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外国文学史中编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98012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外国文学史中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外国文学史中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外国文学史中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外国文学史中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外国文学史中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外国文学史中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外国文学史中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七节第七节 普希金普希金 1. 是 19 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即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开创者) 。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或“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 2. 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奥涅金的形象,被 认为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经典性的现实主义杰作。 3. 他的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4. “多余人”是 19 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

2、醒的一种 体现。但是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 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从奥涅金到奥勃洛摩夫, “多余人”形象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 程。 5. 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女主角达吉亚娜的形象? 6.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形象?艺术特色? 7.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思想意义? 19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五节第五节 狄更斯狄更斯 一、狄更斯是 19 世纪英国杰出小说家,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代表了 19 世纪英国文学的最高成 就。在 30 多年中创作了 14 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是英国英国文学史上的“小说之王小说之王”

3、。 二、他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第一时期的创作包括 19 世纪 30 年代至 40 年代初的作品(即 1841 年以前): 在匹克威克先生外传匹克威克先生外传中,狄更斯用幽默风趣幽默风趣的笔法,揭露了英国社会种种不合理、荒诞可笑种种不合理、荒诞可笑 的现象。 (温和的讽刺温和的讽刺) 奥利弗退斯特 (雾都孤儿雾都孤儿)是第一部社会小说第一部社会小说。 作品第一次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外省和伦敦贫民窟的生活外省和伦敦贫民窟的生活,展现了英国下层社会的悲惨图景。 【“再添一点儿”:英语中指不安于现状要求自身权利的造反精神。 】 老古玩店 、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 、 巴纳比拉奇 2、第二时期的

4、创作包括 19 世纪 40 年代中的作品:代表作有马丁马丁朱什尔维特朱什尔维特和董贝父子董贝父子 。 3、第三时期的创作包括 50、60 年代的作品,这是他创作的高峰。 大卫大卫科波菲尔科波菲尔是一部近似自传体近似自传体的小说。 荒凉山庄荒凉山庄 、 小杜丽小杜丽和我们共同的朋友我们共同的朋友 ,这三部作品可以说是狄更斯批判性最强的作品。 狄更斯的创作后期还有三部情节比较集中的小说。 艰难时世艰难时世是狄更斯唯一正面唯一正面反映了劳资矛盾劳资矛盾的作品; 远大前程远大前程的主题是金钱的腐蚀作用金钱的腐蚀作用金钱使一个天真的青年变成势利者,贫困使他恢复了 失去的纯朴天性。 双城记双城记是狄更斯的

5、一部很有影响的历史小说,以 1789-1794 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巴黎巴黎和伦伦 敦敦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反映作者对革命的理解和和人道主义思想对革命的理解和和人道主义思想。不再是作者一向幽默的风格, 而有着阴郁的感伤情绪和紧张的故事情节。阴郁的感伤情绪和紧张的故事情节。 () 双城记思想内容: 作者以激情的笔触写法国大革命前积压在民众中间愤怒的情绪。 这部作品整个节奏是紧张的,但也有宁静和充满爱与温馨的场面,充分体现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双城记艺术成就:塑造了典型形象塑造了典型形象:得伐石太太【坚定的复仇决心,顽强的毅力,革命到来时毫不手软,她的丈 夫称赞她“伟大的女人,倔强的女人,堂皇的

6、女人,了不起的女人” 】 、梅尼特医生、卡尔登、代 尔那等一组形象。运用对比、对照手法运用对比、对照手法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伦敦与巴黎对比不同的政治气氛,有意将英国的宁静与法国的动乱做了对比。 场景对比场景对比:英国社会:反抗义士法国:革命骚乱人物命运:人物命运:梅尼特医生革命后受审判对比 形象对照:形象对照:侯爵与代尔那、梅尼特与得伐石太太运用象征手法运用象征手法:小说中的红色象征流血,金色象征“仁爱”和“幸福” (路西的头发是金色的)情节复杂,结构严谨情节复杂,结构严谨(三条线索,法庭上的信、解谜)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双城记中狄更斯以自己的人道主义准则来评价法国大

7、革命前的封建贵族政权和大革命胜利后的资 产阶级革命政权。 同情法国人民的悲惨生活同情法国人民的悲惨生活。如正直的知识分子梅尼特医生给朝廷的揭发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以 至被投入监狱 18 年之久。他的行为不为生活所容,最后家破人亡。 同情法国大革命,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的场面展示了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必然性。同情法国大革命,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的场面展示了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必然性。小说生动的描绘 了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工攻打巴士底狱的情景和惩罚压迫者的历史画面。表现了人民的愤怒、 仇恨、革命情绪,描绘了封建贵族和广大人民的尖锐矛盾,封建压迫剥削所造成的贫穷和饥饿是 革命的根源。 谴责了暴力领袖得伐石太太。

8、谴责了暴力领袖得伐石太太。她凶狠、可怕、冷酷无情、杀人的疯狂及无止境的复仇,不惜秧及 无辜。得伐石太太最后和保姆扭打致死,以此来表明人道对暴力的胜利。对得伐石太太的革命政 权是否人道的问题,作者对次表示了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梅尼特医生和代尔那都是人道主义的 化身,和他们相比得伐石太太是不人道的,因次苦大仇深的得伐石太太被描绘成杀人不眨眼的恶 魔。作者企图用阶级调和解决阶级矛盾和复杂的社会现象。他希望统治阶级能理智地进行一次改 革,富人与穷人之间用爱代替恨。作者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人民的革命 是正义的,但又认为过火。得伐石太太的结局,说明了作者的观点。 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典型

9、。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典型。代尔那自动放弃贵族特权,为营救管家而被捕入狱。卡尔登被作者描 写为一个从来不关心任何人的人、一个酒鬼,后来被感化这样的人、最后心甘情愿地代替别人上 断头台。 作者人道主义的局限性:作者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如作者把贵族的残暴和革命者的错误作对比,以此突出他的人道主义精 神,这种认识也使他不能准确认识法国大革命及其过程中的是非功过。三、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1)狄更斯所倡导的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是自由、平等、博爱,希望实现儿童那样的天真善良,自然纯 朴的人性和人际关系,是邪恶的世界变得更美好。因此,他肯定革命的必要性,但他也反对暴力革命, 希望采取社会改良方式实现

10、美好的理想。在双城记中,其人道主义思想得到了突出体现。 (2)狄更斯对贵族阶级表现出极大地憎恶与蔑视,深切地关注和同情贫苦百姓的非人命运,对他们的 反抗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理解。他的人道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塑造的思想人物身上。梅尼特医生 为了女儿的幸福,驱散了仇恨,接纳仇人的后代为自己的女婿。代而那背叛了贵族阶级,为了营救老 管家,回到巴黎,接受革命者的审判。卡尔登为了露西一家人的幸福,代替代而那走上断头台,体现 了他无私的、伟大的博爱精神。 (3)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具有双重性,在反对暴力的同时,也反对革命的暴力,主张以仁爱消除社 会矛盾。在小说中,狄更斯一方面揭露了法国贵族的无耻、残暴,描

11、写了厄弗里蒙地侯爵肆意蹂躏贫 苦人民的暴行,从而肯定革命的正义性和必然性;另一方面又怀着恐惧和憎恶描写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将其渲染为一场丧失理性和灭绝人性的可怕浩劫。而最具代表性是革命者得伐石太太,她在复仇的火 焰中失去理智,变得凶残而毫无人性,最后被自己走火的手枪打死。 总之,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狄更斯描写了法国大革命。指出了革命的必然性和正义性,意在警醒踌 躇满志的英国当权者,显示了其清醒的洞察力和为其人道主义思想的进步历史作用;但同时也因为他 主张通过仁爱利他的高尚精神来调解阶级矛盾,反对革命暴力,致使作品中描写的革命运动和革命者 呈现出前后不一致的矛盾,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显示其人道主

12、义思想的局限性。 第六节第六节 勃朗特姐妹勃朗特姐妹 1、夏洛蒂、艾米莉和安妮在英国文学史上并称“勃朗特三姐妹” 。 2、夏洛蒂的代表作简爱 ,采用的是自叙和回忆的形式。 思想: 简爱 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自尊、自爱、追求独立、自由的新女性。这个故事向世人证明:财富、姿色、门第只是外在的东西,女性可以依靠智慧、修养、尊严、美德赢得爱情和幸福。人物形象分析。 (1)简爱这一人物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她勤奋好学、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具有顽强的意志, 热烈地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对爱情无比的忠贞和执着,是 19 世纪中叶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位新女 性。 (2)强烈的反抗性和叛逆性是简爱这一人物的主要特征

13、。她的一生充满了顽强的反抗,不管对手多 么强大,她从不屈服,她的反抗让所有对手震慑,反抗已经成为她的一种生存信念。 (3)但是读者也应看到简爱并不完全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新女性,在她的身上也有着许多时代的烙 印和传统的因素。 例如:简爱的自尊恰恰来自于她内心深处强烈的自卑。她始终对以相貌、财富、 权势取人的社会价值观耿耿于怀,难以平淡对之。另外作为世俗社会叛逆者的简爱在是否和罗切斯 特结婚的问题上表现出无法突破世俗观念的束缚。当然,简爱需要一个梳理自己的情感、认识自我的 过程,我们不可以过分地苛责一百多年前的女性。 艺术成就: (1)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建构了女性个人叙述声音的权威。 (2)结构

14、松散,情节上颠覆了传统的“灰姑娘模式” 。 (3)作品中有意识地使用了象征手法。 3、艾米莉的代表作呼啸山庄 。 第七节第七节 哈代哈代 一、生平和创作 托玛斯哈代(1840-1928)是 19 世纪末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揭示了在“维多利亚盛 世”帷幕掩盖下英国社会的深刻危机。 他主要是一位小说家,但他本人希望自己是一位诗人。他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罗曼史和幻罗曼史和幻 想想” 、 “爱情阴谋故事爱情阴谋故事” 、及“性格和环境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 ,他的全部重要小说归在最后一类。 哈代一生中写了不少中短篇小说,有威赛克斯故事集威赛克斯故事集 。哈代的优秀中篇小说干枯的手干枯的手和

15、两个野心家的戏剧两个野心家的戏剧可以与他晚期的长篇小说相媲美。 二、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 1、主要思想内容: 通过苔丝通过苔丝一个美丽、纯洁、勤劳善良的农村姑娘的悲惨遭遇揭露批判了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一个美丽、纯洁、勤劳善良的农村姑娘的悲惨遭遇揭露批判了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 虚伪性和顽固性,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残酷。虚伪性和顽固性,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残酷。 苔丝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制和暴力的牺牲品,是一个苔丝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制和暴力的牺牲品,是一个“纯洁的女人纯洁的女人” 。 2、简析苔丝的形象: 苔丝是一个被损害、被侮辱但始终不向命运低头屈服的纯洁少女被损害、被侮辱但始终不向命运低头屈服的纯洁少女形象。她身上集中了劳动人民的 优秀品质:勤劳、善良、感情真挚、心地纯洁、性格刚强。 苔丝相信人的一生是由命运安排的,因而总是用宽容和自我牺牲来对待种种不幸用宽容和自我牺牲来对待种种不幸。被骗失身,本 是一个受害者,但她认为自己在丈夫面前是有罪的。 、悲剧根源: 内在根源:苔丝的毁灭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环境所产生的悲剧时代的悲剧,环境所产生的悲剧。 外在根源:作者认为人们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无力摆脱命运的恶意作弄们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无力摆脱命运的恶意作弄。苔丝为了保持自身的清白 和追求高尚的爱情而不断挣扎,始终不能逃脱生活所带来的不幸。 (宿命论宿命论) 三、威赛克斯小说哈代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