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氨氮的去除率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99522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氨氮的去除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提高氨氮的去除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提高氨氮的去除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提高氨氮的去除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提高氨氮的去除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氨氮的去除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氨氮的去除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提提 高高 氨氨 氮氮 的的 去去 除除 率率一、车间简介一、车间简介焦化二厂供排水车间负责供给二厂生产、生活用新鲜水,生产用循环水、消防 水,同时担负着处理生产废水的任务。作为废水处理的污水处理站采用 A2/O 工艺 对废水进行处理,其工艺流程是蒸氨废水经气浮除油后流入调节池,与回收车间 地面冲洗水、气柜退水、油库废水等在调节池汇合,水质水量经调节后流入 2#集 水池,在 2#集水池与二沉池部分上清液汇合,用泵打入缺氧池,在缺氧池废水中 的硝态氮经反硝化被还原成 N2逸出,酚、氰、COD 等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废水经缺氧池流入好氧池后,通过鼓风曝气,好氧池废水与活性污泥经长时间充 分混

2、合及接触,在硝化细菌及氧的存在下,进行硝化反应,使废水中的含氮物质先 氧化成亚硝酸盐,再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同时废水中其它有害物质酚、氰、 COD 等也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 二、小组简介二、小组简介1、小组活动概况小 组 名 称二厂供排水车间污水处理站 QC 小组 活动 类型攻关型成 立 日 期2002 年 1 月注册 日期2002 年 1 月活 动 次 数19 次活动 日期2004 年 3-12 月注册 编号2004-23活 动 课 题提高氨氮的去除率出 勤 率100%2、小组成员表23、小组活 动制度 (1)在组长 指导下, 以寻找提 高氨氮去 除率为中 心,按计 划开展活动。 (2)小组

3、成员按时参加活动,参加一次加 1 分,请假不得分,不参加扣 1 分。 (3)在小组活动中,各小组成员要踊跃发言,献计献策,保质保量完成小组安排的 各项任务。 4、小组活动计划表2004 年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12 月选 项现状调查原因分析P制定对策 D实 施 C检查效果巩固措施A成果总结三、选题理由三、选题理由序号姓 名年龄性别文化 程度职 务小组 分工受 TQM 教 育时间 1李 青52男技师主 任组长120h 2晋建明40男本科工艺主任成员120h 3乔令梅32女大专技术员成员120h 4邢万里38男高中段 长成员120h 5王 婷32女大专组 长成员

4、120h 6王香姣32女大专班 长成员120h国家要求国务院发布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 题的决定 ,要求实现废水处理的 达标排放。公司要求在国家对环保工作日益重视的情况 下,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废水达 标排放。时间 月 份项 目阶 段3积极响应国家及公司的号召,团结起来关心环保问题,严格控制污染。加强 管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技术培训,以提高 NH3-N 的去除率。 四、现状调查四、现状调查 我们对 2002 年 5-12 月份 2#集水池、总出水关键控制点的氨氮的指标统计 如下:单位 mg/L2#集水池总出水去除率(%)2002.5145.5639.5772.81 2002.6140.45

5、47.8965.90 2002.7146.2041.6871.49 2002.8142.2439.2872.38 2002.9148.3541.7371.87 2002.10140.0445.1967.73 2002.11142.3242.2170.34 2002.12140.2539.4371.89车间要求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废水处理系统 的安全、稳定运行课 题提高废水处理氨氮的去除率项 目月份4平均143.1842.1270.55从统计表看出, NH3-N 的去除率不理想,2003 年 37 月我们对污水处理站 工艺进行了调节,对相关设备进行了改造,统计 2003 年 8-9 月份 NH3-

6、N 的去除情 况如下表:单位 mg/L2#集水池总出水去除率(%)2003.8130.2533.1874.53 2003.9128.9631.6375.47 2003.10129.6332.1275.22 2003.11137.6128.9378.98 2003.12128.1529.0877.30 平均130.9230.9976.30从上表可以看出,NH3-N 的去除率虽较前有所提高,但处理效果仍欠佳,总出 水 NH3-N 的排放离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五、目标确定五、目标确定1、根据对现状的调查情况,小组成员进行认真讨论,制定了本次 NH3-N 去除 率活动目标:2、确定目标依据

7、及可行性论证: (1)实现废水处理外排水达标排放是公司硬性指标要求。 (2)目标值可行性论证:项 目月份70.55%76.30%85%活动前现状目标值氨氮去除率(%)5A、领导重视:公司、车间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B、迫切性:废水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周边农作物的生长及周围人们 的身体健康。 C、小组优势:小组人员从污水处理站开车以来对现场情况变化应急经验 多,理论实践能有机结合。六、原因分析六、原因分析人员对新工艺缺乏了解作样分析误差大应变能力差 变能 力 差责任心不强来水来水水质不稳 NH3-N 含量污染物浓度高来水水量不稳 压电源值低 水 PH 值低环境外界温度影响泡沫影响方法

8、运行方式及参数控制不当操作不规范测量仪器不足设备氨 氮 去 除 率 不 佳 不 高设备检修频繁环境意识差6七、要因分析七、要因分析(一)来水来水水质水量不稳,影响氨氮的去除率。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但我工段不能控制来水,需要公司有关部门和调度协调处理。所以工段视来水水质水量不稳为非主要原因。(二)环境外界温度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影响,但环境温度的高低不可控;好氧池泡沫多与煤质有直接关系子也不可控。因此属于非主要原因。(三)方法:1、运行方式及参数控制直接影响废水处理的稳定性,关系到 NH3-N 的去除效果,所以为主要原因。2、操作不规范;车间制定了以自学操作规程 、 工艺规程为主,技术人员进行

9、班中培训、辅导相结合的培训制度,每月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一次技术考试。所以此项属于非主要原因。(四)人员:1、岗位人员青工多,对 A2/O 的工艺缺乏透彻的了解,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差,还需要进一步培训。此项为主要原因。2、责任心不强,目前为止没发现由于责任心不强而影响 NH3-N 去除率,此项为非主要原因。3、监测部分关键水样,在分析中存在问题.仪器仪表读数、相关计算存在人为误差,致使分析结果偏离真实值误差较大,不能有效对关键工序进行监测与及时调整,此项为主要原因.4、环境意识差,岗位员工在排放不合格废水方面对周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程度认识不够,但在日常操作控制中没有因此造成废水处理效果不佳的现

10、7象,此项为非主要原因。(五)设备:1、测量仪器不足,我工段测量仪器不足,分析人员在做样分析时,必须逐步分析,影响分析速度,但不会因测量器不足而影响分析质量。所以此原因非主要原因。2、污水处理站因工艺需要设备开停频繁,检修次数较多,但不影响正常废水处理. 所以此原因非主要原因。总上所述,主要原因为:1、运行方式及参数的控制不当。2、对新工艺缺乏了解,应变能力差。3、监测部分关键水样,在分析中存在问题。8八、制定对策八、制定对策九、对策实施九、对策实施实施一:针对运行方式及参数控制不当污水处理站自 2001 年投入运行以来,由于是新工艺,运行方式及参数控制一直处于摸索阶段,针对目前总出水 NH3

11、-N 偏高的情况,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1、在关键工序点 2#集水池设置配水管道,对进入处理系统的 NH3-N 浓度进行调节,控制缺氧池进水 NH3-N120mg/L。2、利用鼓风机进口阀及旁通阀控制鼓风量,对好氧池的溶解氧进行调节,使溶解氧保持在 2-4 mg/L。3、对好氧池中 PH 值进行调节,控制 PH 值在 7-8 之间。4、根据蒸氨废水流量、调节池液位及处理系统对 NH3-N 的转化情况,对进入序号要因现状目标对策措施负责人完成时间1运行方 式及参 数的控 制不当缺氧池进 水 NH3- N、好氧 池溶解氧 控制欠佳对缺氧池进 水 NH3-N、 好氧池溶解 氧调整到位。1、适当配水

12、调节水质。 2、调节风量。3、调整废水 停留时间。1、增加配水 管线. 2、对鼓风机 旁通阀进行检 修、调节. 3、对进入处 理系统的废水 量调节.李 青 晋建明 乔令梅2004 年 8 月2对新工 艺缺乏 深入了 解,现 场应急 能力差。岗位青工 多,新分 工人经验 少。使岗位员工 深入掌握废 水处理原理,提高技术 水平,熟练 现场操作。对岗位员工 的理论知识、 实际操作进 行培训、练 兵。集中学习与现 场指导相结合, 同时进行学习 效果检查、监 督。乔令梅 邢万里 王 婷2004 年 9 月3分析操 作中误 差大NO-2、NO-3、NH3-N 的监测结 果不能准 确反应现 场情况降低分析操

13、 作误差提高分析工 实际操作与 理论知识水 平,严格控 制误差。定期集中学习, 同时由相关部 门进行现场指 导,统一操作, 提高操作精确 度。邢万里 王 婷 王香姣2004 年 8 月9处理系统的废水量进行适当调节,以控制废水在处理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实施二:员工对新工艺缺乏深入了解,现场应急能力差,我们采取三种方法解决。1、每月组织员工集中学习两次理论技术知识,每两月进行一次考试,对成绩优秀者进行奖励。同时开展了传、帮、带活动,签定了师带徒合同,遇到徒弟成绩不合格,不能独立顶岗者,师徒共同受考核。2、利用班前班后会总结本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工艺流程中的关键工序如何控制进行讨论,累计现场操作

14、经验,不断学习提高,增强应急能力。实施三:针对分析操作中误差大的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方法解决1、每月对分析工进行集中学习讨论,对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 同时与质检科联系,由质检科派人一起寻找减小误差的关键步骤,统一操作程序,规范操作步骤:(1)在分析做样滴定时,滴定要做到精确,尽量使用小滴定管,而且要逐滴滴定半滴加入,做到准确,使滴定数精确到百分位。经过全体化验员重复多次的实践,基本上做到较为准确,把误差减到最小。(2)做样时观察刻度确定数值,必须平视刻度读数,才能减小偏差,如俯视会造成读数偏小,在使用量筒、量杯时,会造成读数偏大。与俯视相反,仰视也会造成偏差。在分析做样时,应避免俯视和仰视

15、造成的误差,经过多次学习,现已不存在此方面的问题。2、在取样时各个工序点使用的取样容器由原来的混用改为分开固定使用,消除了因取样容器 清洗不干净等原因造成的分析误差; 在作样过程中固定各个工序点水样的蒸馏容器,以避免作样时气流串通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10十、效果检查十、效果检查收集 2004 年 6 月-10 月 5 个月的 NH3-N 去除率,并绘成折线图。2#集水池总出水去除率(%)2004.6120.2517.1385.75 2004.7112.7216.6385.24 2004.8118.9615.0187.38 2004.9113.1515.3886.41 2004.10114.63

16、14.7287.15 平均115.9415.7786.39项 目月份2004年6至10月氨氮的去除率(%)84858687886月7月8月9月10月去 除 率11对活动前后氨氮的去除情况进行比较:结论: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小组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十一、巩固措施十一、巩固措施为了巩固本次 QC 活动成果,我们小组经过研究讨论,制定以下措施加以巩固。1、控制缺氧池进水 NH3-N120mg/L,控制好氧池的溶解氧在 2-4 mg/L 之间,PH值在 7-8 之间。2、根据二沉池出水 NO-2、NO-3、NH3-N 的含量,控制废水在处理系统中的停留时间。3、组织岗位人员对相关有效操作程序进行学习,以便日常操作控制。4、把以上控制指标纳入车间相关操作规程,同时进行经济责任制考核。巩固期的效果验证:我们对巩固措施期间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现统计 2004 年 11 月-12 月的 NH3-N处理情况如下:2#集水池总出水去除率(%)2004.11115.1215.1386.86 2004.12118.39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