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96741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注意:请告诉同学们, 近现代纲要考试题型:一不定向选择题(30 分,每空 3 分) ;二简答题(45 分,3 题) ;三论述题(25 分)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

2、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第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第三,革命任务发生变化。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

3、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因此,中国革命进人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么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也是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这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

4、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同时封建地租剥削与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仍然在社会经济中占据显著的优势。(3)基本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

5、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它的主要特征是:第一,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

6、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 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 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 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 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其中第一条、第二条指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并把其作为自己的统治基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的政治特征;第三条、第四条指。明封建经济已经解体但仍占统治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已经形成但发展缓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第五条、第六条说明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广大人民极端贫困和毫无政治权力,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特征。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

8、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第一,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只有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的实践中。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

9、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

10、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 , “黄祸论” ,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

11、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与中国人民反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史。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

12、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13、。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还提出要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强烈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能早日独立富强。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14、,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上原因和教训是什么?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应当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毛泽东同志把鸦片战争及其一百年间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 1840 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

15、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

16、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教训:第一:在中国近代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 ,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中国人民巨大灾难的根源,与此同时,腐败的清政府也已失去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能力和资格。而清政府之所以丧失了这种能力,从根本上上说,是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因此,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二: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秒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难以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如何认识太平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