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讲义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598325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讲义(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帝伟业教育培训集团 2011 年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12011年年中医中医/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前辅导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前辅导我们的任务我们的任务 快速掌握中西医各项基础理论,及内外妇儿针灸等各门临床技能快速掌握中西医各项基础理论,及内外妇儿针灸等各门临床技能 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考试,通过学会考试,通过考试,拿到证书考试,拿到证书拒绝当分母!拒绝当分母!实践技能考试简介实践技能考试简介 第一站 辨证论治(笔试、40分、时间60分钟、1道病例题、中医及中西医一样) 第二站 操作技能(口试+实际操作、时间15分钟、包括中医操作和西医操作、中医考生30分、中

2、西医考生25分,考试内容的分配比例略有不同) 第三站 临床答辩(口试、中医考生30分、中西医考生35分、时间15分钟)听课须知听课须知 第一站是重点!无论如何要拿到足够的分数。若延续只记总分的评分方法,则只要第一站答对,通过第一站是重点!无论如何要拿到足够的分数。若延续只记总分的评分方法,则只要第一站答对,通过的概率极高!的概率极高! 无论是中医考生还是中西医考生,中医内容都是重点和拿分点!无论是中医考生还是中西医考生,中医内容都是重点和拿分点! 强调第一站,还有一个原因强调第一站,还有一个原因通过实践技能考试后,还必须通过笔试,否则通过实践技能考试就没通过实践技能考试后,还必须通过笔试,否则

3、通过实践技能考试就没有任何意义。而第一站的内容和思路对笔试都有极大地帮助。有任何意义。而第一站的内容和思路对笔试都有极大地帮助。 学会考试的方法(每一站、每一道题都有自己特殊的拿分方法),会的题要拿分,不会的也要拿到一学会考试的方法(每一站、每一道题都有自己特殊的拿分方法),会的题要拿分,不会的也要拿到一些分些分中医内容的分值中医内容的分值 中医考生:第一站 40分,第二站 20分,第三站 24-30分,总 84-90分中西医考生:第一站 22分+,第二站10分,第三站 20分,总 52分+第一站第一站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男,干部男,干部 ,27岁岁 。近一个月来呛咳气急,痰少质黏,偶有咯血,

4、血色鲜红。午后潮热,五心烦热,。近一个月来呛咳气急,痰少质黏,偶有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夜寐盗汗。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急躁易怒,夜寐盗汗。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中医辨证论治及类证鉴别中医辨证论治及类证鉴别 需要回答的内容(有分值)需要回答的内容(有分值) 辨病辩证依据辨病辩证依据(主诉、病史)(主诉、病史) 理理 病因病机分析(包括病位、病性)病因病机分析(包括病位、病性)三帝伟业教育培训集团 2011 年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2中医诊断(病名诊断及证型)中医诊断(病名诊断及证型) 类证鉴别类证鉴别 治法治法 法法 方剂名方剂名 方方药物组成药物组成

5、药药考生须知考生须知 答多了不扣分,答少了要扣分答多了不扣分,答少了要扣分 每一步分别给分每一步分别给分第一步第一步 病情归纳病情归纳 主诉主要症状+时间+(或不加)主要伴随症状 现病史照抄 既往史病例分析病例分析第二步:病因分析第二步:病因分析 外因风寒暑湿燥火 六淫致病 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正气虚损、正气不足,分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饮食伤脾劳倦伤肾情志伤肝年龄、大病后各种虚损先天多涉及小儿疾病及先天性疾病其它比如妇人经带胎产所涉及的各个阶段病因分析(二)病因分析(二) 不内外因外来伤害金刃、跌扑、火器、虫蛇、水火感受特殊之毒各种疫气、特殊毒邪第三步第三步 病机分析病机分析+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一

6、定有内因 加外因或不内外因 在此基础上联系题干中所描述的主要症状和证候特点,进行联系和分析 得出证型例题分析例题分析 病因感染“痨虫”+正气虚弱 证候分析三帝伟业教育培训集团 2011 年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3 盗汗、脉细、舌干、痰粘阴虚 颧红、脉数、舌红、五心烦热、潮热虚火 联系:正气不足、外感痨虫肺阴受损阴虚火旺虚火灼肺肺络受损络损血溢 根据病机及证候分析,得出证型阴虚火旺(实际是虚火灼肺。第三步第三步 根据病机证候推出治法及方药根据病机证候推出治法及方药 肺阴虚滋肺阴 虚热清虚热 治法滋阴降火(答养阴清热也有分数) 方百合固金汤+秦艽鳖甲散加减(可能答不出) 药:滋肺阴沙参、麦冬、玉竹、

7、百合养阴清虚热生地、元参、阿胶、龟板、鳖甲、虫草敛肺络白芨、百部第四步第四步 中医类证鉴别(中医鉴别诊断)中医类证鉴别(中医鉴别诊断) 与肺萎相鉴别多种肺部慢性疾病(包括肺痨)发展到晚期均可成肺萎,肺萎主要表现为咳吐浊唾涎沫,肺痨是咳嗽咳痰咳血潮热盗汗为主症 与虚劳相鉴别虚劳是全身性的慢性虚损,可以由肺痨发展而成,也可以由其他疾病慢性发展而成,病位可以在肺,也可以在其他脏器,但以肾虚为主肺痨证型鉴别表肺痨证型鉴别表表现证型相同表现(病名诊断)不同表现(证型鉴别点)肺阴亏损咳嗽咳痰咳血仅有干咳纳差乏力无其它附加症状(肺)虚火灼肺潮热盗汗脉细数五心烦热、骨蒸(肾阴虚)气阴耗伤兼有恶风、自汗、便溏(

8、脾虚)阴阳俱损形寒肢冷五更泻(肾阳虚)肺痨治法方药肺痨治法方药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百部、白芨、天冬 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百部、白芨、生地、阿胶、龟板、虫草 气阴耗伤益气养阴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黄芪、甘草、山药、沙参、麦冬、百合、白芨、三帝伟业教育培训集团 2011 年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4阿胶、虫草、紫苑、款冬花 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黄芪、人参、山药、白术、生地、五味子、阿胶、当归、枸杞、龟板、紫河车感冒要点感冒要点 总表现鼻咽症状 总病机感受风邪,邪犯卫表感冒证型鉴别表感冒证型鉴别表感冒感冒类证鉴别类证鉴别 和风温鉴

9、别(初起时相似)1、病势急骤、高热寒战2、汗出热暂退,旋即又起,脉不静3、可以出现神昏、瞻望、惊厥等内传征象4、预后可能不好 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鉴别1、全身情况重2、可传变入里3、传染性、流行性小贴士小贴士 症状描述的第一句话一定是这个疾病的诊断给你“发热恶寒”,就一定是想让你回答“感冒”要严格区别考试与临床实际的区别要理解出题者的原则标准答案不能有歧义 要了解一些主要症状与证候的联系【例】胀、重、浊、腻、缠绵、渴不欲饮湿【例】脉浮一定是表证咳嗽咳嗽记忆要点记忆要点 诊断:以咳嗽为第一症状 病因:外感、内伤外感挟风而至风寒、风热、风燥内伤脾、肝、肺外感咳嗽外感咳嗽 证型记忆表证型记忆表证型证型

10、相同点相同点鉴别点鉴别点病机治法方药风寒袭肺 咳嗽+表证苔薄白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三帝伟业教育培训集团 2011 年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5风热犯肺苔薄黄失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风燥伤肺恶寒恶风发热舌干红失润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内伤咳嗽 证型记忆表相同点相同点鉴别点鉴别点病机治法方药痰湿蕴肺苔白腻脾湿生痰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苔黄腻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肝火犯肺苔黄少津 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泄白散肺阴亏耗咳嗽无表证舌红少苔 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咳嗽中医鉴别咳嗽中医鉴别 咳喘咳伴喘

11、,由咳致喘,咳喘并作小贴士小贴士 寒热与宣降的关系 寒收引、凝聚影响宣发肺失宣 热发散、轻升影响肃降肺失肃降哮病 记忆要点 喉中痰哮为哮病,哮为声音,喘为气息,哮必兼喘,喘不必兼哮,起病突然,间歇发作(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 病因多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史) “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随痰阻,气痰博结,壅塞气道(痰阻气闭)哮病哮病 证型记忆表证型记忆表共性共性 鉴别点鉴别点病机病机治法治法方药方药冷哮冷哮遇冷发作遇冷发作寒痰伏肺,遇感复发,寒痰伏肺,遇感复发,肺失宣肺失宣宣肺散寒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化痰平喘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热哮热哮喉间喉间哮鸣哮鸣汗出面赤汗出面赤热痰蕴肺,热痰蕴肺,肺失清肃肺失清肃

12、清热宣肺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化痰定喘定喘汤定喘汤三帝伟业教育培训集团 2011 年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6寒包热寒包热哮哮恶寒发热恶寒发热痰热壅肺,复感风寒,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寒包火,肺失宣降寒包火,肺失宣降解表散寒解表散寒清化痰热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小青龙加石膏汤汤风痰哮风痰哮倏忽来去倏忽来去痰浊伏肺,风邪引触,痰浊伏肺,风邪引触,升降失司升降失司祛风涤痰祛风涤痰降气平喘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虚哮虚哮咯痰无力咯痰无力哮病久发,肺肾两虚,哮病久发,肺肾两虚,摄纳失常摄纳失常补肺纳肾补肺纳肾降气化痰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平喘固本汤喘证喘证 记忆要点记忆要点 分实喘和虚喘 实喘分表证和里证,无论表里

13、,均作用于肺表证有2:风寒壅肺风寒表证;表寒肺热表证+里热里证有3:痰热、痰浊、气郁 虚喘分为肺虚、肾虚、喘脱 所以喘证应先分虚实,再分表里喘证喘证 证型记忆表证型记忆表证型共性鉴别病机治法方药风寒壅肺脉浮紧风寒客肺肺不宣宣肺散寒 麻黄汤表证表寒肺热寒热兼见脉浮数或滑风寒束表肺郁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痰热郁肺苔黄痰热蕴肺肺失肃清热化痰肃肺平喘桑白皮汤痰浊阻肺苔白腻脾虚不运痰浊壅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三子实喘里证肺气郁闭喘急促脉弦肝郁气逆上冲犯肺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肺气虚耗畏寒自汗气失所主补肺益气 生脉散补肺汤肾虚不纳足冷肺病及肾补肾纳气 金贵肾气虚喘正虚喘脱喘无力要死肺气欲绝心肾阳衰肺系

14、疾病小结(肺系疾病小结(1) 感冒、咳嗽、哮、喘、肺痨:中医诊断均只需看症状描述的第一句话既可,这句话既是诊断,也是主三帝伟业教育培训集团 2011 年中医/中西医实践技能7诉。 唯一难点:肺阴亏耗之咳嗽与肺阴亏损之肺痨。鉴别点:血鲜红,胸痛、手足心热肺系疾病小结(肺系疾病小结(2)肺痨病因:在体虚的基础上感受痨虫。其他病的病因不外外感及内伤。 外感病必有发热恶寒(或恶风),二者兼见,缺一不可。脉浮必为表证。无脉浮必为里证。 外感病多挟风而至(特殊点:暑湿伤肺之感冒;表寒肺热之咳嗽) 外感病均先犯肺卫肺系疾病小结(肺系疾病小结(3) 内伤病为它脏犯肺或肺自伤 进一步发展肺病可涉及它脏肺系疾病小结(肺系疾病小结(4) 肺系疾病仅五种,感冒肺痨咳喘哮症状先看第一句,诊断主诉均完成 第二步骤分证型,病机治法去编造 肺主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