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教育小孩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96893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如何教育小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们如何教育小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们如何教育小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们如何教育小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们如何教育小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如何教育小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如何教育小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如何教育小孩我们如何教育小孩我们如何教育小孩.txt23 让我们挥起沉重的铁锤吧!每一下都砸在最稚嫩的部位,当青春逝去,那些部位将生出厚晒太阳的茧,最终成为坚实的石,支撑起我们不再年轻但一定美丽的生命。 我们如何教育小孩?(一)我给女儿讲这样的笑话:英、法、德、美四国的军舰联合演习,结束后四国的海军军官聚在一起聊天。英国军官吹嘘:“我的士兵很勇敢。 ”为了证实自己的话,他命令身边的一位士兵:“爬上桅杆五米,然后纵身跳向大海。 ”士兵敬了一个礼:“是的,长官。 ”执行命令去了。法国军官不服气,他命令士兵:“爬上桅杆十米,然后纵身跳向大海。 ”法国士兵照做。德国军官不甘示弱,命令士兵爬上桅杆十

2、五米,然后跳向大海。德国士兵也照做了。轮到美国军官了,他说:“我要让你们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勇敢。 ”他命令:“汤姆,爬上桅杆二十米,然后跳向大海。 ”美国士兵一听,眼睛都瞪大了:“你疯了吗?长官!”美国军官转向他的同伙:“看见了吗?这才是真正的勇敢!”我讲这个故事给孩子听,并不是要她直来直去,不是要她去顶撞别人,不服管教,而是要她多动脑子,不畏权威,敢于质疑权威,推翻权威。有些人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强迫孩子读这个班,读那个班,搞到他们不堪负重,苦不堪言。我不以为然。孩子在成长过程,关键是培养性格,而不是学些“微末之艺” 。我拿刀作比喻:如果是一张好刀,有钢的刀,不快,打磨得法,可以快

3、得吹毫即断。如果是熟铁所造,没有一点钢性,任你如何打磨,都是废铁片一张。孩子身上的“钢”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进取性,主动性,不服输,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承担责任,有荣誉感,经得起挫折。要让孩子身上有“钢”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大人来看待,可以说服教育,可以谈判,可以交易,但就是不能打骂。打骂很简单,当你用打骂迫使他听话的时候,你就把一个心灵的巨人打成矮子了,把一个人才打成奴才了。我带小孩去买她的东西,我一般会征求她的意见。就算我有意见,也只是建议,最后决定的还是她。但是,决定了,就要负责任。买回去就算不喜欢,也不能反悔。自己做主就应该负责任,这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小孩应有的责任感(

4、呵呵,比我国的一些官员还强,我国的一些官员,一拍脑袋作决策,留下一堆烂摊子后,拍拍屁股走人,让后人来给他们擦屁股)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确实不行了,我可以帮忙,但只能帮到一半,解决她做不了的部分。剩下的,还是她自己来。这也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鼓励她去试做一些难度大一点的事情。只要不会有大的危险,不是特别贵重的东西,没什么不可以试试的。像操作电脑、做家务、买东西等,都可以让她自己去。大人如果不放心,可以在后面远远地跟着。要告诉她,大人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而且错的时候居多。很多时候,她指出了我的错误,我很乐于改正。而且我这个“马大虾” ,真的有很多“鸡脚”让她执。当年毛泽东跟他的工作人员就不同的看

5、法,毛泽东逗工作人员的小孩:“跳下来,不痛,伯伯不会骗你的,没事。 ”结果小孩跳下来,痛得他直哭。工作人员不乐意:“大人怎么能骗小孩呢?这会在他天真的心灵上留下阴影的!”毛泽东有不同看法:“我们就是要让孩子正确地认识社会。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大人都善良,都是好人。认识到有很多大人也是坏蛋。 ”要让她认识到大人不是权威,很多大人的想法也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既然大人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小孩就可以谈判,可以讨价还价,可以交易。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早当家,独立性就强,性格就比较健全,能力就比较强,成才的也就比较多。我们如何教育小孩?(二)有一个笑话:儿子:“爸爸,你相信吗?我因为正确回答被留堂

6、了。 ”父亲:“怎么回事?”儿子:“老师提问:3 乘以 2 等于多少?我回答:是 6。 ”父亲:“没错呀!”儿子:“老师又问:2 乘以 3 等于多少? ”父亲:“这他妈的不是一样吗?”儿子:“爸爸,我正是这样回答老师的。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信夫!有人说,很多目不识丁的父母也养育出高学历高知识的人才,那又作何解释?呵呵,首先,这样的例子毕竟是少数。从统计学意义上说,这种只占总数极小比例的证据,很难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其次,一些父母虽然文化水平低,但是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直面现实生活的勇敢,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孩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教育有三个方面:一

7、是父母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信念和观点,对孩子有熏陶和教化作用。我们都听说过“孟母三择邻”的故事。这说明孟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极度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孟母三择邻”这种行为凸现了她重视教育的观点和希望孩子好学上进、早日成材的信念。她的这种坚强的信念对孟子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促使他日后发奋苦读、博览群书,成为一代儒学宗师。二是父母的行为直接为孩子所模仿。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天生会打洞。 ”这话有点惟成份论和惟血统论的错误,但是,从父母行为对孩子影响的角度来说,却是有道理的。孩子耳濡目染了父母的行为,很容易直接模仿。如果父母恰巧是从事某一行业的,将来孩子要

8、入行,就比较容易些。如果父母本身有么不良嗜好,对孩子也会有不良影响。以前,我请了一位素质比较高的保姆,向她请教如何把小孩教育得凶一点,不要受人欺侮。她说:“很简单,你现在起粗暴地对待她,每天有事没事,老是打她骂她,保证她很快就能跟小朋友们大打出手了。 ”说得我一身冷汗。三是父母的行为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成长的环境和氛围。我们都见过这样的情境:父亲在写文章,母亲在读书,孩子专心地做功课;父亲忙着外出运货,母亲忙碌地准备明天的小商品,孩子在旁边主动帮忙,早早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很难想象,父母沉浸在“四方城”中时,孩子能用功读书;很难想像,父母对着电视指手划足、津津乐道时,孩子能够静下心来温习功课

9、;很难想像,父母热衷于鸡毛蒜皮、街头八卦,在生活中铢锱必较、庸庸碌碌、人格猥琐、游手好闲,孩子能够做到胸怀大志、宁静致远。父母自身的行为,无形中为孩子营造了一种氛围和环境。至于这种氛围和环境能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完全由父母行为的性质决定。我们无意说,父母行为决定孩子是否成材。因为,一个人成材与否,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但是,父母的行为,在孩子成长初期,在孩子性格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我发现,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有两种:“自律”和“他律” 。先说“他律” 。顾名思义,他律就是对他人严格要求。通过“萝卜”和“大棒” ,要求孩子严格执行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古代法家就是坚持这种学说,秦始皇

10、就是“他律”统治的典型。现在很多家长都是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其次说“自律” 。顾名思义,自律就是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带动、去影响别人,让自己的行为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古代儒家是坚持这种学说,传说中的尧和舜就是典型的例子。两种教育方式都能收到效果,甚至“他律”的短期效果还要快些。但是,从长远来看,两种方法高下自见。 “他律”教育出来的小孩自主性比较差,心灵不健全,性格就像是极权国家统治的臣民的性格。 “自律”教育出来的小孩性格心理都比较健康,自主性和主动性都强,比较有责任感,有进取心,性格像民主法治国家的公民性格。“自律”和“他律”在教育效果上也有差异。实行“他律”的家

11、长往往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目标加在孩子身上,没有考虑孩子自身的意愿和素质。实行“自律”的家长,其做法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做到了,才向孩子要求,自己做不到,就不为难孩子了。这样,对孩子的要求比较切合实际,不会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 “自律“的家长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在沟通中平等相待,善于引导孩子,往往事半功倍。据报道, “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好。专家分析, “听话”孩子有两个缺点:一是叛逆期推迟,二是有抑郁症。其实,不用专家分析,按常理我们也能知道,孩子太“听话”不是好事。孩子“听话”可能有两种情况性:一是没主见,这样的孩子很难有出息;二是有主见,但因为大人教育方法粗暴,他(她

12、)压抑着自己的内心,逆来顺受,心理痛苦可想而知。对于一个正常的孩子,性格叛逆,是或早或迟的事情。以前我女儿 3 岁的时候,有朋友说:“3 岁的小孩最好玩,5 岁的小孩就不好玩了,开始叛逆了。 ”现在我女儿 5 岁了,我并没有因此而头疼。因为我在她很小时候就让她独立,尊重她的个性和意愿,她从小到大都是自己拿主意。当然,也让她自己担负应负的责任。我一直认为,孩子叛逆是很正常的事,相反,如果孩子不叛逆,反而要引起重视了。试想一下,我们的朋友、同事“不听话”,我们觉得很正常。为什么孩子“不听话” 、 “经常顶心顶肺”了,就觉得不正常,就觉得“叛逆”了呢?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心态没摆正。在潜意识里觉得孩子是我们的附属物,应该听我们的意见。如果我们把孩子看成是同朋友同事一样平等的对象,对他们的“不听话” 、 “叛逆”就会好理解得多。将心比心,如果谁要我们什么事都言听计从,惟马首是瞻,呵呵,我们也会不胜其烦的呀!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