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气资源及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的几问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1100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油气资源及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的几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油气资源及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的几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油气资源及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的几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油气资源及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的几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油气资源及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的几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油气资源及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的几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油气资源及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的几问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油气资源及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的几问题我国油气资源及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的几问题下面将重点讲我国石油地质及油气勘探的几个问题。 一、油气资源分布特点一、油气资源分布特点 我国油气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资源量主要集中在沉积面积大的盆地内,资源量与面积成正相关关系。在 150 个盆地 中面积大于 1 万 KM2的盆地有 59 个,它们占石油总资源的 91,天然气资源的 96。 2.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它们分别占油和气总资源量的 74和 80。 3.石油资源量主要分布在中、新生界地层,约 760 亿 T,占总资源量的 80以上,天然 气资源

2、量主要分布在古生界地层,约 20 亿 M3,约占总资源量的一半以上。 4.油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埋深小于 3500M 的范围。约 450 亿 T,占总资源量的 70,但 是深于 3500M 的资源量尚有 205 亿 T,仍有较大的潜力。 5.目前油气资源量的探明程度很低,在老区的渤海湾盆地,资源量 188 亿 T,仅找出 72 亿 T,松辽盆地 129 亿 T 只探明 55 亿 T,而新区则仅仅是个开始。 二、油气田具有地质背景复杂的特殊条件,必须树立长期勘探的信念二、油气田具有地质背景复杂的特殊条件,必须树立长期勘探的信念 尽管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但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东部地

3、区,除 大庆油田外,其它多为断陷盆地,由它们共同形成各种各样的复式油气区。针对这些复 杂的地质条件,经过 30 多年的探索和勘探经验,逐步找到了一些规律,取得了很大的成 果。在渤海湾盆地先后发现了大港、冀东、胜利、华北、中原和辽河油气田,形成了继 大庆油田后的又一个规模很大的油气区,这不仅体现在该区年产油量达到 6000 万 T,而 且在地质上也取得在断陷盆地找油的新突破,丰富了石油地质理论。认识和总结这些规 律,可以为今后油气勘探提供宝贵的经验。 1.我国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领域我国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领域 近年来的油气勘探成果表明,我国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新领域,这从新区、新领域和新 层系的研究

4、和勘探成果中已经提供了证据。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油气特点,也就对应有不 同的勘探措施。无论在新区,还是老区,只要开阔思路,从各含油气盆地的实际出发,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就一定能取得勘探上的重大突破。这些领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东部已开发层系的深层是广阔的勘探领域,渤海湾盆地的深层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 段和四段既是生油层又是储油层,不缺乏盖层条件,特别是在沙四段顶部有一厚层膏盐 层和泥岩互层 200400M,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圈闭,被认为是非常有利的含油层位,具 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2)西北侏罗系是我国含油气区内第三系、白垩系含油气层外最有潜力的目的层。从贺 兰山六盘山以西横跨五省区境内,大于

5、 1000KM2的沉积盆地共有 65 个,沉积岩总面积 134 万 KM2,自吐哈盆地第一口科学探索井在中侏罗系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获得工业性油 流后,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新钻的三塘湖盆地等都相继发现了工业性油气流。 根据第二次资源评价,侏罗系的资源量油为 110 亿 T,天然气为 2 万亿 M3,具有坚实的 资源基础。可以按生储、构造等条件,通过分类排队,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勘探工作, 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果。 (3)开展前陆盆地的勘探和研究,力求有新的突破。 我国的前陆盆地很多,受勘探手段的限制,以往对其认识不够,而实际上前陆盆地是一 种很重要的油气场所,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如库车、昆仑山

6、前缘、天山南北前缘、博 格达山前缘、贺兰山六盘山前缘等都是非常有希望、有前景的有利地区。 (4)煤和煤系地层生油气的理论将会进一步扩展我国的含油气领域。 自 1989 年吐哈盆地的台参 1 井、鄂尔多斯盆地的陕参 1 井相继在侏罗系和奥陶系地层喷 出工业性油气流后,煤和煤系地层生成油气的可能性已在我国得到充分的研究。我国煤 的资源量非常丰富,从现有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镜质组反射率 R0为 0.40.8,即褐煤 肥煤阶,平均每吨煤生成石油 150KG,焦煤瘦煤阶,R0为 1.62.0,平均每吨煤生成 石油 70KG。同样,生成天然气的数量也很可观。我国西部诸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大华 北盆地、四川

7、盆地以及东北盆地 40 多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不仅有侏罗系,而且有第三 系煤系地层,具有广阔的找油前景。 (5)低熟油的新认识出现后,为我国在东部浅层找油提供了新领域。 自渤海湾地区、苏北、东北以至新疆地区发现 R0值小于 0.5 以下的油气资源后,低熟油 的研究在我国广泛展开,取得勘探上的新突破,特别是我国东部浅层,构造大,幅度小, 储层物性好,过去除在潜山顶浅层披复构造上获得很好的成果外,大面积的勘探工作并 不多,因此,会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6)含油气层井段长,多套生储油层的组合是我国含油气区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国无论在东部,还是西部地区,都有由于多套生储油层,形成含油气层井段长的情况,

8、 比如,渤海湾盆地,不同地区都有 23 套生油层组合,加上断层的活动,使油气重新运 移和聚集的条件增多,含油气井段长达 2000M,有时甚至长达 3000M;西部塔里木盆地 则具有多生油、多储油层、多期构造,这种类型的含油气区,决不能仅有单一的目的层, 也不能限于一种油气藏圈闭,而应从综合分析入手。 (7)海相碳酸盐岩原生油气藏是我国长远的勘探战略目标。 自中晚古生代以来,我国大部分为海相沉积,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各地区活动 强烈程度不一,但总的看来,北部的海相沉积条件较好,从目前已有的条件分析,应集 中在塔里木地区、华北地区和中下扬子地区为主要研究和勘探对象,当然突破海相沉积 找油不很

9、容易,但我认为只要有信心,坚持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找到原生油藏。 2.建立正确的勘探原则,始终不懈地在老油区或新盆地展开工作 30 多年在渤海湾地区的勘探实践充分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条件相当复杂,对它的客 观认识,要经过长期性的多次反复。如果将渤海湾地区与大庆油田对比,30 多年来,在 该区投入的勘探工作远远多于大庆。但是,其原油年产量仅比大庆多 410 万 T,这也是从 一个侧面反映了渤海湾地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那么,西部地区的地质条件如何呢?由 于近几年加速了对西部地区的油气勘探步伐,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如塔里木盆地找到 了塔中和塔北两个新的含油气区,展开了在我国最大沉积盆地的勘探序幕,

10、至 1995 年底 共发现油田 10 个,油气田 8 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2.5 亿 T,探明天然气储量 1350 亿 M3,同时还有 20 个构造获工业油气流;准噶尔盆地除继续在克拉玛依油田上有新的 发现外,在盆地中东部也发现了有利的含油气区,勘探前景很好;吐哈盆地自台参 1 井 突破侏罗系地层出油后,勘探开发形势很好,这不仅提高了对吐哈盆地本身的评价,而 且对我国贺兰山六盘山以西 200 多万 KM2沉积盆地内的侏罗系地层也有了一个正确的 评价和认识。此外,还在三塘湖等盆地侏罗系地层中得到了工业性油气田,西部各盆地 的勘探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但从这些年来的勘探情况看,西部地质条件也较为

11、复杂。对 每个含油气盆地或油气田的认识也要经过长期的探索。比如在塔里木盆地还没有找到同 盆地规模相称的,人们所期望的大油田;而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是 50 年代在我国 西部发现的最大油田,后来由于勘探工作一直集中在盆地西北缘进行,对盆地东部和腹 部研究较少,加上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长期没能取得较大突破,近年来,随着勘 探技术和油气理论水平的提高,应用新理论、新技术,使得在东部和腹部的油气勘探有 了重大进展,发现了彩南、石西、呼图壁等重要油气田。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也说明了该盆地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要准确认识其客观实际,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勘探实践。 这就要求我们从战略上树立勘探信心,战术上

12、寻求更为符合实际的有效措施。 前已述及,我国具有相当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全国 940 亿 T 石油总资源中,目前已探明、 控制和预测的石油储量 200 亿 T,约占总资源量的 20,找到的天然气储量仅为总资源 量的 3。经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评价和分析,还有很大的潜在资源。许多新区、新领域、 新层系有待于开展工作。因此,无论老油区还是新盆地都是大有可为的。在具体实施过 程中,必须遵循下列几方面原则。 (1)一个盆地区,通过先期的初步工作,认为它具备油气聚集所必须的生储盖层的基本 地质条件,就应进一步加强综合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勘探,这时则要严格 按勘探程序坚持下去,不能因为某些地区或某一口

13、井的失败而丧失信心。特别是对于复 杂含油气盆地来说,一次或某一个局部地区的失败并不能代表全区的情况,必须在科学 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工作,才会取得良好效果。 (2)石油勘探工作应遵循“从最好处设想,从最坏处准备”的原则,比如,在一个地区, 根据勘探初期的设想,应找到高产油田或大油田,但通过具体实施后,开始只抓到中小 油田或一些油气苗,这时就不能轻易放过,经过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后便可能追踪到大油 气田,这在我国勘探史上不乏其例。 (3)对于复杂地质条件的油气田来说,即使在地面上应用多种先进的勘探手段也不能搞 得很清楚,甚至出现相反情况,比如原设想某一层为主要勘探目的层,而在该层恰恰没 有得手,而在另外

14、的层次却获得工业性油流;原设想在浅层就能找到,实际结果是在很 深的层位才获得;原设想是构造圈闭,而实际是地层或构造岩性圈闭。还有像油田规模、 工程地质条件等都会与设想的有很大出入,这些情况在勘探某一地区时可能会经常遇到, 因此,应该立足于多种设想,在勘探过程中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加强分析和研究,不漏 过任何有工业价值的油气层。 三、注意盆地或含油气区的区域地质和区域构造条件的整体研究三、注意盆地或含油气区的区域地质和区域构造条件的整体研究 由世界范围和我国油气地质勘探的实践普遍表明,任何一个含油气盆地或油气田的形成 或保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区域地质和区域构造条件的控制,从油气生成、运移到富 集

15、成藏无不与周围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有关,包括周边构造条件、沉积条件等,其中有 些影响是直接的,有些影响是间接的。因此,无论在油气田研究,还是实际勘探过程中, 区域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都是首先应该考虑的。也只有这样,才能随时站在全局的高度, 去分析、去研究某些局部地带的油气形成条件,得出较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 1.区域地质背景是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基础区域地质背景是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基础 从盆地整体出发,有效开展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实例在国内外都有。比如中东油 田,这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前陆盆地向西经科威特、伊 拉克、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地台区,再向西经沙特阿拉伯地台区至阿拉

16、伯地盾,总面积 约有 360 万 KM2,这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序的大含油气区,从地质构造上来看它是由 东向西从前陆盆地的洼陷区到陆台边缘过渡区,到稳定陆台区直到向西抬起的阿拉伯地 盾的前震旦系地层,从油气赋存的地质时代来看,是新生代-中生代-晚古生代-早古生代; 从储层条件来看,是砂岩-白云岩-砂岩。而过去的勘探首先是从前陆盆进行,这是由于地 面露头构造成排成带的分布,并有油气苗出现,从 19 世纪 80 年代开始石油勘探一直未 获成功,因为上下构造不符合,在地面露头为构造高点,而在地下却常打到向斜部位, 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不可能把地下构造搞清楚,直到 20 世纪初期有了地震工作,加上重 力勘探和钻探工作才逐步搞清。随后每搞一个构造就获得一个高产油田,从而掀开中东 地区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先是在伊朗前陆盆地第三系找到高产大油田,进而在伊拉克、 科威特发现白垩系大油田,特别是在科威特发现了布尔干-玛格瓦世界第二号大油田,这个大油田就有 100 亿 T 的可采储量。紧接着沙特阿拉伯在侏罗系地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