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溶解度专题复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0534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液的溶解度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溶液的溶解度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溶液的溶解度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溶液的溶解度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溶液的溶解度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溶液的溶解度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液的溶解度专题复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溶液的形成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 CuSO4溶液为蓝色 FeSO4溶液为浅绿色 Fe2(SO4)3溶液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BA(5)从 A 溶液中获取 A 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 晶体。(6)从 B 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7)t2 时 A、B、C 的饱和溶液各 W 克,降温到 t1会析出

2、晶体的有 A 和 B 无晶 体析出的有 C (8)除去 A 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 A 与 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变式练习变式练习 1、根据图所示的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0t1t2t3NtSPABC801 图 2 图 (1)当温度高于 t2时,A、B、C 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P 点表示 ;(3)A、B、C 的溶解度为 BAC 的温度范围是 ;(4)Q 点表示 t2时在 克水中已溶解 A 物质 克,此时溶液是 A 物质的 溶液。 变式练习变式练习 2、如图 2 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t1时往两个盛有 100 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 a

3、克 A 物质和 b 克 B 物质,充分搅拌后都加热到 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Bt1时,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 溶液为饱和溶液,B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t2时,A 的溶解度比 B 的溶解度大,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Dt2时,A 的溶解度比 B 的溶解度大,A 溶液不饱和溶液,B 溶液为饱和溶液四、溶解度的计算1.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可知,要计算物质的溶解度,溶液一定要是 饱和 的。2.由于在饱和溶液中,溶液、溶剂和饱和溶液的质量比是确定的,因此溶解度跟饱和 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和溶液质量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定量关系:或剂质 mm克100S

4、液质 mmSS 克1003.根据上述关系式,可以进行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但计算时还应注意格式的规范化。例 1、 10时,将 50 克氯化铵溶于水,正好制成 200 克饱和溶液,求此温度下氯化铵 的溶解度。解析 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可知:m质50 克,m液200 克所以 m剂m液m质200 克50 克150 克根据公式可以计算:S100 克100 克=33.3 克剂质 mm克克 15050答 变式练习 1、 已知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1.6 克,求此温度下的 40 克水溶解多少克 硝酸 钾才能得到饱和溶液。2、 2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 192 克,现要配制此温度下的硝酸铵饱和溶液500 克,需

5、要硝酸铵和水各多少克?四、混合物的分离四、混合物的分离 (1) 、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 、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 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 KNO3)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 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 溶剂蒸发,使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 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 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 如氯酸钾五、溶质的质量分

6、数1、涵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 溶质 质量与 溶液 质量的比值。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液质 mm剂质质 mmm(1)溶质的质量分数只是一个比值, 没有 单位;(2)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小数或 百分数表示;(3)公式的变换形式:m质m 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3、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固体溶解度的比较:(1)固体的溶解度是在 一定的温度下 ,100 克溶剂中达到 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 溶质的质量。它有单位,单位是 克 。大小主要由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 与外界 温度等条件有关,与溶质、溶剂的多少 无关 ,溶液一定要 饱和 。(2

7、)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在整个溶液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无单位,大小由溶质、 溶剂的多少决定,与溶质、溶剂的性质 无关 ,与外界温度等条件 无关 ,溶液不一定 饱和 。4、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P)与溶解度(S)的关系:P或 S100 克SS 克100PP 100例 1、 t时 10 克 A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蒸发 5 克水,保持温度不变,刚好能成为 t 时 A 的饱和溶液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7.5,求:(1) t时 A 物质的溶解度;(2) 10 克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 (1) S100 克100 克=60 克PP 1005 .371005 .37 (2)m质m饱液P5 克37.51.875 克所以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8.75克克 10875. 1答:变式练习 1、20时,食盐的溶是 36 克,在 20时能配制成质量分数为 36的食盐溶液 吗?为什么?变式练习 2、某温度下,100g 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含硝酸钾 31.6g,现向其中加入 4.4g 硝酸钾晶体和 5.6g 水中保持溶液温度不变。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