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案例:对小说《变色龙》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597608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案例:对小说《变色龙》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案例:对小说《变色龙》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案例:对小说《变色龙》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案例:对小说《变色龙》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案例:对小说《变色龙》的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朗读中品味 在细节中深化对小说变色龙的教学反思一、 案例背景 在小说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无疑是教学的关键。 变色龙是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小说以巧妙的 构思,个性化的语言,讽刺诙谐的笔法,形象地塑造了一个狡猾、擅变、媚上欺下的警 官奥楚蔑洛夫这一“变色龙”的形象。这一形象深切人心以至于成为了某类人的代名词。 虽然我已多次教过这篇课文,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耳熟能详,但当我再次教学这一课时, 我还是不敢怠慢,怎样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让学生深切 感受“变色龙”这一人物形象,通过怎样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小说主题。为此我绞尽脑汁。

2、二、 案例描述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变色龙”这种动物吗? 生:变色龙就是蜥蜴。 师:是的,它是蜥蜴的一种,那它为什么被称做“变色龙”呢? 生:因为它们肤色能随外界环境的颜色变化而变化。 师:“变色龙”不仅动物界有,我们人类也有一种人被称做“变色龙”呢,不信, 我们一起来学习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吧。 (二)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请大家把课文读一遍,看看这篇小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变色龙”到底指谁? (学生读完后)师问:请问同学们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生:本文讲的是警察奥楚蔑洛夫处理小狗咬人事件的经过。 师:你们说的很好。那么警官奥楚蔑洛夫是根据什么

3、来处理这件事件的。 生:狗的主人。 师:处理的结果有否反复? 生:变了很多次。 师:为什么? 生:狗的主人在变化。 师:最终的结果怎样? 生:小狗一点事都没有,被咬的赫留金反而被臭骂了一顿。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有怎样的想法? 生:我觉得这个警官很好笑,居然还有这样断案的。 生 2:这个警官真是可恶,欺上压下,没有正义感。2剩 3:我认为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没有公理。 师:大家说得好极了,现在大家一定知道题目中的“变色龙”指的是谁了吧? 生:奥楚蔑洛夫。 师:说对了。 (三) 、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师:下面呢,我来考验一下大家的表演才能,我请几位同学分觉得来朗读课文,看 看谁最具有

4、表演的天赋。 (大家七嘴八舌,觉得很快排定) 师:先请大家给这几位同学出谋划策,他们各自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生 1:警官奥楚蔑洛夫起先装腔作势,后来又见风使舵,我觉得应该读出他的狡猾和 老练。 生 2:读赫留金的语调应该是挺可怜的那种。 师:大家的建议很不错,现在大家一起读旁白,刚才几位同学进入觉得,我们一起 来演绎这个有趣的故事。 开始分觉色朗读 表演后,请同学给这几位同学评价一下 生 1:我觉得演奥楚蔑洛夫的同学没有读出他的老奸巨滑。 师:你能示范一下吗? 生有一些害羞,但读起来果然很有味道,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四)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 a)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小狗咬人事

5、件时的态度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请找 出来,丛冢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 生:五次。从中可以看出他狡猾善变,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性格特征。 b)本文中有好几处写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 说为什么要写这些细节。 生:这些细节形象地突出了警官奥楚蔑洛夫的狡猾善变的性格。 c)类似能表演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和主题的细节。 学生找到多处,如:小说开头“没收来的醋栗”以及环境描写和结尾,警官对 赫留金的恐吓等。 (五) 拓展与延伸 通过细节来刻画人物,突出主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你能在以前学过的课文中, 找出这种例子吗? 生 1:在孔已己中:“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

6、 生:背影中,朱自青对父亲买橘子,爬月台这一细节的描写。 生:孔已己中,孔已己派出九文大钱和摸出九文大钱的细节描写。 (六) 课外仿写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或细节来刻画你熟悉的一个人物,300 字左右。3三、案例反思 在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给了自己 很大的感悟和启发。 启示 1:语文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 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反之,就算教师讲解得再生动、 再有趣,也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就这一点来说,本课教学无疑是较成功的。 首先,课前激趣这一环节中,通过“

7、变色龙”这一话题,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欲 望,且语言简明扼要、简洁、明快,毫不拖泥带水,为下一环节,奠定了扎实的基 础。 其次, “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 对小说人物的理解,学生兴趣高涨,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 其三, “合作探究”这一环节的安排是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具体 表现,教师所选的一些议题也独具匠心,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一针见血,能对课 文的主旨和人物形象、写作方法起揭示作用。 启示 2:以文为本,注重朗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归根到底是语言、文字的教学,任何一堂脱离文本的语文课都是失败的, 记得曾经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这位老师的

8、课件做得很精彩,图文并茂,讲解地也 很生动,但整节课连书都没有打开过,试想这样的语文课怎能不走味呢?所以对课 文的朗读、品味,对文字的赏析应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之一。本节课教师始终紧扣 文本,通过各种朗读形式,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朗读中品味,在朗读中受到启 发和陶冶。 启示 3:抓住细节,授之以渔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往往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揭示小说主题,因此在“合作、 探究”这一环节中 2、3 两题的设计最能体现教师的匠心,而“拓展与延伸”这一环 节更是学以致用的具体表现。俗话说:“受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不仅要教 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应该说这也是本次课堂教学中的一 大亮点。 启示 4:循序渐进,学以致用。 在新课标大纲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 践能力。 ”是的, “学以致用” ,本次教学环节中“课外仿写”这一环节,就是在学生 掌握了“细节描写”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训练,体现了教师在教学环节设置 时的良苦用心。 本次案例算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比较成功的一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 教学理念,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探究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时,可以联系社 会生活实际,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等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我会取长补短,努力钻研使课堂教学更趋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