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安排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上传人:ye****ng 文档编号:4600420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考安排管理系统-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监考安排管理系统-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监考安排管理系统-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监考安排管理系统-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监考安排管理系统-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考安排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考安排管理系统-毕业论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名称: 监考安排管理系统 设 计 者: 指导老师: 院 系: 专业班级: 完成时间: II摘摘 要要21 世纪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学校里,监考管理工作繁冗复杂,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计算机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管理工作的主要工具,利用计算机来管理监考管理信息系统会很大程度的提高效率。本监考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考场安排,监考人员安排等实际情况来开发和设计的。本系统是利用 C#和 SQL Sever 2005 作为开发工具来实现的。为了系统数据的安全和完整,系统对监考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例如:监考人员的变动和考场的变更等。主要

2、能够实现下列操作:能够按意愿第一原则安排监考,考场安排,信息查询,用户登录,生成监考安排表, Excel 表格,等等。该系统基本满足监考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关键词关键词】.NET。 ,结构化开发方法 ,监考管理信息系统III前 言1.1 设计意义和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高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今天使用最广的现代化工具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并且正在成为未来社会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 目前国家的教育体制也正处在不断改革、创新的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充分吸取国外优秀的教学模式,结合国内多年的办学经验,逐步探索出

3、适合中国特色的教学形式,因此国家教育部面向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全面学分制改革。因此,各院校迫切需要对自己的现有教务管理系统以及考试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和提高,根据国内大学的现代管理模式,结合国际新的思想观念,在校园网络环境下建设先进的、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使之成为学校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选择了“监考管理信息系统“这个设计题目,符合实际需求。对一个学校来说,考试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传统的监考管理都采用手工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监考安排人员来说,工作量大 、费时费力。随着社会的发展,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现代的管理手段,现代的管理思

4、想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而建立监考管理信息系统正是这些思想的体现。1.2 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目标 此监考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信息录入处理模块,信息查询处理模块,生成监考安排表模块。本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日常办公运作的需求,功能完备实用,界面友好清晰,简单易学,网络结构简单明了,层次清楚,便于管理,易于扩充。系统应有一定的机动性,可设置可变、可选参数,适应教学管理的变化。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教学管理是大学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校、系、师、生的诸多方面,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教学日IV常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复杂。迫切需要研制监考安排管理软件。关键字:控件、窗

5、体、域、数据库。V目目 录录第一章绪 论.1 1.1目的背景与意义目的背景与意义.1 1.2相关技术与开发工具介绍相关技术与开发工具介绍.21.2.1.NET 开发环境.2 1.2.2历史脚步.21.2.3.NET 下的 C# 编程环境简介.3 1.2.4使用 SQL SERVER2005 创建数据库.4 第二章可行性分析.6 第三章总体设计.7 3.1 系统功能描述系统功能描述.7 3.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7 3.3 生成监考安排表生成监考安排表.8 3.4 同一门课程同一时间考试同一门课程同一时间考试.9 3.5 同一个班级不能在同一时间考不同科目同一个班级不能在同一时间考不同科目.9 3.6 同一个考场不能在同一时间考不同科目同一个考场不能在同一时间考不同科目.9 第四章 系统实现.10 4.1登陆登陆-功能设计描述功能设计描述.10 4.2系统主页面系统主页面.11 4.3考试管理考试管理.12 4.4 监考安排管理监考安排管理.15 4.5 退出管理退出管理.15 4.6 生成监考安排表生成监考安排表.15 4.7 同一门课程同一时间考试同一门课程同一时间考试.17 第五章 系统测试结果.19 第六章 系统开发总结.21 6.1系统存在的问题系统存在的问题.21 6.2 未来展望未来展望.21 第七章 结束语.22 第八章 谢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