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笔译)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0589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汉翻译》(笔译)课程建设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英汉翻译》(笔译)课程建设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英汉翻译》(笔译)课程建设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英汉翻译》(笔译)课程建设自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英汉翻译》(笔译)课程建设自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汉翻译》(笔译)课程建设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翻译》(笔译)课程建设自评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英汉汉翻翻译译(笔(笔译译) )”课课程程自自评报评报告告新世纪以来我校提出了“要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 合性大学”的办学宗旨,为实现这一目标,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对原有翻译教学体系进行 了相应的修改,并于 2001 年起开始了翻译课程的建设。 在校级优秀课程“英汉语篇翻译”基础上建设起来的“英汉翻译(笔译)”课程于 2005 年被 评为天津市级精品课程,之后针对翻译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我们进一步对翻译课程进行了整 合。整合后的“英汉翻译(笔译)”课程囊括了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部分的内容,完善了网络版的 教学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拓展。 “英汉翻译(笔译)”

2、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教一、教师队师队伍:合理化伍:合理化教师是教育的三大要素之一,教师队伍的组成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程体系的建设、学 科发展以及教学质量。 “英汉翻译(笔译)”课程教学团队共有六名成员,主要承担天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 业高年级翻译教学工作,每年平均师师生比生比为 1:14。 教学团队中一人具有博士学位,五人具有硕士学位;教授 1 人,副教授 2 人,讲师 3 人; 课程负责人现年 63 岁,毕业于清华大学英语专业;其他成员中 40-45 岁的两人,30-40 岁的 三人,2 人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1 人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学院,1 人毕业于西北师范 大学外语系,1 人

3、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源学源结结构构合理。 本教学团队实施以老以老带带新新的培养机制,每门课程至少由两位教师教授;负责人李运兴教 授从教 37 年,经验丰富;其他成员有三人教龄达十年以上;其中四人参加了由中国翻译杂 志社主办的“2004 年暑期翻译教学高级研研讨讨班班”的学习,多人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及 学学术术会会议议并宣读论文(大部分论文均已发表),与业界进行广泛交流;学院还组织部分教师前 往北师大、首师大、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南京师大进行教学调调研活研活动动,以提高我院的教学质 量;2008 年 9 月到 2009 年 7 月间选派郭红去北京外国语大学作访问学者。 此外,

4、我们还选用优秀的翻译方向研究生作为学生网络学习辅导员辅导员,轮流对网络平台进 行监控,及时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师共同探讨答案并及时在网上进行回复。二、教材:特色教材二、教材:特色教材+优优秀教材。秀教材。一本好的教材是课程的重要保障。针对原有教材缺乏系统性,没有较好地体现翻译的特 点,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够好,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忽视翻译过程的描写等问题,我们以 语篇翻译研究为理论框架,密切结合翻译操作的焦点和翻译学习者常遇到的问题,编编写了包写了包 括括 英英汉语汉语篇翻篇翻译译 ( (2003 年第二版)和年第二版)和 汉汉英翻英翻译译教程教程 ( (2006 年出版)在内的特色教材年出

5、版)在内的特色教材。 教材编写的理理论论支撑点支撑点为:1 翻译不只是产品,更是一个过程;2 语篇类型、功能与翻 译方法密切相关;3 语篇是一个级层体系,不同级层上有不同的翻译操作焦点;4 语境。 这两本教材运用对比的方法,强调文化的差异性,突出翻译的语篇意识和文体意识,强调理 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意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切换思维模式,善于运用变通技巧。 此外,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翻译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 还选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些优优秀翻秀翻译译教材教材为为主要教学参考主要教学参考书书, ,如连淑能编写的英 译汉教程,王振国编写的新英汉翻译教程,王宏印

6、编写的中外文学经典翻译教程等。教材的教材的应应用及推广用及推广 英汉语篇翻译(1998 年版)自出版以来,一直作为天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本科生英译 汉翻译课教材,另外,据我们了解的有限信息,大连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深圳大学外语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及合肥大学也选用该书为翻译课的教材,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也 一直以该书作为教学参考书并选用部分章节作为授课内容。三、教学内容:系三、教学内容:系统实统实用用+网网络络互互动动 依托天津市级精品课程“英汉翻译(笔译)”,我们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理清翻理清翻译译理理论论与教学的关系与教学的关系 1980 年代以

7、来我国翻译理论及教学研究蓬勃发展,新鲜理论和模式层出不穷、目不暇 接,怎样将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共识用于翻译教学,一直是我们着力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经过近年的探讨和摸索,我们认为,教师必须具有相当的理论素养,并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 学实践,保证教学始终在一个合理有效的理论框架下进行。但是,应区分翻译理论教学和技 能教学两种模式, “英汉翻译(笔译)”属于后者。这就意味着理论不应直接进入教学,而要经过 教师的“过滤”、变通和整合,以易于接受的“原则+方法”的形式出现在技能培养过程中。我们 确立的理论指导模式简单说就是:语篇分析加德国的功能主义。我们编写的两部教材和以 “语篇翻译教学”为代表的数篇论

8、文即是我们近年来教研的结晶。2、 、分清文学性翻分清文学性翻译译和和实实用性翻用性翻译译的作用的作用 传统的翻译教学侧重文学语篇或带有文学色彩的语篇的翻译。这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 在文体、修辞等语言素质方面的提高。但翻译的实用性以及市场需求也是教学中一个不可忽 视的方面。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文学语篇、实用语篇二者兼顾并加强后者的教学指导原则, 在翻译练习的安排上探讨强化实用性的途径。 翻译讲解和练习均注意强化学生的语篇意识,符合学生的现实语言水平,多选用当代文 本。实用语篇的翻译结合现时商务交往、企业运作、对外文化交流、旅游等方面的实际文本 鼓励学生进行批评性阅读和修改。3、 、充分充分实现实现网

9、网络络互互动动 网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师生交流的有利平台;网络不仅再现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还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拓展。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对自己的知识进 行补充,了解课程以外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科的最新动态。借助网络还可以进行作业的呈交和 批改、问题的提出与讨论(邮箱:, 密码:yingyihan),师生间的交流延伸到了 课外。四、教学方法:以学生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为中心中心我们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始 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注重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 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主要采用以下各种方

10、法: 1、教、教师讲师讲解:解:课堂上教师只做相应的讲解,讲解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会进行相应的调 整(主要根据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2、学生、学生讲讲解:解:课堂教学中加大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量,让他们对相关翻译问题进行分析讲 解,以此来分享学习体会,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 自己的翻译能力。 3、 、师师生生讨论讨论: :课堂教学主要是在讨论中进行,讨论的主要内容围绕学生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翻 译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教材内容。 4、网、网络联络联系系: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结束,网络使得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 对于那些课堂上未能进行讨论,通

11、过自测练习仍未找到答案的问题,以及学生在阅读与翻译 相关材料时所遇到的问题,学生可通过互联网与教师进行联系并进行询问,教师及时予以解答;若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则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和讲解。 5、 、课课后后练习练习:网络资源中在每个单元后都有相应的练习材料,学生可以进行自我练习以巩固 所学的知识。此外,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带有自测系统的练习软件,该软件可作为阶段性学习 的检测材料。通过此软件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译文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找 到较好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五、考五、考试试形式:形式:过过程性程性评评价价翻译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所以仅凭一次考试来判断学生的翻译能力是

12、不公平的。所以我们采用的是过过程性程性评评价价,即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对每位学生的 翻译情况至少进行 5 次评价,再结合最后的考试情况对该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评价。这 里需要强调的是,翻译考试强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情况下考试形式包括: 选择,主要是通过对所给几个译文的综合考虑和分析做出最佳译文的选择;改错:运用所学 的翻译知识对所给出的问题译文进行修改并说明修改的原因;段落翻译:这是实践的环节, 通过某篇文章的翻译,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更主要的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 此外,为了检验学生对所提供的参考书的学习情况,我们会在学期临近结束时,组织学 生分组进行“

13、专题问题”的讨论与写作,最后每组呈交一份研究报告,并选代表在课堂上对自 己小组的研究进行介绍和总结,这也将作为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一部分。六、教学条件:完善充分六、教学条件:完善充分1、 、教学材料教学材料 教学中以我们编写的英汉语篇翻译(2003 年第二版)和汉英翻译教程(2006 年出版) 两本特色教材为主,同时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些优秀翻译教材作为主要教学参考 书。2、 、扩扩充性充性资资料料 1)翻)翻译译学学习习“自自评评自自测测系系统统”(英(英译汉译汉部分)部分) 为达到教学的目的,充分反映教材的教学思想,我们设计了一个翻译学习“自评自测系 统”。该系统中练习内容均来自以往的教

14、学实践。该系统的目的有三: 目的之一:目的之一: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该软件自带评价系统,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对所提供 的翻译选项进行选择后,便可以得到相应的评价;根据这个评价学生可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并进行调整。 目的之二:目的之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对各种译文的比较阅读,能充分了解翻 译的标准及可能发生的错误,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目的之三:目的之三:辅助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作选择反馈的信息来调整教学内 容,这样既可以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又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该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扩大了教学的信息量,并将课堂教 学得以延伸至课外

15、。 2) )课课程拓展内容程拓展内容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高有效的学习资料,网络部 分除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及补充材料外,还另设两个板块作为课程的拓展内容:用于为 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学习者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翻译知识的“翻译基础知识”板块,以及为希 望更多更深地了解翻译研究的学习者设置的“理论阅读”板块。3、 、网网络络教学教学环环境境1)网络教学的内容既包括课堂教学的内容及相关材料,还包括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 自主学习的拓展内容; 2)学生通过网络或电子邮件提交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后反馈给学生,同时就学生学习中普遍 存在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答疑; 3)

16、在学生进行自学过程中,若遇到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电子邮件的形式与教师进行交流; 4)在网络上我们在每个单元后增加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翻译练习,学生可以自行选择 并进行联系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强化。相应内容可通过以下网站及路径查看: http:/59.67.71.237:8080/yhfy/, 邮箱:, (密码:yingyihan)七、教学效果七、教学效果1、学生的成、学生的成绩绩: : 2003 年以来我们的学生在专业八级考试中,翻译成绩均高于全国高校以及全国师范院校平均分数。2004-2008 年八年八级级翻翻译译成成绩绩比比较较2006 年2007 年2008 年 分类 学校英译汉汉译英英译汉汉译英英译汉汉译英天津天津师师大大4.665.535.665.86.86.88师范院校4.335.15.065.065.915.4全国高校4.525.285.175.316.115.67近几年,我们有两名学生通过了国家翻译等级二级考试,四人通过了三级考试。 一人在中国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