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597259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据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证据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证据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证据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证据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据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据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证据法复习资料 1、名词解释 1、传闻证据规则陈述主体将非亲身感知所得的事实运用以证明争议问题的陈述,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2、证明力是证据对于案件事实有无证明作用及证明作用如何。 3、举证时限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 据,逾期不举证则承担证据失权的法律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制度。 4、举证责任倒置指对一方当事人提出的权利主张由否认主张成立或否定其部分事实构成要件的对方当事 人承担举证责任的一种证明责任的分配方式。 5、沉默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可以对有关官员的提问保持沉默或拒绝回答。不因此而受到强 迫,也不因此而受到不利的推论;有关官员则有义务

2、在提问之前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有 享有此项权利。 6、法定证据制度指法律根据各种证据的不同形式,对其证明力大小,以及如何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预先 明文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必须据此作出判决,而不得自由评断和取舍。 7、意见规则证人只能就其凭知觉直接感知的事实提供证言。一般而言不发表依其直接观察得出的推 断或意见。 8、反证指一方当事人为了推翻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而提出的相反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9、本证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出,用以证明他所主张的事实存在的依据、 10、证据能力指某一材料能够用二严格的证明的能力或者资格,亦即能够被允许作为证据加以调查并 得以采纳的能力或资格。 11、自白规则只有基

3、于被追诉的人自由意志而作出的自白才具有证据能力。缺乏任意性或具有非任意 怀疑的口供,不具可采性。 12、毒树之果通过违法证据取得的相关线索获得的证据。 13、司法自认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所作的承认对方所主张的事项为真实的意思表示,具 有免除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和约束法院、当事人的效力。 14、自认指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或者对他方的诉讼请求加以 认诺的意思表示。 15、鉴定结论指由鉴定人接受委托或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诉讼中所小腹 的某些专门问题进行检测,分析,判断后所出具的结论性书面意见。 16、证明对象指证明主体运用一定的证明方法所

4、欲证明的系争要件事实。 17、传来证据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也指经过转述、转抄或复制的第二手或第二手以上的 证据。 18、直接证据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19、间接证据不能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需与其它证据相结合才能予以证明的证据。 20、证据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21、证明标准指法律规定的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要求。 22、优势证明标准足以表明案件中负有法定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就其主张的事实上的真实性大于不真实性、 23、证明责任证明主体为了使自己的诉讼主张得到法院裁判的确认所承担的提供和运用证据支持自己 的主张以避免对于

5、己方不利的诉讼后果的责任。 24、拟制自认指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所主张的事实,既未明确表示承认也未作否认的表示,而法律规 定应视为自认的情况。二、简答 1、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有关证据规定主要包含哪些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 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 最高院关于非 法证据排除的若干规定 、 最高院关于死刑案件证据规定 2、什么是自由心证制度,其历史作用和阶级局限在哪? (1)概念:指一切证据的证明力大小以及证据的取舍和运用,法律不预先作出规定,均由 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自由判断,并根据其形成的内心确信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 制度。 (2)作用: 对

6、诉讼而言,推动诉讼制度民主化,引起诉讼结构变革,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法定 证据制度中的刑讯逼供和封建特权,宣扬人道主义,人权主义。 对于诉讼参加人而言,使被告获得辩护权,确定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平等。 对于法官陪审团来讲,使其从法定证据制度中解放,为法官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提供 可能(3)局限: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主观因素影响大,不利于案件的客观公正审理判断。 3、刑诉证明对象是什么?(1)实体要件事实:关于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此罪还是彼罪,罪重还是罪轻。 采用何种刑罚等问题的事实(犯罪构成、量刑情节、排除行为违法性、可罚性或行为人刑 事责任事实)(2)程序法事实:申诉事实,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7、所依据的事实;申请不予执行公证 债权文书、申请回避、采取某种刑事强制措施、申请恢复诉讼期间的事实等。 4、证人免证制度指享有特权者可拒绝提供证言或阻止其他人对同一事项提供证明。主要有以下几类:(1)基于亲情血缘关系:不对配偶作不利证言特权,维护夫妻关系信任的特权。(2)基于特殊职业:律师与委托人,医生与病人,心理医生与病人,牧师与信徒(3)事关公务秘密:提供情报者身份保密 5、诉讼上的自认效力(1)具有不用举证的效力,即对他人主张不利于自己的事实而为自认时,对方因此而免 除对该主张的事实所负的举证责任。(2)对双方当事人有拘束力:作出自认当事人应受其自认拘束,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外, 不得任意予以

8、撤销,对方当事人也应受自认的拘束。(3)对法院具有拘束力,经当事人自认的事实,法院应认定其为真实,并将其作为裁判 基础,无须另行取证,同时对上级法院构成拘束。 6、传闻证据陈述特点(1)概念:传闻证据指不是由陈述都在审判或听证中作证时的陈述,在证据上将他提供 出来证明主张事项的真实。(2)特点:涉及两个陈述主体:一个亲身感知了解案件事实的人,一个是在庭审期日内以证人 身份出庭作证的陈述者。涉及两个陈述环节:一个是陈述主体在审判或讯问程序以外对另一陈述人所作的陈 述,一个是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的另一人,在审判或讯问程序中向法庭的程述。 7、我国证据是否有证据能力从哪些方面判断?(1)客观性:证据必

9、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2)关联性:证据与待证事实间有关联。(3)合法性:证据收集方法、手段合法(法定主体收集,符合法定收集程序,具备法定 形式,不违反有关证据规定) 。 8、行政诉讼证明对象?(1)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关的事实行政机关具有法定职权的事实原告是否实施了被处理行为或者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事实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是目的是否正当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与案件的事实、情节、性质是否相适应(2)有关抽象行为合法性事实(3)有行政赔偿构成要件有关事实侵权行为是否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侵权行为是否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实施侵权行为是否违法侵权行为是否造成损害及大小侵权行为与结果

10、间因果关系(4)被诉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的事实事实不清,违反法定程序(5)规范性文件 9、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1)概念:法律根据各种证据的不同形式,对其证明力大小及如何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 预先明文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必须据此作出判决而不得自由评断和取舍。(2)内容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律对于证据证明力和判断证据规则 的规定主要根据证据的形式而非具体内容刑讯逼供是取得被告人自白证据之王所普遍采用的合法形式封建等级特权盛行法律对证据证明力和判断证据规则的规定是审查判断证据绝对性的依据 10、诉讼撤回情形(1)概念:是当事人将已成立之诉撤回,不再要求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

11、的诉讼行为(2)申请撤诉:当事人主动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诉讼的申请,不再要求人民法院对案件 继续审理撤回起诉(发生于一审程序中,导致一审结束,当事人就同一诉讼请求还可以提起 诉讼)撤回上诉(发生于二审程序中,导致二审结束,当事接受一审裁判结果,不得再上 诉)(3)按撤诉处理情形:原先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如属 原告方的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 庭的,对该第三人按撤诉处理原先应当预交而未预交案件受理费,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预交,通知后仍不预交或 申请减、

12、缓、免未获法院批准而仍不预交的,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11、诉讼自认要件(1)自认的主体只能是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法定代理人)(2)自认的内容是承认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不利于自己的事实为真实或者对对方当事人 提出的诉讼请求加以认诺(3)自认必须为明确的意思表示(4)在诉讼过程中在法官或法庭面前作出 12、证人资格条件(1)了解案件情况(2)证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法人和其他组织(3)能正确表达意志(4)与诉讼案件的审理结果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5)只有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不以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13、英美最佳证据规则具备要件(1)含义:以文字材料的内容证明案情时

13、,必须提交该文字材料的原件(2)条件:该证据属于文字材料,还包括通过磁脉冲,机械或电子录音或其他形式数据汇编记 载内容的该文字材料是以其所载内容为证明手段的在举证时,应出示原件 14、我国口供运用规则我国对中供的原则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1)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2)既要重视供述,也要重视辩解(3)采取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应当排除(4)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5)应当正确理解“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 15、如何审查判断证人证言?(1)证人证言与其他证据是否一致(2)证人证言来源(原始与传来,直接与间接)(3)收集程序是否合法(4)证人与案件

14、,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若有,不能单独定案(5)证人是否陈述案件事实而非对事实的判断(6)对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证言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况是否符合,不 符的,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16、刑诉证明标准的具体要求刑诉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定充分具体要求是: (1)据以定案的证据有关联性 (2)据以定安案的证据有可采性 (3)属于犯罪构成要的事实均有相关的证据加以证明(充分性) (4)所有证据在总体上中以对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得出确定无疑的结论,排除了其他一切 可能(唯一性,排他性) 17、证明责任内涵(1)含义:证明主体为了使自己的主张得到法院裁判的确认所承担的,提供运用证据支 持

15、自己的主张以避免对于己方不利后果的责任(2)内涵:主张责任,提供自己明确主张的责任提供证据责任,向法庭提出证据说明责任,指负有证明责任的诉讼方承担的,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说明,论证 使法官形成对案件事实的确信心证的责任不利后果负担责任:如果不能提供出能说服法官确认自己的诉讼主张足够的证据, 则承担证明责任的一方将面临可能或必然败诉或其他不利后果的责任 18、英美法系中家主要的证据规则(1)关联性规则,证据与待证事实有关联性(2)传闻法则,用以证明其所说内容真实的法庭之外的陈述(3)自白规则,只有基于被追诉人自由意志而作出的自白才具有证据能力,缺乏任意性 或具有非任意性怀疑的口供,不具可采性(

16、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通过非法手段,方法,措施取得的,没有合法形式的证据都不 能作为定案依据(5)意见规则,证人只能就其凭知觉直接感知的事实提供证言,一般而言,不得发表依 其直接观察得出的推断或意见(6)最佳证据规则,以文字材料的内容证明案件时,必须提交文字材料的原件(7)书证优先规则,妈书证优于人证,只要作成了书证,就排斥了对同一案件事实以证 人加以证明 的任何可能性(8)补强证据规则,指为了防止误认事实或民生其他危险性而在运用某些证明力显然薄 弱的证据认定案件时,必须有其他证据补强其证明力 19、简述最高院证据规定中有完全证明力证据规则内容(1)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2)物证原件或与物证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照片、录像资料等(3)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 复制件(4)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制作的对物证或者现场的勘验微笔录 20、法律要件分类说主要内容(1)该说是依据实体法规定的法律要件事实的不同类别分担证明责任,他不是以事实本 身的性质作为分担证明责任的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