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语文课程改革之路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9292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年语文课程改革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十年语文课程改革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十年语文课程改革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十年语文课程改革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十年语文课程改革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年语文课程改革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年语文课程改革之路(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模块 十年语文课程改革之路 2012-08-03 10:27:04| 分类: 课改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讨论专题及要点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2、十年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哪些成效?3、从课程改革的情况来看,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下大功夫?4、课程标准依据什么进行修订?5、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在哪些地方保持了“实验稿”的内容?6、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公布后,我们主要的后续工作有哪些?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要点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定位强调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的特征在语文课程多方面特性中

2、,“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体现多重目标的综合和融合2、确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系统课程目标与内容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 方面展开3、语文课程学习方式方法的调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 养注重读书,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注重语言文字 运用的实践4、语文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方法的调整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明确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作用提倡教学中的多重对话二、十年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哪些

3、成效?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进展(1)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2)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初步的转变(3)语文考试评价的改革对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4)语文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语文课程的活力都在逐渐增强(5)随着新课程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得到了更多的 重视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新面貌(1)“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相统一,注重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 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2)以学生为本,力求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助于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3)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过程方法、

4、知识能 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4)以学生的言语实践为主,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5)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和弹性,为教师和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三、从课程改革的情况来看,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下大功夫?1、实验中显示的问题(1)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还没有被普遍采用,课程标准提出的“少做题, 多读书”的要求,有的地方并没有真正理会。(2)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特点和目标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教学 设计中三个维度目标分离,“工具性”和“人文性”未能统一。(3)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还未能真正成为普遍的行为,“自主、合 作、探究”学习

5、还只是在起步阶段。综合性学习有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倾向。(4)较多教师的“灌输式”“告诉式”教学行为没有太大变化。有些教师力图 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师生“平等对话”流于表面形式(5)识字写字教学以及相关的理念存在较大的缺陷。(6)一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适应语文课程发展的需要。2、时代与社会的挑战(1)社会正处在一个重大转型期。(2)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养和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3)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发展方式,也触动了教育的 环境和方式。3、人的发展需求的挑战(1)“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教育发生深刻变化。(2)人的需求随时代与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语文课程面对着个性化学 习

6、的挑战。四、课程标准依据什么进行修订?要点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以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作为指导思想,特别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作为课程标准的修订的思想基础;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实现我国在战略机遇期成功转型的高度着眼, 确定语文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认真研究外国母语课程改革的经验和理念,从本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和现实 状况出发,明确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坚持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巩固改革成果,总结十年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针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新老问题,修订课程目标和内容;进一步研究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语文课程的特点,提出切合实际的课程 实施举措;从善如流

7、,吸纳来自各方面的有价值意见和建议。2我国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语文课程的要求(1)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语文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社会的进步要求语文课程更加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重视培 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选择能力;(4)当代社会语文生活的变化,也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3.参考外国母语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1)追求课程的价值观引领,将母语课程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独特 的价值,培育具有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的公民,坚守民族文化根基,积极吸纳 世界多元文化;(2)重视知识积累和方法策略的学习,强化“听说读

8、写”能力的培养和学习 能力的培养;(3)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开放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和母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4)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媒体素养的 培养;(5)建构完整的课程评价标准体系,发挥课程评价的促进功能。4.梳理出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中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学科中的渗透。(2)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3)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4)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系统梳理并适当调整课程 目标和内容,注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5)针对语文教学和社

9、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增强改革力度。五、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在哪些地方保持了“实验稿”的内容?要点1、坚持语文课程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系统。2、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全面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养,在语 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3、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人文性特点、实践 性特点、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特点、汉语言文字特点以及课程的综合性特 点,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4、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 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10、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5、坚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以 “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的核心概念,更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 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 方面和谐地发展。这一理念,是和党中央关于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各个 方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相符的。6、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在学习语文 的各种环节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 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7、坚持不断探索语文课程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避 免固步自封,能根据需要不

11、断更新与发展,始终适应时代的变化。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要点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2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3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围绕这 一目标,进一步突出实施的基本环节和要素,进一步加强操作性。4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一些新的措施,进一步提出一些要求。例 如,关于汉字教育。放弃修订的内容1.关于语文知识的“细化、系列化”2.关于“内容标准”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公布后,我们主要的后续工作有哪些?要点1.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坚定改革信念,加强研修,

12、明确前进方向。研究语文教育中的新老问题,重视实施过程的各个细节,积极寻找解决的 对策。修订教材,进一步完善相关资源和配套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在改革的进程中探索继续跟踪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展开研究,特别是要展开针对语文教育中重 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努力突破语文课程中的难题。10.从您自己情况来说,下一步的语文教学中有些什么新的打算?一、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体目标:课标修订之一:“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 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

13、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 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 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语文 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 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作用” 。直接指出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 “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 ,这也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将会扭转现今课堂上学 生学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后,了解了众多的天文学知识,却不会写说明文; 学习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后,理解了创新思维,却不懂如何证明自 己观点的可笑局面,更重要的是给语文教学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逐

14、步培养学 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语言理解方面,无论听或者读,能一下子抓住对方表达的主要内容, 具有获取新的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第二,在语言表达方面,无论说或者写,具备运用汉语完成在自己的工作、学 习范围内传递信息、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力。第三,实际的纠错能力。无论是看别人的,或是自己的文字,能凭语感初步判 断一个词语使用的好坏,一个句子运用的正误与好坏,并具有改正的能力。二、回归文本阅读鉴赏:课标修订之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 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

15、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 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 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 。强调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文学 作品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 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语文教师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 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 目光看待每篇课文,也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 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还可进行扩展阅读,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 留出 3 至 5 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与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

16、新的感受和 新的体验。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 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 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 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提升 鉴赏水平。课标修订之三:“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必要 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如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常见修辞格) ,但不必进行 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纠正了一线教 师以为的语法知识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三、回归文言诗文记诵积累:课标修订之四:“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 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 识不作为考查的内容” 。文言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所有炎 黄子孙血肉相连、心心相通的纽带,其间,不仅产生了许多漂亮的表达方式、 严整的句法结构和久诵不衰的千古名篇,而且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崇高道德价值 取向和人文精神。可以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