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危机处置切忌过度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99816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危机处置切忌过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闻危机处置切忌过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闻危机处置切忌过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危机处置切忌过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闻危机处置切忌过度银行新闻舆情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在当前的形势下已是无法避免,但银行在对待新闻舆情和处置新闻危机方面的一些过度行为却极有可能加剧声誉风险事件的发生,具体来看可分三个方面:过度热情、过度恐惧、过度强硬。过度热情的常规表现就是在面对记者对危机事件的采访时,一些接待人员对记者的礼遇超出了正常的接待礼仪,希望用超规格接待来赢得记者好感,进而希望记者停止采访报道。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过度热情的接待,确实可以化解部分新闻危机,但接待也肯定不能让所有媒体都保持沉默。如果过度接待,有时反而会给记者造成阻碍记者探索事实真相的错觉,反而事倍功半。过度恐惧的常规表现就是相关领导、相关部门或者当事人害

2、怕见记者,避之唯恐不及,对记者的采访,不是躲就是拖,甚至是拒绝。其结果就是,记者因为无法得到权威的声音,往往就会通过其它渠道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报道,而这种信息,往往也是不全面、不权威的,其在媒体刊登后,还会带来更大的负面效应。例如,近日某日报地产专刊曾在国家宏观调控房市后,意欲采访某银行的房贷政策执行情况,该行信贷部门感觉政策过于敏感,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记者最终选择以客户身份通过前台客户经理渠道暗访搜集信息。由于每个客户经理对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口头表达方面语气又各有轻重,结果稿件刊登后,引起市政府、房开商的质询和房贷客户的恐慌。最后,该行不得不又接受记者采访再作一期更正性报道,这都是过度恐

3、惧可能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过度强硬的常规表现指的是相关部门或者当事人只要感觉我行在政策、制度方面是站得住脚的,就会底气十足,对记者的采访诉求,也是强硬坚持已方立场,一副得理不饶人的姿态,根本无惧记者报道。其实,记者更关心事件的新闻性质,对同样的一件事情,本身就可以有很多的新闻切入点。如果在一件新闻事件中,记者有意规避政策角度,而从其他角度切入,那对银行而言可能也是十分不利的,最后可能造成“得理不得势”的尴尬局面。那么,如何用正确的心态与媒体打好交道呢?其实,新闻舆论监督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舞得不好肯定会伤及自身,但舞得好,也可以促进内部完善和自身进步。所以,面对舆论,银行真正该做的还是要学会善待媒体和善用媒体。一方面是要把媒体当“朋友” ,要有健康和宽广的胸怀,勇于接受媒体监督,善于接受媒体监督,乐于接受媒体监督。另一方面是要把媒体当“镜子” ,主动从媒体的“负面报道”中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把负面舆情当作发现问题、认识差距和改进工作的推进器,从而推动自身业务和谐稳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