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征文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4598251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征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征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征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征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征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征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征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40 周年作文征文周年作文征文和许多同辈人一样,自行车陪伴了我大半生。提起自行车有说不完的话题,也有割不断的情怀。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开始上小学。学校在村西的一座破庙里,几张木板,十几条破板凳,二十多个小土孩。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上下学蹦蹦跳跳,无忧无虑。高小是在邻村,虽然离家有四五里路,但那时正值“文革”,除了开批斗会,到生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少坐在教室里上课,去不去管的不严,因此也没有留下多少印象。转眼两年过去,初中改在公社所在地的中心学校。校区辖十一二个村,要数我们村子最远,习惯上说五六里,几番挖渠改道,实际上要远得多。那时候落实毛主席最高指示,学制

2、要缩短,每天只上两晌课。初二后半期,教学日渐正规,每逢一、三、五上三晌,来回要跑几十里路。这还不算,最难熬的是寒冬腊月,身穿打着补丁的破棉袄,踏着半尺厚的积雪,迎着凛冽的北风,冻得瑟瑟发抖。举目远望,茫茫原野,孤雁哀鸣,怅然若失,不免暗想,有一辆自行车该多好啊。一晃又是两年。因我学习优秀,一九七一年学校和村支部推荐我上高中。高中所在地距我家有二十多里的路程,每逢周末回家一次。那时十五六岁,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来回一趟并未感到多么疲惫,但最愁的是每隔一两周要背上二三十斤的口粮。俗话说一里挑筐如毛,十里挑筐如山。那时吃的是地瓜面、红高粱,每次走到学校都是满头大汗,精疲力尽。奶奶看着我可怜,一次趁父

3、母不在家,让我骑着家里的一辆破自行车去了学校。当时父亲是生产队长,又是支部委员,需要骑车开会办事,回来后狠狠地骂了我一顿。骂归骂我还是偷着用,为此母亲干脆上了一把大锁。孤独长叹,欲哭无泪,但我暗咬牙关,无论多么艰苦也要完成学业。因为我是中农出身,不能当兵,读书是我改变人生的唯一希望。心有所思,夜有所想,一次我做梦有了一辆崭新的“飞鸽”,我骑着它游北京逛上海,高兴得连喊带叫,把熟睡的同学都惊醒了。十年“文革”结束,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恢复高考,我有幸继续深造。然而大学毕业,我也成了大龄青年。谈婚论嫁,爱人在山东工作,我在河北上班,虽是一河之隔却相距四十多里,情深似海而聚少离多。爱人看在眼里疼在心

4、上,狠心拿出她 80 元的积蓄,我们又借了 40 块钱,托过去的一位老领导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担心掉漆生锈,我总是擦了又擦,还在车梁上缠了一层厚厚的塑料胶布,遇到水洼泥地,都是小心翼翼地搬着过去。因为除了一张铁床,两床被子,这辆自行车是我们这个小家最值钱的家当。笔生百感,我曾为妻赋诗一首,“此辈难忘初爱时,余生甘苦寸心知。归程日日催行早,别离依依踯躅迟。房租不多岂敢少,礼情虽薄莫能辞。先锋桥望行行泪,一把辛酸万卷诗”。眨眼又是七八年,因为努力,我的工作有了起色,不仅解决了两地分居,还生了一个宝贝儿子。那时春潮涌动,我所在的小县城掀起一股“收藏”热,一些大领导或有头脸的人时兴骑洋车。这些车

5、子都是五十年代初从外国进口的,东德的“钻石”,波兰的“米发”,还有日本的“僧帽”等等。据说东南西北,全国各地的这种洋车都云集到了我们这里。当时,虽然我俩的工资不高,但是省吃俭用,生活也说得过去。爱人生长在城市,家境比我优越,因而喜欢跟风,每每看到有人骑着这种洋车走过,总是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便鼓动我卖掉“永久”,再添几百元也换一辆。恭敬不如从命,买不起大“钻石”,我便买了一辆小“钻石”。每逢周末,我便驮上儿子,挽着妻子,骑上锃光瓦亮的自行车去踏青赏景,采花摘果,芒鞋轻胜,春风马蹄,好不惬意!随着改革的大潮,长期代步的自行车换成了日本 80 摩托,日本摩托又换成了轿车,我这辆心爱的“钻石”也成了

6、永远的藏品,至今仍放在楼下的储藏间里。岁月似水,逝者如斯。春尽秋来,霎时我也到了二线年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几十年操劳奔波,耗尽了心血,也透支了身体,落下了一身的毛病,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甲亢、严重失眠。退下来,没了工作压力,少了迎来送往,有了闲暇时光,多了锻炼机会,健康成了我的第一要务。为此我坚持天天走路,今八千明一万,不断加码。半年下来,先是脚心痛,后来膝盖也痛。到医院拍片,请大夫诊断,打了几次封闭才略见好转。医生建议我改变运动方式,为此又花 2000 多元钱买了一辆“美利达”旅行自行车。这种车搬携轻便,高低适宜,无级变速,快慢随意,我骑上它一走就是十里二十里。几年下来,

7、吃的多了,睡得香了,血脂低了,溃疡好了,身体比以前强壮了许多。每天清晨,我和一群退休老友迎着初升的太阳,沐浴着和煦的春风,飞驰在宽广的康庄大道,心中有着道不尽的喜悦,抒不尽的豪情。往事回首,感慨无限。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这身边的出行变化;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这美满的生活;没有改革开放,更没有我们这幸福的晚年!篇二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世事变迁,绸都盛泽就像一面镜子,映照了时代的风貌。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让绸都人振奋不已。年近花甲的我,真真切切地经历和感受着,是改革开放让绸都人经济富裕、生活幸福。从黑白电视到智能手机在我孩提时,盛泽唯一的电影院(当时称大戏院),在我依稀的

8、记忆中,规模之大、气势之昂,在当时的江南小镇堪称一流。在那个娱乐匮乏的时代,电影可真是稀罕物,偶尔跟随父亲看一场电影,那可是天大的娱乐享受。上世纪 80 年代初,电视还没普及,一般家庭很少拥有电视机,我们只得早早吃好晚饭,到附近的学校、工厂抢占位置,有时去晚了,只好挤在最后几排。虽然听不清声音,但也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过了几年,家庭条件改善,终于有了第一台电视机,虽然只是一台很普通的 14 吋黑白电视机,但已经让我们兴奋不已。每天,全家总是开开心心地观看电视节目,那台电视机一看就是十余年,一直不舍得更换。1998 年,家里又换上了一台 29 吋的飞利浦彩电,如今 60 吋的高清液晶电视也搬

9、进了我们平常百姓家,让我们仿佛踏进了高清影院。那台曾经伴随我们多年的 14 吋黑白电视机,至今仍十分想念,那是上海阿姨费尽周折托人从上海带来的。它就像一本历史书,记载着时代的变迁,镌刻着时代的印迹,想起它,就让我回忆起青春少年,感慨万千。如今,每当坐在明亮的客厅里看着电视,想着四十年来的变迁,想到它们的昨天、今天、明天,这就是历史的见证、时代的缩影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机早已风光不再。如今,亲戚、朋友、同学都建立了微信群,在虚拟的空间里打趣戏谑、谈古论今,畅所欲言,大家尽情地谈笑人生。事实证明,我们虽然年近花甲,但我们还是与时俱进的,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尽享人生的快乐。“忧、有、优”的三级

10、跳跃多少年,多少人,为了“居” 这个梦想而努力,从最初的福利房、房改房,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房、产权房,人们不懈追求,改善了自己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40 年间,我自己的住房完成了“忧、有、优”的三级跳跃,正是因为这段置换经历,让我一生的居住梦想变成了现实。上世纪 70 年代初,父母兄弟姐妹六人,挤在面积只有 20 余平方米大小的一间租赁房里。六口之家的卧室只有半间,生活起居实在有诸多不便。孩子们逐渐长大,实在无奈,父亲托人买了木料,在房屋中间又搭起了小阁楼,才勉强度过“忧居”的生活。这样的日子一共熬了十多年,一直到 1987 年,28 岁的我始终为自己的婚房

11、犯愁。那时,等单位分房真不容易,为了分配到房子结婚,几乎把厂房管科的门槛都给踏破了。幸好,不久按照论资排辈,我分配到了一套一室一厅带厨卫的婚房,虽然只有 40 余平方米,但终于解决了人生大事。1993 年,根据房改政策,又花了 2 万元把这房子买了下来,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第一套住房,成了有产一族,这是我平生“有居”的再一次跳跃。时隔多年,住了十余年的住房成了老房,女儿也渐渐长大成人,最后拿出所有积蓄,东拼西凑,置换了一套三房二厅二卫的新房,增加了居住面积,改善了生活环境,可以说是我一生“优居”晚年生活的享受。幸福之路是奋斗出来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目睹时代前进的步伐,见证经济发展的巨变

12、,我为祖国而自豪。篇三在五年规划中,*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绿色为基调,以山水为灵气,以城镇为骨架,以“西部休闲之都”为水准,突出引领“健康、向上、轻松”和“三个亲近”的绿色休闲新生活,努力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富民上实现“追赶超越”。核心是以“山水林田湖”为引领全方位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少华湖国家森林湿地公园等生态体系,以“森林*”为目标,建成万亩宽幅林带、万亩花卉苗木、万亩经济林、万亩植物园,积极打造“310 国道十里红杏、渭华快速干道十里樱花、大明路十里绿竹、赤高路十里油菜花”和二华干沟、高塘南塬绿化带六个景观长廊,实现*区从“盆景”到“全景”的华

13、丽转身,围绕建设“森林*”目标,开展城乡抚管护绿、空地植绿、见缝插绿、拆违还绿、改建扩绿,让绿色成为*的靓丽名片,让*大地处处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以此使*六山一水三分田、山川塬滩互交错的总体地形发生根本性变化,达到让城市拥抱森林、森林驻足城市;山前有城,城中有水,水旁有绿,绿边有花;让青山、绿水、蓝天、碧野之古城重新焕发出盎然的生机,变成富裕、宜居、和谐、开放之新城!届时*大地的一湖碧水、十里画廊、百鸟和鸣、千倾森林、万亩水面将变成现实,真正实现河水清清、芳草萋萋、垂柳依依、小鸟飞飞,展现出“晨风朝霞生绿草、夕阳成绮展鸣禽”的生态景和“百里青山范宽图、千倾绿野倪瓒绘”的生态情,

14、让*大地的“六河碧水润*、四季秀色皆画卷”的绿色梦成为现实。在结束短暂的春节回乡之行后,我总觉得对家乡的生态建设了解还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不过,家乡一幢房屋墙壁上的“农缩中国生态乡村梦,会就*山水田园图”一句话倒是让我释然了很多,我也能体会到*区那种波澜壮阔、充满生机的灿烂前景。这时我想用一句话结束我的感悟之旅“东方风来满眼春,*盛言喜空前”。我想,我们*也是藏龙卧虎、人杰地灵之地,只要我们全体人民卷起裤腿大胆闯、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会让*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优,*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篇四10 岁之前,我没有坐过任何车。年幼读书时,在我们农村乡道上,往来的汽车很少,偶尔有汽车经过,

15、村里一群小孩会雀跃地唱起古老的儿歌:“老婆婆,尖尖脚,汽车来了跑不脱”我们追着汽车,直到汽车消失在视野中。我们对车子,这种不吃食物力大无穷的东西充满敬畏。读高中时,因为学校离家远,无论寒暑,都是披星戴月步行来回。每当走到累得腿肚子抽筋时,便常把车子与封神演义里哪吒三太子足下的风火轮和水浒传里神行太保戴宗脚下的神行甲马联系在一起,想象勾画着它的神奇,渴望着有一天也能坐一坐,甚至驾驭它。我感慨,如今老百姓出门上街可以坐公交,旅游可以自驾,或者坐地铁、坐高铁、乘飞机。生活越来越便捷,世界也真的变“小”了,咱们活得更精彩了。1978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由于在单位从事过共青团和经济工作,我

16、养成了看书、看报、看新闻的爱好,也对政策变化有着一定的敏感,或许是老父亲及胞兄、亲戚的牵引,我果断辞职跨行,前往东方丝绸市场创业。当时,我 28 岁,亲朋好友对我的决定也多有反对,但我知道,我的行动没有错。那一年的春天,我买了辆上海飞鸽牌自行车上路了。从农村老家到东方丝绸市场的路弯弯曲曲,坑坑洼洼,不像现在那么笔直,那么宽阔,要从 318 国道再转 227 省道绕往小道,每天来回要骑 40 多公里路。也许是因为年轻,也许因为有着顽强的意志,我每天乐此不疲,骑着自行车的我似乎飞了起来,我相信,不管前方的路怎样,车轮最终将把我带向梦想的彼岸。创业两年后,我的“欲望”变大了,不再满足于骑自行车。通过朋友介绍,我到南京玉河机器厂买了一辆玉河牌轻骑摩托车。从买车到上牌照共花费了 2100 元。回来骑上了新车,我心里别提有多爽、多高兴和多自豪了。我想起了读高中时候想驾驭机动车的心愿,此时心情飞扬,干劲也更足了。有了机动车,上下班从两个多小时缩减到了来回不到一小时。路上时间节省了,工作自然也有起色了。我从轻骑到铃木摩托车再到本田太子摩托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