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说课稿3篇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5986377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篮球说课稿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篮球说课稿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篮球说课稿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篮球说课稿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篮球说课稿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篮球说课稿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说课稿3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课说课稿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单手肩上投篮 一,教学内容: 篮球: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 .单手肩上投篮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传 接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 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 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 技术.单手肩上投篮,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 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

2、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 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 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为中专部两个班级合班,共七十人.体育的运动技能有差异,加上中专学生有较 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 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

3、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 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 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单手肩上投篮 -投篮动作标准,手型正确. 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的手型及传接球的准确性快速能力. 难点:单手肩上投篮 -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拿球时手心空出. 双手胸前传接球 -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

4、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 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练习 效果.用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团队精神. 七,教学过程: (一)引起注意阶段;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激发兴趣阶段; 1,游戏:“喊数抱团“ 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同时达到热身效果,安排了游戏“喊数抱团“, 2,熟悉球性(4) 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组织形式为散点. 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 身,

5、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三)接受新知识阶段; 3,原地两人一组双手胸前传接球(3) 要求:前臂发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转,肩,肘,腕关节放松,全身协调 4,原地两人一组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2) 要求:运,传,接运用协调,且要迅速转换衔接. 3,4 的练习主要为了进一步建立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掌握传接球的手法,上下肢协调配 合,加强运球和传接球的衔接. 5, 要求:运球和传球,接球和运球要相互衔接好,顺,逆方向都要练习.目的是利用运球和传接球 动作有机紧密衔接,快而连贯,更进一步提高传接球和支配球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 质和技术水平. 7,连续传接球(接龙)比赛

6、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熟练性以及快速传 接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 义精神. (四)全面发展素质 体育课说课稿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 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 要任务.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对构建“普修加专项“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通过“普修加 专项“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对一至二项运 动技术从知识,技能,技巧到理论进行专门和深入

7、的学习,并使其熟练掌握一至二项运动的技 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 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 趣味性浓等特点,篮球赛攻防频繁,技术动作多样,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通过 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 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 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一,教学内容: 篮球:1)原地

8、双手胸前传接球, 2)单手肩上投篮.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传 接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 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 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 技术.单手肩上投篮,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 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 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

9、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 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为中专部两个班级合班,共七十人.体育的运动技能有差异,加上中专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 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 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

10、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 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单手肩上投篮 -投篮动作标准,手型正确. 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的手型及传接球的准确性快速能力. 难点:单手肩上投篮 -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拿球时手心空出. 双手胸前传接球 -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 新颖. 全

11、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练习 效果.用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团队精神. 七,教学过程: (一)引起注意阶段;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激发兴趣阶段; 1,游戏:“喊数抱团“ 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同时达到热身效果,安排了游戏“喊数抱团“, 2,熟悉球性(4) 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组织形式为散点. 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 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三)接受新知识阶段; 3,原地两人一组

12、双手胸前传接球(3) 要求:前臂发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转,肩,肘,腕关节放松,全身协调 4,原地两人一组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2) 要求:运,传,接运用协调,且要迅速转换衔接. 3,4 的练习主要为了进一步建立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掌握传接球的手法,上下肢协调配 合,加强运球和传接球的衔接. 5, 要求:运球和传球,接球和运球要相互衔接好,顺,逆方向都要练习.目的是利用运球和传接球 动作有机紧密衔接,快而连贯,更进一步提高传接球和支配球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 质和技术水平. 7,连续传接球(接龙)比赛 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熟练性以及快速传接

13、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 义精神. (四)全面发展素质阶段; (五恢复整理阶段;) 1,伸展放松操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 1,场地:篮球场一片;2,篮球 41 只,球筐 4 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 次/分, 最高心率为 180 次/分,出现在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 45%,运动负荷为中等. vv 阶段; (五恢复整理阶段;) 1,伸展放松操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

14、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 八,场地器材: 1,场地:篮球场一片;2,篮球 41 只,球筐 4 只, 九,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 次/分, 最高心率为 180 次/分,出现在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 45%,运动负荷为中等. 本篇文章来源于 长沙教育论坛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 http:/ 4 个课次,本课为第 3 课次,重点是耐久跑的呼吸,通过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为第 4 课次的起草野跑作好准备。三、学情分析: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 40 名男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在跑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的状态,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四、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篮球反弹传接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2、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