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城市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96114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城市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城市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城市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城市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复习:城市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城市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复习:城市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化【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点击热点提示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关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发展,考查不同等级的城市体系,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考纲知识梳理】一、城市化1.含义: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城市化水平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3.动力4.影响: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及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特点: 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2)表现: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初级阶段和中期加速阶

2、段。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自然地理环境要素(1)生物多样性减少(2)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3)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4)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俗和风向。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3.合理地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分析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分析1.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2.地区差异【例题一】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

3、料,回答问题。(14 分)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与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 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图 C(1)读图 A 中 A 点可知,在某一历史肘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 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 (3 分)(2)图 A、图 B 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 。20 世纪

4、 50 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 (3 分)(3)从图 C 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 D 与图 C,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5分)(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3 分)图 A图 D图 17图 B图 D二、表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二、表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

5、化对地理化境的影响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表:【例题二】PM10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 10 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下图是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 年、2002 年两年内 PM10 的观测资料。根据所提供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四个 PM10 监测点位置图。监测点分别为 S11、S71、S72、S73。材料二:PM10 浓度数据的基本统计结果(单位:mg/m3) 。材料三: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比数据(%) 。监测点林地草

6、地建筑用地裸地水体其他S1138.614.1312.3311.2523.692.24S7147.711.819.335.4325.734.03S7251.810.659.867.7519.943.55S7331.724.8316.9512.3714.151.93材料四:S11 点的 PM10 月平均浓度与主导风向(度)的关系曲线和月降雨强度与 PM10 月平均浓度的关系图。(1)S11、S71、S72、S73 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哪一个?并简要分析原因。 (4 分)(2)分析 S11 点的 67 月平均浓度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4 分)监测点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S117240

7、.1620.0100.062S717240.1780.0060.057S727250.1780.0120.061S737250.2200.0110.074月平均浓度 mg/m3主导风向(度)PM10 月平均浓度与主导风向(度)的关系月 PM10 月平均浓度与月降雨强度的关系月月平均浓度 mg/m3(3)根据以上图文资料,简述甲城市 PM10 浓度时空变化的规律。 (4 分)(4)要进一步提高甲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2 分)高考真题(2010江苏T15164 分)图 9 为三个城市圈 20 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 8、9 题。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

8、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A.乙城市圈 70 年代 B.乙城市圈 80 年代C.甲城市 90 年代 D.丙城市圈 90 年代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乙城市圈 60 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B.乙城市圈 90 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丙城市圈 90 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90 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2009江苏高考)3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图 15 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分)(1)A、B 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主要原因是 。A 与 B 服务范围的关系

9、是 (4 分)(2)C、D、E 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 ,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 (3 分)(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 G 处的理由是 ,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 F 处的主要依琚是 (4 分)(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3 分)4北海 、钦州、防城港是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共 14 分)资料一:见图 20。资料二:见表 1。资料三:见图 21。资料四:见图 22。(1)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海运的优势是_。 (2 分)(2)关于三城市 20002004 年的三次产业产值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单选题,填选项字母)

10、 。 (2 分)A北海市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B防城港市第二产业产值逐年上升C钦州市第三产业产值逐年上升D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最快的是北海市(3)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三城市的城市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 (3分)A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北海B2005 年广西 GDP 小于重庆C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防城港D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钦州E2005 年西南五省(市、区)GDP 之和小于广东(4)分析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港口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 (3 分)(5)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的发展对策。 (4 分)一、选择题图 3 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3 题。1.图例、代表的功能

11、区分别是A.商业区、文化区 B.住宅区、行政区C.住宅区、商业区 D.行政区、商业区2.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该城最有可能位于A.巴西东南部 B.我国东部沿海C.印度半岛 D.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3.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C.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交通拥堵D.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2010济南一模)图 9 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46 题。图 34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A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B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C建国以来城市化的

12、速度是先快后慢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5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条件优势是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6形成城市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主导因素是A运输距离 B运输质量 C运输速度 D运输数量二、综合题7.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促进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有 , , 等。(2)从目前该城市的功能分区来看,该城市空间结构为 模式。在 M、P、Q 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说出判断的理由。(3)飞机场的位置在图中 A 或 B 处选择,哪一处更合理,为什么?(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图 21例题一:【答案】 (14 分)(1)61;2

13、9;经济城市化水平(3 分) (2)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我国(3 分)(3)图 C 显示,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 (2 分)比较图 D 与图 C 可以看出,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 (3 分)(4)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的提高。 (3 分)例

14、题二:【答案】1 (1)S71 点(2 分) 。原因:S71 点生态环境保护好,植被覆盖率较高(1 分) ;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小(1 分) ,因此 PM10 的月平均浓度较低,空气质量好。(2)S11点67月的PM10浓度较低(2分) 。因为6、7月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即由海洋吹向陆地(1分) ,而S11点正好位于该城市的东南方向,此时由海洋吹来的风带走了大气中的一部分颗粒物(1分) ,故PM10的浓度较低。(3)甲城市 PM10 浓度时间变化规律:雨季(夏季)PM10 浓度较低(1 分) ,旱季(春秋冬季)浓度较高(1 分) ;空间变化规律: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PM10 较低(1 分) ,而

15、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大的地区,PM10 的浓度较高(1 分) 。(4)加强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1 分) ;降低裸地和建筑用地的面积(1 分) 。高考真题【答案】1 A ,2 D 。3. 【答案】:(1)A A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A 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 服务范围(2)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4(1)运输量大;运输价格(成本)低。 (2)A(3)A D E(4)遇到的共同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港口腹地发展水平较低) ;周边港口多,竞争激烈;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化水平不高。 (5)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管理水平;加强港口之间的交流协作;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C 2.D 3.A 4.D 5.A 6.A7.(1)位于干支流交汇处、公路铁路交通运输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