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五答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9633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江西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五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年江西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五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年江西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五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年江西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五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年江西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五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江西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五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江西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五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江西人民警察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五答案年江西人民警察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五答案1.【答案】A。解析:考查关于公安行政强制措施执行的相关知识点。公安行政强制执行,是指相对人不履行公安机关作出的、已发生效力的执行性行政决定时,公安机关依法强制其履行的公安行政执法行为主要包括:强制拘留、强制传唤、遣送出境,强制划拨、强制扣除,强制拆除,代履行强制金等。2.【答案】A。解析:考查治安管理行为构成要件内容的知识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客观要件,是指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客观事实,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实施危害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等。其中,危害行为在违反

2、治安管理行为构成要件中处于核心地位,缺少这一要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就不能成立。3.【答案】B。解析:考查关于预警制度的知识点。要建立预警制度,通过对治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不断提高对社会治安危害的预见性,加强对治安危害的超前控制。4.【答案】A。解析:考查治安管理处罚时效内容的知识点。5.【答案】A。解析:考查关于行政强制措施中劳动教养的相关知识点。对劳动教养案件,县级公安机关办案部门对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调查完毕后,应当制作劳动教养呈批报告 ,连同案卷材料报送本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审核。6.【答案】B。解析:考查公安机关侦查措施相关内容的知识点。为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生理状

3、态及病理状态,侦查机关可以对其人身进行检查。除紧急情况外,人身检查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7.【答案】C。解析:考查公安机关侦查措施相关内容的知识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决定权的上级公安机关发布。8.【答案】D。解析:考查关于公安执法监督相关内容的知识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均设立督察机构。9.【答案】D。解析:考查关于公安执法监督相关内容的知识点。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法律实施的情况负有检察监督之责。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

4、主要是在诉讼活动中通过法定程序实现。10.【答案】D。解析:考查关于公安赔偿的相关知识点。根据国家赔偿法第 5 条的规定,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根据国家赔偿法第 17 条的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1)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2)依照刑法规定,因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或者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3)依照刑事诉讼法第 15 条规

5、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4)行使侦查职权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5)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11.【答案】D。解析:考查关于公安队伍建设的知识点。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应始终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12.【答案】D。解析:D 项应该不是笼统的工作人员。13.【答案】D。解析:考查公安机关人事管理的知识点。对被辞退人员,5 年内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14.【答案】D。解析:考查关于公安机关警衔制度的知识点。 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第 5 条明确规定:“当警衔高的人民警察在职务上隶属于警衔低的人民警察时,职务高的为上级。”15.【答案】C。

6、解析:考查人民警察纪律的知识点。16.【答案】B。解析:考察人民警察的纪律。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 6 条专门规定了人民警察不得辞退的条件:因公负伤致残并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患严重疾病或者负伤正在进行治疗的。在孕期、产期或者哺乳期内的。17.【答案】D。解析:考查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知识点。要坚持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关键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专门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18.【答案】C。解析:考查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知识点。我国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19.【答案】A。解析:未成年人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年龄、身份,以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时的实

7、际情况确定。对未成年人决定劳动教养,应当从严控制。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中的初犯、在校学生,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实际管教能力的,不得决定劳动教养,但是应当依法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20.【答案】C。解析:考查公安刑事措施的知识点。公安机关在发现不应逮捕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释放。21.【答案】C。解析:(1)警察的本质: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2)警察的特征:鲜明的阶级性;手段的特殊性;广泛的社会性。 22.C 解析警察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2)阶级矛

8、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3)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4)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23【答案】A。解析:公安机关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 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专门用以对付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其实质是公安机关代表国家和人民对上述专政对象实行的政治统治。 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内容包括:专政目的是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专政对象是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专政手段是打

9、击、制裁、改造、监督。 24.【答案】D。解析:人民警察法第 19 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应当履行职责。这一规定,一方面指出人民警察在遇到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时,即使在非工作时间,也必须履行职责,不得借口有在工作时间而逃避履行职责;另一方面,确认了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对紧急情形履行职责的合法性。 25.【答案】B。解析:维护国家安全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2)及时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避免造成危害国家安全的严重后果;(3)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

10、犯罪分子,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警戒其他不法分子。 26.【答案】D。解析: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法律性、有限性、责任性等特点。 (1)法律性,即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国家法律和法规所确认的;(2)有限性,即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越范围就是越权;(3)责任性,即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将受到纪律甚至法律的追究。 27.【答案】C。解析:交通警察简称“交警” ,是负责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进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民警察。其主要职责有:依法对道路、行人、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管理;防止和处理交通事故;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的

11、道路畅通。 28.【答案】C。解析:公安法制工作包括公安机关内部的法律事务和内部执法监督工作以及劳动教养案件审批、行政案件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应诉、办理国家赔偿案件等项工作。主要内容有:研究有关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公安法制工作总体规划;组织、协调起草公安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负责公安机关应用法律、法规的解释和咨询工作;负责规范性文件法律审核工作;组织开展案件审核、执法检查、考核评议、专项调查、专案调查;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组织、指导、办理行政复议、听证、诉讼和国家赔偿工作;指导、承办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案件的审批工作;组织开展法制培训工作;参与刑事司法协助、引

12、渡条约、国际警务合作和重大涉外案件处置等法律事务;研究执法中的问题和对策;各级公安机关决定由法制部门承担的其他工作。 29.【答案】A。解析:根据刑法 、 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担负着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执行、监外执行、缓刑执行、假释执行、管制执行、拘役执行、剥夺政治权利执行、驱逐出境执行等项刑罚执行工作。30.【答案】B。解析:公安工作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行政行为。公安工作是由人民警察以国家名义按国家法律赋予的职权进行社会行政管理,执行国家意志,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活动。其内容是由法律和公安法规所确定,必须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来实施。 31.【答案】B。解析:党内的是非问题,要

13、按照党章的规定去解决,决不允许把对付犯罪的侦查手段用于解决党内的矛盾问题。 32.【答案】B。解析: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切依靠群众,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态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 33.【答案】C。解析: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通过打击,可以发挥震慑的威力,狠煞严重犯罪分子的气焰,有力地遏制严重刑事犯罪。 34.【答案】B。解析:人民群众需要公安机关保障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公安机关也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专门机关与广

14、大群众的结合,是在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公安机关作为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主管部门,是双方结合的主导方面。 35.【答案】C。解析: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是不枉不纵,其具体应用是坚持稳、准、狠。 “稳” ,就是要注意策略,讲究工作方法,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要打得适时、有力,同时注意时间、地点、对象、节奏及宣传方法。 “准” ,就是对打击对象一定要调查准确,不要出偏差,做到事实准、定性准、量刑准,既不重罪轻判,也不轻罪重判,真正做到不枉不纵,不错不漏。 “狠” ,就是要依法给犯罪分子以严厉打击,使之受到应有的惩处,做到该杀的要坚决杀,毫不留情;该捕的要坚决捕,不能漏网;该从重

15、从快的,毫不犹豫迟疑。 36.【答案】A。解析:公安行政强制执行,是指相对人不履行公安机关作出的、已发生效力的执行性行政决定时,公安机关依法强制其履行的公安行政执法行为。主要包括:强制拘留,强制传唤,遣送出境;强制划拨,强制扣除;强制拆除;代履行,强制金等。 37.【答案】A。解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客观要件,是指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客观事实,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实施危害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等。其中,危害行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构成要件中处于核心地位,缺少这要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就不能成立。 38.【答案】D。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 33

16、 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由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当于县。级的公安机关裁决。警告、五十元以下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裁决;在农村,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可以由公安机关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裁决。 ”39.【答案】A。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 18 条第 2 款作了规定:“前款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据此,行为人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当日即作为追究时效起算时间。 40.【答案】A。解析:县级公安机关办案部门对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调查完毕后,应当制作劳动教养呈批报告 ,连同案卷材料报送本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审核。法制部门应当在3 日内审核完毕,认为违法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报送地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审核。地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对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调查完毕后,也应按相同的程序报本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审核。地级以上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应当在 3 日内审核完毕,对符合劳动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