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政治卷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06284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政治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政治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省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政治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省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政治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省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政治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政治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政治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安徽省炳辉中学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政治试题考试时间:100 分钟 分值:100 分 命题人:谢春宇第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东晋画家顾恺之物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22008 年 2 月 11 日是中国汉语拼音方案颁布 50 周年纪念日。汉语拼音方案采用世界上通行的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拼写汉语。这是 ( )A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中西文化趋同的表现B弘扬

2、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表现C借助大众传媒,促进中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表现D吸收借鉴外来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科学尝试3“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 )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北

3、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以其“大众口味、学者品位”解读论语。据此回答 46 题4论语,2500 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 A潜移默化的特点B具体深刻的特点C深远持久的特点D相对独立的特点5通过于丹的解读,更多老百姓了解了论语。这说明 ( ) 电视文化比传统经典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最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是传统经典文化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A B C D6对于于丹的解读,有人认为,这是把庙堂之中晦涩难懂的东西通俗化以飨大众,是好事;也有人认为,这是

4、把中华经典文化简单化,将贻害无穷。可见,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坚持的是 (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批判与继承相结合D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7从 2008 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下列有关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的看法正确的是 ( ) 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提倡、重视、振兴传统佳节有利于建设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弘扬民族节日文化传统,已成为全世界的潮流传统节日“回归”,将是弘扬传统习俗,彰显民族文化魅力的契机A B C D8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的字、词对仗工整,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由此可见( )A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

5、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B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D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第 2 页 共 6 页2007 年 7 月 7 日晚,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结果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中国的万里长城以最多得票名列“新七大奇迹”之首据此回答 910 题9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遗产 ( )A表明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B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C体现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D曾经历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巨大冲击10出席评选结果揭晓仪式的中国长城学会代

6、表韩国伟表示,万里长城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化遗产,因其伟大的魅力而当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长城的当选,再次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伟大魅力的原因是 ( )中华文化不像其他文明一样因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汉字的演变与使用史书典籍的传承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 B C D1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这样的思想认识体现在许多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形象地被人们称为“鸟巢”和“水立方”,它们之间比较协调,且相映成辉:“圆鸟巢”让人感到兴奋、动感、阳刚气息,而“水立方”呈现出的则是宁静、

7、祥和,一动一静,一刚一柔,且有诗间的气息无怪乎有专家说,这是绝美的设计,它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现在的,也是未来的。这说明(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 真正的建筑应该是传统与现代精神的结合 传承与发展是文化保持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关键 只有立足于民族且与时俱进才能创作出真正的文化精品A B C D12.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君臣之间、主仆之间、长幼之间,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观念,不能平等交往。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民族平等、团结友善。这说明( )价值观念不同,交往方式不同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风俗习惯不同,交往方式不同 A. B. C. D. 13.在国际经

8、济萧条的影响下,人们从精神文化消费中“取暖”的需求更旺盛,文化消费成为寒冬中的暖流。这表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发展了,经济必然发展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特点有所不同 人们的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A. B. C. D. 14.美国刚刚结束的 HSK,共有 3.5 万人名外国考生参加汉语测试,人数创历史最高,汉语热由此可见一斑。这表明( )A.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B.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提升C.文化的力量深深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D.文化竞争中的高低是衡量国家实力的最重要因素15.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应如何看待

9、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A. B. C. D. 16.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崇高精神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主要表现在( )民族精神是一定社会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源泉 民族精神体现民族性,时代精神体现先进性第 3 页 共 6 页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体现和延续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A. B. C. D. 17.(2012 全国卷)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澳

10、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A. B. C. D.18.(2012 安徽高考)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 B. C. D.19.(2012 安徽高考)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意味着精神

11、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A. B. C. D. 20、(2012 山东高考)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日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C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刨新的根本途径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21、(2012 山东高考)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文化交流能

12、够增强文化影响力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 B C D22、(2012 福建高考)表 3 是某地不同群体对所喜爱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情况群体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喜爱的文化活动听戏曲、打太极拳看电视、阅读书报上网、听音乐某班同学分配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A、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B、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C、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 D、增加经济收入,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23. (2012 福建高考)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

13、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24、(2012 浙江高考)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第 4 页 共 6 页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 B. C. D.25、(2012

14、 天津高考)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 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第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第卷共 4 大题)26右图剪纸作品回娘家 ,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于 2007 年 2 月 18 日在兰州市与市民共度新春佳节时亲手剪制的,并被有关部门作为一份特殊作品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展出。剪纸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然而,今天剪纸老艺人就像是“活文物” ,精湛的技艺面临无人继承的困境。为尽快使剪纸艺术走出困境,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剪纸艺人在保留剪纸艺术传统特色的同时,积极创新,使之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人民群众。上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