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文化关系密切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0355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美与文化关系密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审美与文化关系密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美与文化关系密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美与文化关系密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美与文化关系密切审美与文化关系密切。审美活动可说是一种受制于文化意识 的生理活动,因它必然包含着 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即外 在的事物通过人的感官,刺激了入的大脑皮层,人的 大脑作出一定 的反应。当然,审美活动的这种“刺激一反应”过程有它的特殊 性,因它 是情感性的,自然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但作为“刺 激反应”的生理过程,乃是一 样的。作为一个“刺激一反应” 过程,审美问题也就是外在的物理现象与内在的生理、 心理现象的 关系问题。所以,审美活动必然受文化意识的影响和规范。苟子 在苟 子法行中有段话颇能说明这一问题。他说:“夫玉者,君 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 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

2、义也 诗口: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此之渭也。 ”古今中外之美玉就其 物理性能言之,大约无所不同;但古今中外之人,是否都会对玉产 生美感呢?甚至产生仁、智、义之类的心理反应?显然不可能。只 有我们有一定文化修养的 中国人,因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才会产生如此之美感。同理,初来中国的西洋人 往往为中国特色 的园林大为惊讶。中国的一些传统画家,往往不欣赏西洋绘画,甚 至认 为“虽工亦匠” “不入凶品” 。(见邹一桂小山画谱)审美活动就这样受制于文化意识的,所以我们研究传统的审 美文化,一开篇就得讨论其与 文化之关系。一、文化和审美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就是经时间的洗礼而沿传下来的一定阶级的 思想、

3、道 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巾审美文化则是整个社会文化的蚤 耍组成部分。对审美文化的理 论界说,隅前尚处亨创阶段,在审美 文化理论中,存1 着一系列未经深入探讨的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它 是界十美学和文化学的边缘性科学,对它的深人研究,直接有赖于 美学 和义化学的现有研究的从体性成就。我国美学的研究,虽已 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衬 会主义新时期,出于对外开放,引进 了曲方各种流派的美学理论,这对建设中国化的马克 思主义美学。 无疑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仅见的说来,美学尚处于前科学阶段, 因为对 美学的研究对象尚有不同的争议。晰文化学,作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在我国长期来缺乏必 要的重视,虽在八十年代

4、掀起厂热 潮,但育至目前尚无一部系统而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文 化学专著 或中国文化史、中同文化学说史这说明建设科学的文化学还须 走一段艰巨的道 路。鉴丁 L 述原阅,我国对审美文化的研究方才 起步。所谓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继承全部人类经验的种重要机制, 通常指的是人民群众在社会 历史实践过程巾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总和。也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 相应的制度 和组织机构。在文化小应区分:个相对独大的层次,即物质的、精 神的和艺 术的;巾审美文化,既是物质文化的一个必要方面,也是 精神文化和艺术文化的一个必要 方面,其巾每一方面都仑某种特 点。这里,最为重要的是要把审美文化与艺术文化这两

5、个 概念的 内容加以明确的区分。艺术文化足以艺术性为其特点的,专供社会审美需要的文化, 它包括各类文学、艺术及工 艺品,活动的范围涉及艺术价值的生产 和消费、艺术价值的保存和传播,以及对艺术价值的批判性理解和 科学研究,艺术的教台和圳练等。而审美文化则是一个更为广泛 的概念, 它 JR 穿在文化的所钉领域,所布部门,所有地段。人与动 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是“按 照美的规律”改造自身和创造对象世 界的。所以人的水文积极性就表现在人的一切活功巾。 审美文化 自然包含着艺术文化,同时还包括既具冰英价值、又具实用价值的 一切物质产 品。为理解审美义化,首先得从结构上进行分析,砸区分为:第 一,人们活动

6、过程本身的审美 特质;第二,这种活动的产品的英 特质。其次,既然文化包括对象化的活动,又包括非对 象化的活 动,审美文化也就包含着这两种活动的祁应的参数:在种情况 F 是指美的创 造过程;在月一种情况下则是指以审美需要、审美趣 味、审美观点为小介的,掌握和们费 现存义化的过程。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但是它也创造人。这就是义化的两面件。 与文化的这种两而件相适应, 命美文化既包括对人进行审美教台 的活动,这种活动使人需要并有能力大提向文化的总的 审美潜能。 同时,文化的两而件还表现在审美文化中还存在着辩证地相 4:作 用的两种 倾向:一方面是要保持靠传统、教育、艺术的 JJ 景一代一 代传下来的趣味、规范和理想; 另一方面,是布形成新的理想、规 范、趣味的过程中把旧的加以改造,诸如艺术上各种风 格的更替, 人们交往史上各种礼节形式的更替,人们日常牛话巾各种流行样 式的更替, 等等。(本文档由 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