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评述【精品论文】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96676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评述【精品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析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评述【精品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析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评述【精品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试析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评述【精品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试析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评述【精品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析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评述【精品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评述【精品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试析析基基于于组组织织结结构构理理论论视视角角的的企企业业文文化化研研究究评评述述=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 组织结构 传统价值观 论文摘要:早期有关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基于文化维度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特有 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而最近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研究则更详细地讨论中国企业 文化类型,并比较不同所有权结构企业的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企业文化实践的异同 ,这是企业文化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在阐述组织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两篇 经典的研究文献,并指出该视角研究的启示意义。 一、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有关企业文化的研究不断增加,一般认为,20世纪60 、70年代日本企业迅速崛起推动了企业文化

2、研究的发展。基于质量、可靠性、价值 观和服务的企业文化,为日本企业的成功构建了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具有内部整 合和外部适应两大职能,同时强调内部整合和外部适应价值观的企业将获得最佳的 企业绩效和员工态度(Schein,1992)。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在经济转型阶段,中国企 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日趋激烈,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 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中国企业 与西方企业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企业内部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如何理解、有效 运用源于西方的企业文化方法对中国企业也存在极大挑战,近年来,与中国企业 文

3、化有关的西方研究文献不断增加,早期对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基于文化维度 的视角,分析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例如,关系、面子和社会和谐。最近的 研究则基于组织结构理论的视角更详细地讨论了中国企业文化结构类型,不同所有 权结构企业文化差异,并比较了西方和中国企业文化实践之间的异同。基于组织结 构理论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认为,企业文化的各个维度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文化 是不同价值观的组合,不同价值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最终导致了企业结 果。基于企业结构理论视角的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代表了中国企业文化研究的新方向 ,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以为国内学者研究和企业实践提供有益 借鉴。 二

4、、企业文化涵义和组织结构理论 基于文化维度的企业文化文献试图将企业文化归纳为不同的维度,并假定每一个维 度是独立、附加地影响企业结果。Hofstede、Child以及BiggartHamilton等人的 研究都讨论了中国企业文化的维度例如关系、面子和社会和谐。但是这种研究范 式对于文化维度、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结果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足够的解释。具体来 说,对于文化维度将以何种形式组合构成企业文化、文化维度将如何影响企业结果 等问题缺乏进一步讨论进而无法将文化维度与企业结果直接联系。实际上,企业是一个整体,对于任何企业要素的理解都应该在企业整体框架下进行。企业文化的 不同维度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5、用,企业文化维度组合形式的不同将使得企业 呈现出不同的整体文化特征。虽然基于文化维度的企业文化研究分析并归纳出诸多 企业文化维度,但是由于此类研究范式缺乏对企业的整体性认识,因此,在对于企 业问题的深入分析上尚缺乏足够的解释能力。 基于组织结构理论的研究范式则采取了一种整体的观点,强调造成企业结果的多个 原因之间的同时性和交互作用。为了进一步理解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企业文 化研究,有必要对企业文化的涵义和组织结构理论进行简要阐述。 1企业文化涵义 Schein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某一特定的人群,在学会如何应对外部适应和内部整合中 遇到问题时,所发明、发现或发展出的一套基本假设的模式,这套模式一直

6、运作良 好而被视为有效,因而它被当作感知、思考和感觉那些问题的正确途径而传授给该 人群的新成员。外部适应关注对外部支持者和环境关系的积极反应,内部整合关注 建立一个共同的愿景、在员工和业务单元之间分享价值观,以及发展企业的特征, 这些条件将促使员工对企业做出更高的承诺做出承诺的员工进而将通过特殊表现 对企业绩效作贡献。因此企业文化的日的在于创造和维持一个支持企业战略方向的 “强”的企业文化,为“其成员提供可能方向”3V以获得“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 。 2组织结构理论 组织结构理论认为,社会进程和产出受到多维度、多样性的复合集合的影响,而非 单个维度的孤立影响,因此,应该采取系统和整体的研究方法

7、开展组织研究。结构 化研究视角的基本假设是,不同的组织特征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特征模式进而导 致不同的组织结果,对于组织现象的理解应该强调识别组织差异以及组织内部的一 致性集合而不是寻找组织间的联系。结构化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基于类型法( Lypo logy)和分类法(tax“nomy)对组织进行分类研究,关注包括多个自变量的结构模式 将如何影响因变量,而非单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Weber的权力论是较早体现 结构化思想的研究之一。在他看来,社会权力可以分为三种,包括传统、理性法 律和超凡的权力,每一种权力都对应着一个适当的行政结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 40篇有关结构 绩效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

8、组织结构与组织绩效部分相关。结构化的组织研究方法 ,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研究领域,而且无论在概念层次还是在实证层次上都增强了 组织研究的科学性。 基于组织结构理论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认为,企业文化是源自不同理论和实证研究 的价值观的组合,企业内部不同价值观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企业的整体文 化价值观结构,不同类型企业的企业文化有所差异,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对企 业绩效产生不同影响。现有实证研究一致地证明了企业文化类型与企业结果(包括 企业绩效和员工态度)之间的密切联系,将企业文化分为四种类型,即团队型文化、活力型文化、层级型文化和市场型文化,其研究发现,企业文化类型能够较好地 解释企业绩效。

9、 三、基于组织结构理论研究的个案分析 Sackmann认为,研究企业文化的方法基本上遵循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局外人”立 场进行调查、然后加以演绎的模式:另一种以“局内人”立场进行调查、然后加以 归纳的模式。两种模式的差异在于对文化在企业中的预设不同。从外部进行调查 ,基础是实证主义,收集数据,意图建立普遍的法则。在这种研究中,文化被当作 几个可控的组织变量之一来看待;相反,从内部的研究,强调所获知识的情境特殊 性和形势的重要性,不能总结情境之外的知识,致力于对文化的完整认识。对中国 企业文化的研究也可以分为这两种模式。在现有的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中,Tusi et al和Cooke分别基于局外人和

10、局内人的立场,基于结构化方法研究了巾困企业文 化,是两个经典的样本。 1Tsui的研究:局外人的视角 Tusi et al基于对中国不同地区的MBA、EMBA学员的问卷调查,通过三项研究分 析了中国不同所有权结构企业中企业文化的维度、类型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 员工态度之间的关系,基于Schein有关企业文化的内部整合和外部适应功能的定 义,Tsui et al将企业文化分为与内部整合有关的文化以及与外部适应有关的文 化,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文化维度进行进一步细分和精简。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 、外商投资管理企业和私有企业中都存在七个企业文化维度。其中,与内部整合 有关的企业文化维度有四个,包括

11、员工发展、和谐、领导力和员工贡献。与外部适 应有关的企业文化维度有三种,包括顾客导向、结果导向以及创新。 在此基础上,Tsui eI al进一步研究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将五个企 业文化维度归纳为四类企业文化,即高整合型文化、市场导向型文化、适度整合型 文化以及层级型文化。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外商投资管理企业以及私有企业 中普遍存在这四类企业文化,但是这四种类型的企业文化在上述三类企业中的分布 是不均的。外商投资管理企业以及私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多属于高整合文化,同时 强调内部整合和外部适应价值观。而相对其它两类企业,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多属 于层级型企业文化,既不强调内部整合价值观,也不

12、强调外部适应价值观。而且, 国有企业没有一个系统的企业文化类型模式,在被调查的国有企业中,四种类型的 企业文化分布较为均衡。此外,随着文化整合水平的提高,被调查者感知的企业绩 效相应提高。研究暗示,相对于所有权类型,企业文化类型对企业绩效的预测更显 著。同时Tsui,et al发现,相对于所有权类型,企业文化类型与管理者态度 更相关。在具有高整合型文化和适度整合型文化中,企业工作的管理者表现出了最 高水平的组织支持,组织承诺以及最低水平的离职倾向。而相对于其它三类企业文 化,属于具有层级型文化企业的管理者在组织支持、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上表现最 差。 2Cooke的研究:局内人的视角 Cooke

13、基于对中国学术和实践类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企业文化的案例研究,归纳了中 国企业的企业文化维度,并分析不同所有权类型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同时对中国 传统文化价值观和西方管理方法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Cooke通过案 例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存在六个维度,即员工福利、员工娱乐、生产率 促进、企业程序、规则以及员工发展,在此基础上,Cooke研究了不同所有权结构 企业的企业文化活动。研究发现,在特大型国有企业中,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对 20世纪50、60年代传统企业价值观的重温和扩展。同时,此类企业内部存在党委和 行政两套管理体系,而且前者对企业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14、此外,外部制度环境约束也对国有企业文化管理存在显著影响。在跨国公司、合资 公司和高技术企业中,企业的经理人接受了更多的西方教育,而且他们没有国有企 业的包袱和国有企业发展路径的约束,因此,企业的经理人更倾向于使用西方的管 理技术和方法。在此类企业中,更关注生产率促进和公司程序等企业文化活动。Co oke将民营企业分为乡镇企业和私有化的国有企业,在此类企业中,有些企业的企 业文化活动接近于国有企业,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接近于合资企业,例如,私有化 的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明显带有国有企业的痕迹。此外Cooke的研究表明,中国 传统文化(例如儒家思想和家长制)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企业文化活动存在 显

15、著影响 中国企业更大程度上将企业文化视为关系管理,企业文化活动是关系驱 动的,既强调内部与与员工的关系,也强调外部与社会的关系。相反,外国企业更 关注绩效促进活动,例如生产率提高、企业程序与规则。同时,西方管理方法、技 术对中周企业的影响日益增强 3两种不同研究视角的比较 Tsui al和CoOke分别基于“局外人”和“局内人”视角对于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 是现有中国企业文化研究的经典文献,对这两篇文献的深入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认 识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而且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这两项研究的结论也略有不同 。 一是研究方法。按照Sackmann对于企业文化研究方法的分类,Tsui et al对中国

16、企业文化的研究采取了基于“局外人”立场对中国企业经理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 数据分析取得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两方理论的假设和逻辑对中国问题进行研 究,是一种“由外到内”的研究方法。例如Tsui et al对企业文化的分类就参 照了Schein有关企业文化的定义;而Cooke对于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则是基于对现 有在中国出版的期刊上有关企业文化的案例进行内容分析。通过内容分析,Cooke 提出了中国企业文化的六个维度,以及企业文化在不同所有权结构企业里的差异。 这种基于“局内人”立场进行分析的方法更接近于一种“由内到外”的研究方法。 “由内到外”的方法强调了中国的具体情景。研究方法的不同必然会影响研究结果 ,但是,正是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才能得到有关中国企业文化的真实情景。 二足研究内容。Tsui et al和Cooke都分析了中国企业文化的维度以及企业文化 在不同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