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喜欢的八种教师类型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6060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不喜欢的八种教师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生不喜欢的八种教师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生不喜欢的八种教师类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不喜欢的八种教师类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不喜欢的八种教师类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不喜欢的八种教师类型一个好教师,不仅有完善的人格、渊博的学识,还不断追求精湛的教艺、这样的教师, 1 1 满堂灌,没有给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教师满堂灌,没有给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教师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想、质疑等一系列活动,自觉地构建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但是,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却不让学生参与活动,凡事自己包办。如,自己读课文,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只是听众,自己才是课堂的“主角”。这样,学生只能机械地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久而久之,学生既不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不会提出问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被泯灭。 2 2 不平

2、等对待学生的教师不平等对待学生的教师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是前几年颇为流行的学生观。虽然仅仅关注学生,不关注教师是有失偏颇的,但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应该的,是十分正确的。但我们的一些教师对成绩好的同学偏爱有加,对成绩差的同学却冷眼相待,这是十分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其实,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暂时落后并不表示他的未来就没有发展。作为老师,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正视差距,迎头赶上。 3 3 只按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授课的教师只按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授课的教师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思维方式不同,必然会导致学生理解教材的角度不同,深度和广度也不同,所以如果老师只按一种思维方式进行授课,就容易

3、造成一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某校还有一位名牌大学数学系毕业的教师,自身的解题能力极强,常常对中学的习题一望而解。他在授课过程中,也常常是三步并作两步,思考过程极其简单,而学生却听得如坠入雾中。其实,老师自己明白是一回事,让学生明白是另一回事。 4 4 不会笑的教师不会笑的教师 其实,教师的精神状态写在脸上。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爱护学生、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常有发自内心的微笑。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疑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有些老师,或是心里缺乏阳光,或是对教学厌倦,或是被生活中的琐事纠缠,在课堂上总是板着脸,令学生生厌。 5 5 批评学生不讲艺术的教师批评学生不讲艺术的教

4、师 指出学生的错误,这是爱护学生的表现,但当众批评有些内向的学生,可能会让学生受不了。批评学生要讲究艺术,如能私下和学生交流,效果可能会更好。有些行为是不是该批评,也很值得我们探讨。比如,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插话,如果不是有意搞乱课堂秩序,就不应该批评;有的插话闪耀着学生的智慧,那就要肯定而不该批评了。其实,教师应该要有宽广的胸怀,才更能包容学生和理解学生。 6 6 动辄请家长的教师动辄请家长的教师 素质教育倡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因此教师、学校必须和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但是,因为学生调皮、学习差等原因,教师动不动就请家长来学校,当家长的面训斥学生,或者当学生的面责备家长,这是不妥

5、的,学生也可能因此会疏远老师而在学习中产生敌对情绪。其实,老师应在家长面前多肯定学生的长处才对。即使学生学习落后,也要和家长私下交流,以督促学生进步。 7 7 经常辱骂、体罚学生的教师经常辱骂、体罚学生的教师 有些教师素质太差,常因学生未完成作业;或因考试成绩太差;或学生提出了与教师不一样的观点;或因吵架打闹而辱骂学生,甚至体罚学生。这是学生最讨厌的老师。实际上,叫学生罚站,不让学生上课、殴打学生,这些都是违反教育法的,应坚决杜绝!辱骂学生,有时对学生的伤害无法估量的。 8 8 心胸狭窄的教师心胸狭窄的教师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老师进行真正争吵的孩子,在以后是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的。”“争执能帮助学生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他们感觉到自己,他们受到重视,知道怎样能贯彻自己的意志”,“形成并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是多么重要”。在美国,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否定,同样,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质疑“毫不客气”地进行反驳,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而我们的教育往往过分追求教师预想的完美与平衡,压制了学生最可贵的创造性。 让我们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和谐、温馨、开放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