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台刻石》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0513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琅琊台刻石》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琅琊台刻石》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琅琊台刻石》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琅琊台刻石》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琅琊台刻石》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琅琊台刻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琅琊台刻石》(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斯李斯琅琊台刻石琅琊台刻石介绍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後,曾多次巡视全国,立石刻,歌颂秦德。据史 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 芝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等七种。这些立 石有政治意义,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去世,二世元年,东行郡县,李斯随从,於始 皇所立石旁刻大臣从者姓名,以彰始皇成功盛德,复刻招书於其旁。至宋代苏 轼为高密太守时,始皇刻石已泯灭不存,仅存秦二世元年所加刻辞,世称二世 诏文,也就是现在保存下来的琅琊台刻石。属于秦篆最精品。石刻原在山东诸城东南百六十里山下,东南西三面环海,据山左金石志 载:“乾隆间泰州官懋让知事见石裂,熔铁

2、束之,得以不颓。”清道光中,铁 束散,石碎。後毛澂知县事,筑亭覆之。光绪廿六年四月前後一次大雷雨,此 石毁失。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二年,王培裕前後两次列琅琊台搜寻,将散碎石块 凑合,所幸伤损很少。後移置县署,并题识得石始末,有孟昭鸿、柯昌泗等刻 跋。解放俊移置山东博物馆。一九五九年移置中国历史博物馆。琅琊台刻石,高一二九厘米,宽六七五厘米,厚三七厘米。今存原 石本十三行,八十六字,并原空一行,计十四行。清初所传拓本,只二世诏十 二行,凡八十四字。後阮元遣书佐至其地,剔秦篆於榛莽中,拓之多得首行 “五夫”二字。凡十三行,八十六字。琅琊台刻石是秦代传世最可信的石刻之一,笔划接近石鼓文,用 笔既雄浑又秀

3、丽,结体的圆转部分比泰山刻石圆活,确实为小篆第一代表 作。所以一般研究篆书、篆刻学和学习小篆的人们都十分重视这个刻石。传世秦代小篆刻石,除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外,余皆属覆刻。 而琅琊台刻石存字独多,且字形较泰山刻石更为完美。孙过庭书谱 说“篆尚婉而通”。李斯被人们视为“小篆极则”。王澍评其书法“笔法敦古, 于简易中正有浑朴之气,不许人以轻心掉之。”清杨守敬跋琅琊台刻石说: “嬴秦之迹,惟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故 颇为世重。琅邪台刻石琅琊台刻石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琅琊台刻石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记述秦始皇 “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与“功盖五帝,泽及牛马”的殊功。

4、二世元年,秦二世东行郡县,于始 皇所立石旁刻大臣从者姓名,以彰始皇成功盛德,复刻诏书于其旁。至宋代苏轼为高密太 守时,始皇刻石已泯灭不存,仅存秦二世元年所加刻辞,世称二世诏文,也就是现在保存 下来的琅琊台刻石。今存原石本 13 行,计 86 字,笔画接近石鼓文,用笔即雄浑又秀丽, 结体的圆转部分比泰山刻石更圆活,确为杰出的小篆代表作。残石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名称:琅琊台刻石 类别:碑刻,书法。 作者:李斯 书体: 篆书 年代:秦代 规格:刻石高 129 厘米,宽 76.5 厘米,厚 37 厘米。 琅琊台刻石琅琊台刻石 -碑刻铭文碑刻铭文维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

5、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 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 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 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 咸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 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 事业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 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欢欣奉教,尽知法式。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 南尽北户

6、。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 各安其宇。琅琊台刻石琅琊台刻石 - 书法赏析书法赏析琅琊台刻石是秦代传世最可信的石刻之一,笔划接近石鼓文,用笔既雄浑又秀丽,结体的圆转部分比泰山刻石圆活,确实为小篆第一代表作。所以一般研究篆书、篆刻学和学习小篆的人们都十分重视这个刻石。1 唐张怀瓘书断列李斯的小篆为“神品”。其书法特点在于:用笔圆转,结体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明赵宦光说:“秦斯为古今宗匠,一点榘度不苟,聿遒聿转,冠冕浑成,藏奸猜于朴茂,寄权巧于端庄,乍密乍疏,或隐或显,负抱向背,俯仰承乘,任其所之,莫不中律。书法至此,无以加矣。” 今观琅琊台刻石书法,工整

7、谨严而不失于板刻,圆润婉通而不失于轻滑,庄重典雅,不失为一代楷模。正如韦续所说:“先急回,后疾下,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如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其结体平稳、端严、凝重,疏密匀停,一丝不苟。部分有纵长笔画且下无横画托底的字,密上疏下,稳定之中又见飘逸舒展。这种结字方法,至今仍为习小篆者沿用。“琅邪台刻石”是秦代石刻文字,共残存八十四字(如连合文两字计为八十六字) ,与“泰山 刻石”内含有的五十三字传为李斯书写。因年代久远水泐风化,字痕残烂模糊,许多笔画较 难辨认。但仍可看出字体风格与“泰山刻石”有较大区别,与宋人翻刻的“绎山刻石”、 “会稽 刻石”笔画、结体呆板,更有天壤之别。字体较其他刻石高宽比略长,特别是笔画圆转,笔 意婀娜,横画不少呈上拱笔势,撇捺舒张,而且可以看出笔意的粗细变化。 现以电脑整理和双钩重填等手段,对“琅邪台刻石”进行了整理,供同好们参考。由于某些 刻痕过于残烂,只能按整编者的能力尽可能复原,不当之处,请有识之士指正。 庚寅冬 黄大同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