副 部级的学校 31 所,进入“985 工程”的高校是 34 所,教育部的直属高校 72 所, “211 工程” 重点建设的高校是 95 所。31 所副部级学校又分为三类:2000 年前老的副部级学校 14 所,2000 年增加 7 所, 2003 年 12 月新增 10 所。进入“985 工程”的学校 34 所,也分三类:第一类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2 所;第二 类是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3、等 9 所学校,实际就是常说的“9+2” ; 还有 23 所属第三类。 “985 工程”投入了很多钱,大部分经费都投入到“9+2”里去了。“211 工程”高校 95 所,分两类:一类是中央部委的 67 所,一类地方高校进入“211 工程”的 28 所。 “211 工程”的一期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 67 所部委院 校,28 所地方高校一部分拿到少量补助经费,一部分没有拿到,像我们郑州大学,就没有 拿到中央财政的经费。 “211 工程”的二期建设,中央财政经费主要还是投向 67 所部委高 校,对地方高校,根据是否有重点学科及重点学科的数量,给了一些补助性的经费,我校 拿到了 270

4、0 万。按照学校隶属关系,高校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部委院校,共 111 所;一类是地方院校, 共 1442 所。按照三级学位授予权,又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及只能授予学士 学位的普通本科院校。 按学校的定位又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尽管没有明确的界 线,但普遍认为,研究型大学大概就是 30 余所;教学研究型的有 70 余所,其他的是教学 型。 按办学体制,分部委院校、省属院校、市属院校、民办学校,据说这四类学校教育部 以后要规范成国立大学、省立大学、社区大学和民办大学四个等级。 一、54 年全国性重点大学 1954 年 10 月,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

5、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 6 所学 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二、59 年颁布的全国重点高校(16 所) 1959 年 5 月 17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 ,指 定以下 16 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 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第一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 三、1959 年增加的

6、 4 所全国重点高校: 协和医科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第 4 军医大学、军事通讯工程学院。 四、 “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 (15 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 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五、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33 所) (不含刚试办转正的研究生院学校) 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1984 年 8 月,经国务院批准,原教育部正式发出了关于在北京大学等二十二所高等 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通知

7、,全国 22 所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 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 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 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1986 年 4 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同意中山大学等十所院校试办研 究生院的通知,全国增加十所研究生院: 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 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六、首批书记、校长

8、职务由中央管理的高校 (14 所) 1992 年,中央指定 14 所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直接任命,书记和校长享 受副部级待遇。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 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列入“985 工程”建设的高校 (一期,共 34 所) 第一部分:已进入“985 工程”大学所签署的重点建设协议对各高校的定位及资助经 费总量,1998 年 12 月 24 日,教育部制订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若干 所”正式列入其中,明确指出“创建若

9、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依据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及部委所签订的合同,根据合同书对各学校的定位及资金 资助情况(三年内拨款经费总量) ,按照共建合同签约时间,分列如下: 依据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及部委所签订的合同,根据合同书对各学校的定位及资金 资助情况(三年内拨款经费总量) ,按照共建合同签约时间,分列如下: 1. 目标定位:“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大学 18 亿 (教育部拨款) 清华大学 18 亿 (教育部拨款) 2. 目标定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浙江大学 14 亿 (7+7 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99 年 11 月 8 日 南京大学 12 亿

10、 (6+6 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99 年 7 月 26 日 复旦大学 12 亿 (6+6 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99 年 7 月 27 日 上海交通大学 12 亿 (6+6 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99 年 7 月 27 日 中国科技大学 9 亿 (3+3+3 亿) (教育部拨款+中科院拨款+省拨款)99 年 7 月 25 日 西安交通大学 9 亿 (6 亿+3 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99 年 9 月 11 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亿(3+3+4 亿) (教育部+国防科工委+省) 99 年 11 月 14 日 北京理工大学 10 亿(3 亿+3 亿+4 亿)

11、(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市) 2000 月 9 月 23 日 北京师范大学 12 亿 (6 亿+6 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2002 月 8 月 24 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知名的世界一流大学” (未签约、经费未公布) 3. 目标定位:“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依据中央资助经费经费情况分列如下: 1) 中央资助经费为 3 亿以上(不含 3 亿)的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亿(3 亿+3 亿+3 亿) (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市拨款)2001 年 9 月 23 日 西北工业大学 9 亿(3 亿+3 亿+3 亿) (教育部拨款+国防科工委拨款+陕西省、西安 市以土地等形式) 2002

12、 年 1 月 22 日 武汉大学 8 亿 (4 亿+4 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 年 2 月 13 日 四川大学 7.2 亿 (4 亿+3.2 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 年 9 月 29 日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两校共 14 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2000 年 12 月 25 日 吉林大学 7 亿 (4 亿+3 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 年 2 月 22 日 2) 中央资助经费为 3 亿的大学: 中山大学 12 亿 (3 亿+9 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 年 10 月 26 日 山东大学 8 亿 (3 亿+5 亿) (教育部拨款+省

13、拨款) 2001 年 2 月 26 日 东南大学 6 亿 (3 亿+3 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 年 2 月 12 日 华中科技大学 6 亿 (3 亿+3 亿) (教育部拨款+湖北省、武汉市以资金、项目 等形式) 2001 年 2 月 13 日 厦门大学 6 亿 (3 亿 +1.5 亿+1.5 亿) (教育部拨款+福建省拨款+厦门市拨款) 2001 年 2 月 22 日 同济大学 6 亿 (3 亿+3 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2002 年 6 月 26 日 重庆大学 5.4 亿 (3 亿+2.4 亿) (教育部拨款+市拨款) 2001 年 9 月 28 日 兰州大学 4.5

14、 亿 (3 亿+1.5 亿+土地)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 年 12 月 9 日 3) 中央资助经费为 2 亿的大学: 中南大学 4 亿 (2 亿+2 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 年 2 月 27 日 湖南大学 4 亿 (2 亿+2 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 年 2 月 27 日 大连理工大学 4 亿 (2 亿+2 亿) (教育部拨款+辽宁省、大连市拨款) 2001 年 8 月 8 日 华南理工大学 4 亿 (2 亿+2 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 年 10 月 26 日 东北大学 4 亿(2 亿+1 亿+1 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沈阳市拨

15、款) 2002 年 1 月 23 日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3.6 亿 (2 亿+1.6 亿) (教育部拨款+省拨款) 2001 年 9 月 29 日 中国海洋大学 3 亿 (教育部、山东省、中国海洋局、青岛市总拨款额)2001 年 2 月 27 日 第二部分:已进“985 工程”的大学重点建设协议签约时间排序 中国科技大学 1999 年 7 月 25 日 南京大学 1999 年 7 月 26 日 复旦大学 1999 年 7 月 27 日 上海交通大学 1999 年 7 月 27 日 西安交通大学 1999 年 9 月 11 日 浙江大学 1999 年 11 月 8 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99 年 11 月 14 日 北京理工大学 2000 年 9 月 23 日 南开大学 2000 年 12 月 25 日 天津大学 2000 年 12 月 25 日 东南大学 2001 年 2 月 12 日 武汉大学 2001 年 2 月 13 日 华中科技大学 2001 年 2 月 13 日 吉林大学 2001 年 2 月 22 日 厦门大学 2001 年 2 月 22 日 山东大学 2001 年 2 月 26 日 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