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60例临床辨证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99600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60例临床辨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60例临床辨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60例临床辨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60例临床辨证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例临床辨证分析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论治【论文摘要】慢性浅表性胃炎属祖国“胃脘痛”、 “心下痞 ”范畴。2005 年2009 年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 60 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60 例中,男 46 例,女 14 例;年龄 1858 岁(29 岁以下 12 例,3049 岁 32 例,50 岁以上 16例);病程 18 天13 年(半年以内 10 例,6 个月5 年 29 例,510 年 16 例,10 年以上 5 例) 。患者多有胃脘痛,胃脘痞闷,嗳气,纳差,大便异常等症状,并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凡镜下以粘膜充血、水肿

2、,呈点状片状充血者为轻型,本组 46 例;凡镜下粘膜高度充血,或表层粘膜形成糜烂,或粘膜下出血者为重型,本组 14 例。辨证:肝胃气滞型 29 例,脾胃气虚型 15 例,脾胃虚寒型 3例,胃阴不足型 7 例,胃热内蕴型 6 例。 2 辨证施治 2.1 方法肝胃气滞型(胃脘痞闷 ,食后腹胀或胀痛,嗳气方舒,或有嘈杂、吐酸,大便正常或稍干,恼怒后病情加重,脉弦或弦滑,舌象多正常):治宜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苏梗、陈皮各 6g,佛手 8g,川芎、炒枳壳、香附、白芍各 5g,炙甘草 2g。脾胃气虚型(胃脘隐痛,绵绵不休,纳呆食少,面色白光白,舌质淡或胖淡,苔薄白,脉细沉):治宜健脾助运,

3、升脾降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良附丸:人参 10g,良姜、香附、白术、茯苓、陈皮各 9g,半夏 12g,木香、砂仁、甘草各 6g、广三七粉 10g。脾胃虚寒型(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得温痛减,食欲不振,泛吐清水,或饮后水停心下,神疲畏冷,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胖淡而嫩,苔薄或呈水滑状,脉沉细而迟):治宜温中健脾,散寒止痛。方选大建中汤: 人参 6g,饴糖 30g,干姜 5g,蜀椒(炒去汗)3g。亦可选用黄芪建中汤。以上三型,夹湿者(脘痞闷痛,便滞不爽,舌淡苔腻,脉濡滑) 可于方中加藿香、杏仁、苍术各 12g,草蔻、炒厚朴各 15g,炒谷芽 18g;夹瘀者(痛重于胀,痛有定处,舌质紫黯或有瘀斑)可

4、于方中酌加土鳖虫 5g,九香虫 12g,延胡索、蒲黄、五灵脂各 15g。 (在临床上,我常配清胃加蒲公英、百合及土方其效更佳)胃阴不足型(胃脘隐隐灼痛,口干咽燥而不欲饮,似饥而不欲食,大便干,舌红少津,脉细弦或细数):治宜滋阴益胃。方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冰糖 30g,沙参、麦冬、玉竹、白芍各 15g,生地黄 20g,甘草 8g。胃热内蕴型(或为肝胃热盛,或为湿热中阻,症见胃脘灼痛,伴有嘈杂,吐酸,口臭口渴,大便干,舌苔黄,或舌质淡红,脉弦而数):治当清泻肝胃。方用金铃子散合左金丸: 川楝子、延胡索、白芍各 15g,黄连 6g,吴茱萸 10g,栀子 12g。酌加清热解毒之败酱草、半枝莲、连翘、蝉衣、龙胆草,甚者加生大黄以通腑泻热;偏于湿者取连朴饮 :制厚朴 6g,黄连(姜汁炒) 、石菖蒲、制半夏各 3g,香豆豉、栀子各 9g。 (在临床上,此型多为胃粘膜充血、水肿,常配蒲公英、生地、茯芩)上述方药均 1 日 1 剂,分头煎、二煎,于上下午饭前 1h 服,7 日为 1 个疗程。 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