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1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0595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六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六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六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六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学目标: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 ,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 ,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教学重、

2、难点:1、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课:观看同一首歌录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导入: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 ,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三、学习歌曲1、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2、老师随机指导。3、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4、练习两个声部配合。四、设计演唱形式:1、听听、唱唱同一首歌 ,讨论歌曲分成几段。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2、表演。第二课时一、复习同一首歌 。二、聆听我的祖国 、 大中国1、初

3、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2、随录音唱歌词。3、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4、随音乐模仿指挥。三、布置作业:课后合作找资料,了解中国秧歌的舞蹈特点,并自己学习几个动作。第三课时一、导入, 让学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二、老师先跟着音乐,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三、进行合作排练。四、全班跟着音乐进行秧歌表演。五、分组进行展示、评价。六、总结。第四课时一、跟着音乐表演秧歌舞二、学习音乐知识1、结合我的祖国和大中国两首歌曲学习合唱音乐知识。2、懂得二声部的位置。三、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平时知道的有些有关合唱的音乐知识。四、老师小结。反思:在刚上六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上,我就对学生说:“希望这个

4、学期的音乐课我们能在和谐、自主、互相学习的合作氛围中完成。 ”那么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如果还光用以前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恐怕很难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我打算采用竞赛、收集资料、各抒己见的方式来教学。在教学的第一首歌里,我就采用了这些教学手段。同一首歌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再象平时的教法肯定没什么意义,于是我先采用了让学生回忆上学期,我校学生也参与了的那一期同一首歌的节目,让他们想一想这个节目给自己流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大家积极的参与讨论,然后我让学生深情的演唱了这首歌曲,在情绪还激动的时候,我再流了一样作业:假如你是同一首歌的总导演,你还会为它策划一个怎样的新创意?这份作业布

5、置下去后,得到了很多学生的积极响应,大家都很新奇,想象着自己是总导演,还回为这个节目增添什么新鲜环节。让孩子当音乐的主人,当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这对于高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第二单元 草原牧歌教学目标: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 ;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 ,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 天堂及万马奔腾 ,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教学重、难点:1、继续

6、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学生自由讨论)二、学习歌曲银杯1、歌曲简介: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2、聆听银杯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5、完整的演唱歌谱。6、自由朗读歌词。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9、完整演唱。三、进行音乐

7、知识拓展活动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关节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四、演唱银杯 ,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一、 复习银杯二、对比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3、对比聆听天堂 ,请学生思考,与上一首歌曲在风格、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第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三、边播放录音,边完成作业。第三课时一、开课: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2、谈话: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

8、歌银杯 ,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 ,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2、简单介绍歌曲。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5、自由朗读歌词。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8、随机纠错。9、完整演唱。三、音乐活动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2、即兴创作旋律。五、老师小结。第四课时一、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二、简介: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

9、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三、跟着音乐,学动作。四、随音乐舞蹈。五、分组展示。六、小结。另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欣赏两首内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 天堂 、 万马奔腾 ; 2了解并体验蒙古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3了解内蒙古民歌的种类、风格特点及相关知识。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两首内蒙古民歌,让学生感受蒙古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感受蒙古人民以生长在辽阔的草原上为荣,及对

10、草原、牧人、故乡的深情厚爱。 2通过欣赏内蒙古民歌以及了解相关音乐知识,使学生了解内蒙古民歌、喜爱内蒙古民歌、热爱民族文化;教学重点:感受、欣赏内蒙古民歌,激发学生对内蒙古民歌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内蒙古民歌的风格及特点,理解内蒙古民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教具:多媒体、钢琴、哈达、蒙古服饰等教材分析:蒙古族是音乐的民族,草原、骏马和蒙古长调是蒙古人的三件宝。内蒙古民歌是天籁之音,其数量浩如烟海,令世人叹为观止,是一个无法估量的音乐宝库。蒙古民族是一个质朴豪爽的民族,内蒙古民歌有着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歌中时时透射出蒙古人胸襟的开阔。

11、蒙古民族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其音乐的内在品质也大都饱含苍凉、孤独、悲怆的艺术之美。内蒙古民歌种类繁多,按节奏大致可分为:长调和短调;按内容及题材可分为:赞歌、情歌、祝酒歌、送亲歌、训谕歌、叙事歌等。长调中特殊的发声技巧称作“诺古拉”,即波折音,类似颤音,对形成蒙古族长调独特风格有重要作用。长调牧歌是草原文化的代表和蒙古族音乐的结晶,广大牧民和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民间歌手在“长调”中不知倾注了多少的感情,发挥了多少创造力。它的价值和魅力是永恒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对美丽草原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这首歌曲采用了五声调式,具有蒙古牧歌风格,悠长、起伏的音乐旋律把人

12、们带入到了“彩蝶纷飞百鸟唱,一弯碧水映彩霞。骏马好似白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的美景之中,听到了“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演唱者德德玛,出生在一个牧民的家庭,是我国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她的歌声浑厚、圆润而质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万马奔腾歌曲前段讲述故乡的母亲河,以自己生长在辽阔的大草原的牧民家庭引以为荣,从而感受草原宽厚的胸怀、甘甜的乳汁的养育之恩。 天堂的演唱者腾格尔,出生在内蒙古,是一位著名的通俗歌手,他的演唱浑厚而富有激情,以其真挚的民族风及全身心的演唱风格深深感动着听众。蒙古族民俗风情:生活方式:蒙古族居住的地方,大部分是平坦广垠的戈壁、浩瀚无际的

13、沙漠和水草丰美的草原。广阔的草原上,适宜于养殖业。大部分蒙古族都从事草原畜牧业,少数群众兼营农业和它业。马和骆驼是蒙古人民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饮食住所:蒙古族居住的大都是圆形的蒙古包,四周及顶端裹以白毛毡,蒙古包冬暖夏凉,易于搬迁,是蒙古族牧民理想的住所。如蒙古族的饮食,以牛羊肉奶制品和青稞炒面为主要食物。秋冬季节多食肉、春夏多食奶。蒙古族的奶制品特别著名,如奶豆腐、奶皮饼、酸奶、马奶酒等。服装服饰:蒙古族男女绝大多数都习惯于冬天穿藏式的大皮袄,皮袄比较宽大,但袖口却长而窄,呈马蹄形,领口也多半向外翻出,保持着蒙古族特有的风格。夏季则一般穿棉布等制作的长短袍,女的衣服不论长短,一律都是长襟

14、,腰系红、绿绸腰带,脚穿牛皮的长筒马靴、藏靴。妇女特别讲究头饰,颈上喜欢戴大串珊瑚和珠宝等。未婚姑娘将头发编成若干小辫,又总成一辫,垂于脑后。辫套上缀有许多银牌等物,其习俗同当地藏族大同小异。 风俗习惯:献哈驮、敬奶洒、唱祝酒是蒙古族最常见的礼仪,其献哈达是蒙古族最高的礼仪,它表达了蒙古人对亲人、朋友的敬意与祝福,哈达多为白色,也有彩色的。蒙古族的婚俗也非常特别,如:骑马迎亲和抢婚等。蒙古族具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那达幕大会、每年祭敖包及成吉思汗陵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去年八月份我和几位朋友去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在那里我们感受着蔚蓝的天空、如茵的绿草、洁白的羊群、弯弯的河水、鲜美的手扒

15、羊肉、欢腾的篝火晚会那次旅行真是让人留连忘返、乐不思蜀。那里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你们猜猜那里是什么地方?学生应答:内蒙古 二、简介内蒙古:内蒙古是我国第一个建立自治区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面积达 110 万平方公里,将近我国总面积的19,是我国第三大省图)。一位同学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内蒙古的位置,如果点击正确,同学们将被带入到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教师: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民正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大草原的美景,去领略那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三、民族风情欣赏1点击生活方式按钮进入:学生看图介绍,教师总结:蒙古族以畜牧业为主,是一个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民族,牛马羊群是他们须臾不离的

16、伙伴。他们过着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2点击服装服饰按钮进入:学生欣赏、分析蒙古族服装服饰,教师总结:蒙古族随着高原、草地、沙漠、变化无常的气候和长期的游牧生活形成了奇特的服饰: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女子每逢节庆探亲访友时,多戴首饰。首饰是用玛瑙、珍珠、珊瑚、翡翠、宝石、金银玉器等。组成各种图案、珠帘垂面、琳琅璀璨。尤以鄂尔多斯妇女头饰最为典型,选料珍贵,工艺精湛,一般达三、四十斤,为世罕见。女子平时多用红、绿色绸子缠头,男子冬季戴尖顶大耳的羊皮帽。长至膝下的袍子宽大袖长,下端不分岔,领子较高,纽扣分左右侧。腰带是袍子的必备配伍,布、绸均可。紧扎腰带,显得魁梧、彪悍,姑娘穿上蒙古袍,腰间系红绿绸带,能衬托出苗条身躯和青春之美。蒙古靴脚尖部上翘,配有衬毡。马靴用皮革制成,防寒防水两种靴子都适用于骑乘。3点击饮食住所按钮进入:学生欣赏、分析,教师总结:蒙古族以乳类、肉类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