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三栋屋博物馆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0709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游三栋屋博物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游三栋屋博物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游三栋屋博物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游三栋屋博物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游三栋屋博物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遊三棟屋博物館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屋卻在眼前不遠處。曾經多次獨自尋找它的蹤影,可是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回。此次與友人同行,終於踏破鐵鞋無覓處,特來全不費功夫,覓得了它。說來也可笑,多少次都是沿這條路去尋找的,假如當初我多走幾步,那麼要一睹三棟屋的風采已不是今日的事了。陽光和熙的六月,走在屋中,四處觀望,如獲至寶。三棟屋依照四合院的設計,每間內屋的顏色都如出一轍。踏入院中如同步入了迷宮,分不清哪所屋子已被參觀過,哪所還等著我們光臨。沒有方向感的我總是不知往左走還是往右走,每每勞煩友人引路。院中每一間屋子都有其獨特的擺設,古老的、樸素的、簡陋的。古時的煮食器皿、桌椅、伺養家禽的籠子一一陳列在

2、屋內,供遊客觀賞。那青銅鏡、洗臉盆、長木凳、小板凳、四方木桌子、雕龍琢鳳的木床、嬰兒的竹搖籃、古老的鐵鑊子、灶君、黃泥地板無一不引證了歲月的痕跡,無一不勾起經歷過這些年代的人的回憶。與友人每步入一所屋子都流連忘返,細細的品味。坦言,三棟屋的部份古物也印證了我的童年。小時候,居於中國大陸的鄉村內,住的是青瓦紅磚黃泥地板的屋子;煮食用的是大大的鐵鑊子,當時沒有石油氣煤氣天然氣,靠的是山上的柴薪;灶上供奉的是灶君-香港大概沒有了吧。雖然當時用的不至於青銅鏡,但雕龍琢鳳的木板床總是睡過的;用簡單幾塊木板釘成的小板凳、木桌子屢見不鮮,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三棟屋內展示的浴室-用磚頭圍成的一人高的墻,只作遮掩

3、之用,從前也見過、用過;那紅色的木屐-新娘子所穿的,孩童時也好奇地穿過三棟屋的林林總總不免勾起我絲絲回憶。移居香港後,一切不得不成為回憶。況且時光飛逝,時代變遷,以上所提及的種種也必然成為歷史,也只有在博物館才可一再回味了。移步至一展覽廳,內裡展出的是古時的絲綢布匹,精美糕點,無一不精心設計,精雕細琢。絲綢布匹上的圖案是古時的婦人一針一線刺出來的,形形色色,絕不比現代衣服上的圖案遜色;米通、茶果、桂花糕是當時的美食,至今仍未被時代的步伐所淘汰呢,街市內不是依然有售嗎?展覽廳的一角展出了古時的柴薪-朗箕是它的名字。回想當年,我也曾奔跑於山間,與阿姨們一起砍柴、扛柴。這雖是十年前的事了,可是段段回憶並沒有在時間的旋渦中被沖淡,依然記憶猶新。那一堆約重一百斤的柴薪附近掛著古時婦人所戴的涼帽與頭巾,皆是黑色的。好奇之下便與友人在鏡前妝扮一番(該處可以攝影,故可自由妝扮)。其實這些涼帽頭巾對我而言早已見慣不怪,只是分別十多年,又懷念起它們來而已。三棟屋博物館記載了香港的過去,也勾起了我的童年回憶,真是令我百看不厭,回味無窮。我相信下一次踏入院中,心裡必也會泛起陣陣漣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