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现代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68014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46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现代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xx现代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xx现代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xx现代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xx现代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现代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现代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构代码49100447-849100447-8 项目编号JX201004JX201004XXX 现代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申请批复)所属省份: XXX 省 主管部门: XXX 省建材集团公司 举 办 者: XXX 省建材集团公司 编制人员: 周学军、黄海哨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 0791-8270881 手机号码 13870899919 电子邮箱 XXX 现代高级技工学校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办公室 2011 年 7 月 18 日目 录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序言序言.1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建建设设背景与基背景与基础础.2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建建设设思路与目思

2、路与目标标.9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重点建重点建设设内容内容.15 重点支持重点支持专业专业建建设计设计划划.15专业一:汽车维修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15专业二:机械设备维修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37专业三:酒店服务与旅游(饭店服务方向)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64专业四:电子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89 特色及其他特色及其他项项目建目建设计设计划划.108特色项目:建立和完善学校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计划.108其他项目:校园信息化建设计划.119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主要保障措施主要保障措施.125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经费预经费预算算.127第七部分第七部分 实实施步施步

3、骤骤.136附件一:XXX 现代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137附件二:XXX 现代高级技工学校示范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142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序言序言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发201012 号,以下简称纲要)、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 号,以下简称意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 号)、 教育部办公厅 人

4、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申报 2010 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034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 XXX 现代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发展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本建设实施方案。本方案分为序言、建设背景与基础、建设思路与目标、重点建设内容、主要保障措施、经费预算、实施步骤七大部分。整个建设方案以汽车维修、机械设备维修、酒店服务与旅游、电子技术应用四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为主线,围绕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重点建设任务,强化学校 ISO9001:2008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特色项目建

5、设,并完善校园信息化建设,制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建设思路与目标。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中的经费预算为 1262 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入 1020 万元,XXX 省财政配套投入 100 万元,合作企业投入 110 万元,学校自筹投入 32 万元。按照方案的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分项目分年度确定项目的经费安排、建设进度,并从机构设立、保障机制、过程管理、经费保障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实现互利共赢,合作发展。2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建设背景与基础建设背

6、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与分析(一)XXX 区域经济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XXX 在中部省份中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是通往东南沿海之要冲,为长江、珠江与闽南三角地区之腹地,境内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丰富,是世界制造工厂-“珠三角”、 “长三角”、 “海峡西岸经济圈”地区产业调整、转移的承接基地,见图 2-1 所示。 “十一五”以来,XXX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大部分经济指标已提前完成或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XXX 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崛起新跨越,为“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省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2010 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 8900 亿元,全省财政总

7、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超额完成规划目标。近年来,XXX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制造工业主导地位明显增强,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2009 年,全省工业完成增加值3196.6 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 60.8% ,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41.8%。在加快XXX 工业化进程、实现 XXX 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全省 99 个工业园区(包括 3 个国家开发区、96 个省级开发和工业园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工业园区现已撑起了 XXX 工业“半壁江山”,成为了 XXX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加速工业化过程中集约用地重要途径、增加就

8、业岗位的重要阵地,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汽车、机械、电子等规模以上制造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 233.8%,比 2005 年提高 87.2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酒店、旅游等服务业发展也不断提速,与制造工业生产形成了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2009 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 9303.3 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655.5 亿元,分别是 2005 年的 1.8 倍和 2.1 倍,年均分别增长 16.5%和20.4%;接待入境旅游者 96.4 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 2.9 亿美元,分别是 2005 年的 2.6 倍和 2.8 倍,年均分别增长 26.

9、8%和 29.2%。2009 年 12 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XXX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总体发展战略,科图 2-1 江西省及周边区域发展示意图3学地勾勒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思路: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全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全国重要的生态产业中心、江南著名的优质农产品集散中心、国内外著名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目前,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辖工业园区 39 个,占全省园区总数的 39.3%。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区内工业园区以引进重大项目为

10、主抓手,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低碳产业,注重签约资金的实际进资,核心竞争力、吸引力显著增强,成为吸引重大项目投资的“热土”。作为我省开展招商引资的一张新王牌,其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一是招商引资增长势头强劲。区内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占全省园区总量的58.9%,增速为 30.7%。全省工业园区 108 个招商到位资金 1 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中就有 66 个落户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其中招商到位资金 5 亿元以上的 6 个项目中就有 5 个落户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实际开发面积均增长 35%以上,增速远高于全省园区平均增速。三是经济运行质量稳步向

11、好。区内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分别占全省园区总量的 57.1%、58.5%和 53.9%,经济总量占全省园区总量的份额超过一半。与此同时,各项经济强度指标高于全省工业园区总体水平,使工业园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在发展的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严峻的经济形势,经济区积极加大转型升级力度, 树立企业发展信心,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力争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11 年 2 月 14 日,XXX 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了全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即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

12、、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十二五”期间,XXX 将通过科学规划产业(昌九产业带,南昌至鹰潭上饶产业密集带、瓷铜工业走廊、环鄱阳湖内环产业圈),推进产业互动发展(推进环鄱阳湖经济圈制造业与酒店、旅游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如汽车产业集群、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来提升环鄱阳湖经济圈产业的整体实力,并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群,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二)XXX 省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这几年来我省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正处于产业承接和岗位转移的关键时期,全省工业园区尤其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 39 个工业园区企业发展很快,经济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一步推进,我省打造中部地区制造业基地的步伐明显加快,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强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