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集体课五步教学法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596563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琴集体课五步教学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琴集体课五步教学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琴集体课五步教学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琴集体课五步教学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琴集体课五步教学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琴集体课五步教学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琴集体课五步教学法(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琴集体课五步教学法琴集体课五步教学法钢琴集体课五步教学法邹 波一问题的提出钢琴教学是音乐、幼教专业的基础学科,是职教艺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必备技能之一。目前,职业学校的音乐、幼教专业钢琴课教学大多采用数码钢琴集体课形式,它打破传统“一对一“封闭式的教学形式,是集传统钢琴教学、现代科学技术、集体课的形式于一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充分发挥集体课教学的“群体动力“、“心理暗示“效应,通过丰富灵活的课堂演奏形式,学生间相互激励,随时聆听观察和分析领会,有效锻炼听觉能力、分析能力、默契配合等能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目前,在钢琴集体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只重视

2、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兴趣、情感、意志和态度的培养;只重视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只重视讲解分析,忽视学生的体味感悟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发展。优化传统的钢琴集体课教学,确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原则与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在十余年教学中,对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及理论框架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摸索出一套“分-讲-练-查-评五步教学法“。二理论依据1.心理学“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就是指群体活动的动向,群体动力来自群体内部的一种“能源“(内

3、聚力) ,在一个协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完成学习任务。群体动力理论对于小组协作学习有大的促进作用,既关注了个人的成长,也关注了群体的成长。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学习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发生

4、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教法详述1.合理分组合理分组是上好数码钢琴集体课的重要一环。学生由于个人生活环境和内在音乐素质的不同,存在着很多差异。而随着各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这种差异更为明显。在学生初入校时,有的同学已具备较扎实的音乐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有的虽有较高的音乐天赋,但程度较低,还有的学生既无基础也无天赋,更无兴趣,缺乏学习音乐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素质。学生钢琴水平参差不齐、进度快慢不一致,是集体课教学的首要难题,也是令教师最为头痛的问题。在数码钢琴集体课上,学生学

5、习程度的一致都是相对的,而差异却是绝对的。不仅同班的学生程度不一致,即使同样程度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会逐渐拉开距离。集体课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的作业与进度必须保持基本一致,而学生由于天赋、能力、用功程度等因素所造成的程度和进度的个体差异难免与教学要求发生冲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按学生程度进行分组。程度一致的学生编为一组,按照基本统一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中讲授。每组学生人数,最好控制在 15 人左右。这样,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掌握以及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都是适宜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每半年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期末考试的成绩再作适当调整。2.系统讲授合理分组之后的教学,对授课教师提

6、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一对一“传统授课模式,教师大多凭借自身的经验教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观随意性和即兴性成分较多。而在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中,教师要面对一组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这种教学对象的变化对教师自身的要求及备课的要求更加严格。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吸引力,善于启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必须具有扎实的钢琴专业教学经验与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充分把握教学的系统性和结构的完整性,注重教材教法的运用,注重准确而生动的示范演奏,以及系统而透彻的分析讲解。由于师范生将来从业的需要,教师在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系统讲授这一手段在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中发挥着重

7、要作用。在系统讲授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予以融会贯通,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不断提高其自身的学习能力。3.协作训练协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相促进,以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协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师生之间的协作。它不仅仅是学习信息的交流与合作,还是语言的表达、思想的沟通、心灵的碰撞、性格的磨合,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交往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在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中,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并逐步提高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充分发挥集体课的独特功效。如:在拜厄No.6

8、6 课的学习中,左手为完全分解音型的伴奏,右手为旋律声部。教师讲解后在让学生练习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弹奏左手伴奏,另一组弹奏右手旋律,左手伴奏的同学弹奏要弱一些,注意节拍的要求;弹右手旋律的同学要突出一些,旋律弹清楚、均匀,并按照作品要求的情绪弹出柔美的感觉。要求弹奏者在弹奏自己声部的同时,密切倾听与配合伙伴同学的弹奏。在进行一轮练习之后,两组再换过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 6/8 拍节奏特点,教师还可在学生弹奏过程中,打开六拍子节奏功能,起到稳定节奏的作用,这样学生既了解了乐曲左右声部的层次,又增强了集体协作意识和同学间的凝聚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练琴的兴趣与效率,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加

9、生动有趣。类似这样分组分手练习的方法在伴奏内容和复调内容的学习中均可采用。4.公开检查(回课)钢琴集体课教学在回课这一环节上也充分体现了传统“一对一“回课教学所达不到的优势。它所采用是公开的、集体参与的小型演奏会的形式。而目前,仍有少数教师在上集体课时,跳不出个别教学的圈子,还是以逐个检查作业、单独纠正问题为主,搞得教师东奔西跑,手忙脚乱,这种方法完全失去了集体课教学的优势和特点。集体公开回课具有以下优势:(1)可以强化课堂的艺术实践气氛,给学生提供表演展示和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的机会。在锻炼学生实际演奏能力的同时,又有效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调节能力,为将来登讲台所应具备的多种素质奠定基础。 (

10、2)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无形中形成一种在演奏上决以高低的局面,促进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在小组中形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通过观摩其他同学的演奏,可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钢琴集体课不是个别课的集体化。集体回课可交替运用齐奏、轮奏、独奏、接力、分组竞赛等方式,强化集体课的群体效应,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使每个同学时刻都有事可做。齐奏可让学生一起弹奏上节课学过的曲目,齐奏完毕,老师重点指出技能练习中的优缺点,进一步明确演奏要求;分组竞赛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奏,另一组聆听观摩,而后通过分析讨论,找出不足。接力则采取

11、小演奏会形式,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参加,每个人既是演奏员又是听众,每个学生弹一段曲目,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在每个人演奏过程中教师不辅导不叫停,以保持演奏会气氛,增强学生艺术实践和锻炼的效果。重奏与合奏的演奏效果明显优于独奏与齐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因此可适当增加上述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快乐、高效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提高自己。5.集体讲评集体讲评是公开回课后的总结。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回课情况进行讲评。讲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尊重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讲评的方式与结果也应多样化,尽量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讲评时,教师要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

12、题、分析问题。通过学生集体讨论分析,将演奏中出现的问题逐步一一解决。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点评情况加以归纳总结。通过集体讲评这一环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分析、思考、探求知识的轨道上来。同时,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为将来的从师之路打好基础。四主要成果1.培训及开课情况:本套教学法在全市及胶州、城阳等地开设公开课及展示课,并作钢琴集体课教学经验介绍。作为青岛市新教师培训导师团音乐学科指导教师,为全市音乐专业青年教师进行了培训及专题讲座。同时,运用这套教学法所授课获全国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并于 2001 年、2007 年两次开设钢琴集体课市级公开课。2.

13、论文论著发表:2005 年,论文浅谈钢琴集体课的教学环节发表于山东师范大学学学报 ;2005 年,论文发挥数码钢琴优势,探索集体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发表于青岛教育 ;2009 年,主编的钢琴教程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3.荣誉称号:2000、2004 年,两次被评为“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2005 年,青岛市教学能手;2007 年,山东省教学能手;2008 年,青岛市学科带头人;2009 年,青岛市优秀教师。专 业 课 教 案授课人:邹 波课 题车尔尼 599NO.51 条练习曲课 型新授课教 学目 标知识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奏;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

14、掌握两个音以及多个音的落滚演奏技术;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柱式和弦伴奏音型的弹奏。能力目标:1. 通过练习,训练学生双手协调、配合的能力;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手指积极跑动和手腕协调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与实践,丰富学生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情感体验。教 学重 点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奏教 学难 点两个音及多个音的落滚演奏技术和双手协调配合的能力。教学方法教法上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注重使用启发、问答、情景诱导、点拨指导等办法;学法上注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等方法。教学手段数码钢琴、多媒体、黑板专业教室数码琴房板书设计练 习 曲-车尔尼 599NO.51一、作者简介 三、练习提示二、

15、作品分析 1右手旋律:(1)附点八分音符1调式调性:D 大调 (2)落滚技术2曲式结构:一段体 2左手伴奏:柱式和弦伴奏音型3典型节奏:附点 3双手配合:对位准确小 结总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强调课下练琴的有效方法。作 业1.练习作业:熟练、流畅弹奏本首练习曲,注意音乐表现力。2.拓展作业:变换左手伴奏音型,体会该练习曲的不同风格。教学过程一分组及导入:1背景音乐的典型节奏是什么?2对“练习曲“概念的理解。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导入新课。二系统讲授:车尔尼 599NO.51 练习曲(一)作者介绍(二)教师范奏,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三)作品分析:1调式调性:D 大调2曲式结构:一段体3.

16、典型节奏;附点(四)练习提示:(重、难点及解决)1右手旋律:(1) 附点八分音符 进行节奏练习,初步熟悉作品节奏。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数拍方法。 强调附点音符的弹奏方法,让学生感受附点音符的推进感。(2)落滚技术 两个音落滚 多个音落滚强调弹奏方法:注意手腕的带动作用。2左手伴奏:柱式和弦伴奏音型拓展:其他伴奏音型3双手配合练习:对位准确。4强调学生作品弹奏的流畅性及音乐性。三巩固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1右手附点节奏及落滚技术练习2左手伴奏音型练习3分组练习及双手配合练习四公开回课:教师操作主控琴,学生人手一台琴,汇报所学曲目。汇报采用合奏、齐奏、小组赛、接力赛等形式。五集体讲评及作业:总结学生在回课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强调课下练琴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