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教学说明会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07287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教学说明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小衔接教学说明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小衔接教学说明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教学说明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教学说明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幼小衔接教学说明会辽宁鞍山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会学习、爱学习、能主动学习,然后能考出优秀的 成绩。 孩子为什么能爱学习,会主动去学习? 首先孩子要觉的学习很简单,然后觉的学习很容易,最后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 趣。 要做到这点就需要符合两个自然规律: 一是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现在许多人体科学的研究结果证明,儿童在 12 岁 之前记忆力最佳(尤其 6 岁之前) ,理解能力偏低;12 岁以后记忆力开始衰退,理 解能力渐强。 二是符合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功的练习。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知识方面 1、识字量 2、计算 3、基本知识的掌握 4、理解 二、认知能力1、良好

2、的注意力品质 2、超强的记忆力 3、敏锐的观察力 4、丰富的想象力 5、会比较 6、会分类 7、会推理 三、学习能力 现在孩子普遍存在“坐不住” 、 “不会听课” 、 “马虎”等问题。这些都是表面现 象,真正的原因在于: 注意力的品质好不好? 会不会听课? 听/看清楚了吗? 记住了吗? 要掌握的基本知识都知道吗? 要考核什么知道吗? 理解意图吗? 做/写对了吗? 这些原因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培养和 训练综合运用认知能力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听、 说、读、写(做) 、意(理解和思维) 。2我们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这五大学习能力在做。

3、 四、教学内容 我们不学小学教材,我们要求孩子学习和掌握各学科的现阶段能掌握的基本知 识。 知识是无限的,知识的学习是终生的,但是学习能力是有限的,并且可以在短 时间内培养和训练出来的。我们会在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同时,引导孩子学会用 这些基本知识去解决问题,去学会更多的知识。 我们会结合孩子的自身情况来引导和培养,一般情况都会让孩子在能力方面 (不同的年龄阶段应具备不同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方面达到小学二年级水平。为什 么说我们能达到小学二年级水平?因为: 1、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一、二年级 认识常用字 1600-1800 个,其中 800-1000 字要求会写。 我们的教学内容弟子规中有 108

4、0 个字, 三字经有 1140 个字, 千字文 有 1000 个字。我们要求学习孩子诵读和抄写,识字量肯定会达到大纲中的要求。 “大纲”中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到五万字,我们准备了几百本优秀绘 本和图书,供孩子阅读,所以阅读量也会达到甚至会超过这个要求。 “大纲”中还要求学生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我们在这学前阶段的学习 中都能完成。 2、数学教学大纲中小学一、二年级要求 计算能力:一年级上学期达到二十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一年下 学期要求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二年级要求乘、除法表内运算。 图形的初步认识:要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直观认识。长 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5、的直观认识。直线、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 数量进率关系:时间,距离等。 应用题: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都涵盖了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 3、英语: 要求孩子学会听、辨音、会模仿、掌握自然拼音的规律,进而达到看到单词就 会拼,听到单词就会拼写的能力。 4、美术、书法 培养感知能力、锻炼动手能力; 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培养审美素养; 为儿童学习写字打基础。 以上这些都属于智能方面的培养,但是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只有智能方 面发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在体能方面进行锻炼。下面安排的两种课程主要是针对 体能方面的训练。 5、音乐歌舞 培养节

6、奏感(阅读的基础) ; 训练身体大肌体的协调能力; 提高体能; 会唱几首歌,会跳几支舞,并且能够展示出来。36、体育(球类、跳绳) 器材容易准备,简单易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这两项是感统训练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一则可以锻炼幼儿的体质,能促使 手、眼动作的协调,以及动作的敏捷性和节奏感;二来可以锻炼幼儿的耐力,增强 幼儿的体质。 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这些教学内容都不能对儿童“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和训 练。提到训练,就需要探讨两个指标:一是“量”够不够;二是“强度”够不够。 这方面的训练就要靠“333”训练来完成了。 “333”训练不仅训练右脑的形象思维,

7、还能训练左脑的逻辑思维,是真 正意义上的全脑开发。 那么,什么是“333”智能开发系统呢? “333”总课题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杨玉英、朱法良两位研究员主持的 科研项目,已经进行了近三十多年的实践、研究。形成了完整的一套提升学习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研教育体系。 在训练过程中逐步培养孩子的三个方面的理念和习惯,即 1、激发孩子的认知兴趣,培养不断的探索精神变被动为主动; 2、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念并不断形成习惯;(学生不依赖、教育 者不包办代替) 3、养成“做事要有意识找、想、用好方法”的习惯。 从表面上看,找好方法是提高效率,省时省力,而从内部的机制讲,它是智慧

8、 动作的有机组合,在寻找、掌握和快速操作的三个程序中,可以改变大脑的机能和 结构,同时進行了身心三项基础能力训练。 “身心三项基础能力训练”是: 1、 “身心智慧活动能力”训练:是对人脑功能的训练,具体表现在人脑工作的 三个环节,即“接收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展示加工结果” 。它重点是“做事要有 意识找、想、用好方法” ,以达到“省时、省力和高效” ,不断提高学习、生活和工 作的质量。同时开发人脑存在的第二方面潜能,即人脑结构和机能的可塑性。 2、 “身心协调能力”训练:是对以大脑为核心的全身心進行的基础性训练。它 使人体这部“机器”不仅能够正常运转,而且能够快速、灵活和和谐地工作,用通 俗的比

9、喻就是:“施底肥” 、修理“学习机器” 。它首先对身心的现有状态進行修复 和训练,然后重点开发人脑存在的第一方面潜能,促使全身细胞动起来,特别是那 些还“沉睡”着的细胞,使它们参与人的各项活动。这是为下一步的训练打下良好 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它也是对人的精细动作的强化训练。 3、“反思”能力训练:即人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认识和调控的能力,它是人体这部 “机器”自我管理的功能,表现在不断为机器“加油、修理和改進” ,同时开发人 脑存在的第三方面潜能:心理和意识的潜能。“333”通过三类题型(实物、图阵、符号)对人类的三种思维方式(直 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进行训练。 在操作各种题型的过程中充分演示了直觉行动、具体形象、抽象逻辑这三种思 维水平的转化过程。认真操作这些题,不仅为孩子以后学习各门科学知识打下思维 基础,而且将使大脑两半球得到协调发展。我们怎样开发人脑的潜能?通过完成“操作-反思-迁移”的全过程来开发 人脑的潜能。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操作几道题来体验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