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汇总上册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5875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汇总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汇总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汇总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汇总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汇总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汇总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汇总上册(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作卷首语制作卷首语一一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简单的进行页面设计。 (2)掌握插入和编辑图片的方法。 (3)掌握绘制自选图形,编辑和修饰图片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图书的制作过程,掌握 Word 的使用技巧 ,能够灵活运用 Word 制作卷首语。 (2)掌握图文混排的操作方法及相关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制作卷首语,使学生能够从内容到形式,从色彩到结构,协调地表达自己的审美 情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通过评价作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创作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 水平。 4行为与创新 (1)通过创作作品,体验信息

2、技术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方面的优势。 (2)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合作意识。二二 .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字排版及图文混排方式方法。 教学难点:卷首语页面的美化。三三 .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去过图书馆或者书店吧,看到那么多各种各样的图书,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 一本完整杂志、图书包括哪些部分呢?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图书,回答老师的问题。 展示优秀的卷首语作品。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卷首语的制作。首先我们来一起欣赏部 分优秀作品的卷首语 2、卷首语介绍 卷首语是图书开卷明意的文字,在整本书中起到非常重要

3、的作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纯 文本的卷首语和编辑后的卷首语。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在纯文本的基础上老师经过了哪些 加工? 经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经过加工后的卷首语在原有的文本上进行字体、颜色的设置, 段前段后距离的设置,插入图片等操作,即可完成如课本第 42 页图 3.1-8 的卷首语。大家 有没有信心完成卷首语的制作? 3、基本操作 下面我们来一步步完成操作,实现对卷首语的加工。 (一)介绍制作卷首语所需的素材 (二)打开 word 文档进行操作 Step1:设置字体、字号、字的颜色。标题生命的拔节终于诞生了,黑体、 加粗、 四号、 颜色靛蓝,作者:王雨 设置为 宋体 、加粗 、五号 Step2:

4、插入图片,设置图文混排效果。在最后一段文章结尾处插入图片,插入图 片来自文件选择“书 1” ,设置图片与方案紧密环绕,调整图片大小,位置 Step3:插入自选图形。在绘图工具栏选择自选图形标注云形标注,调整 位置,在图形上右击编辑文字输入卷首语,字体为楷体 ,加粗,三号,颜色 为红色 Step4:设置背景颜色和边框,选择格式背景填充效果纹理第一行第 三个,选择自选图形基本形状矩形,设置矩形双击填充颜色为“无填充 颜色” ,线条颜色为浅橙色,粗细 3 磅 ,虚实 长划线点点4、评价总结 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完成了卷首语,我们来欣赏同学们的设计。 总结:今天我们完成了卷首语的制作,可以说我们的电子报

5、刊制作有了好的开始。制作封面制作封面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杂志封面的组成和布局。 (2)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 (3)学会更改图片、艺术字大小和位置。 (4)框架的合理布局。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迁移能力; (2)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 (3)通过小组协同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封面的布局设计,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4.创新与行为 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坚持 “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学生探讨实践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思路,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组内探讨,进行

6、实践操作,并结合教材,掌握相关知识点;同 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加以帮助,并对某些难点操作进行强化,加深学生记忆。本 节课应是一节充满探究、充满体验的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使用的计算机从外观上来看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学生回答:机箱显示器音箱键盘鼠标; 教师:如果配了一台白色的主机箱,银色的显示器,红色的音箱,蓝色的键盘,大家 认为好不好看?(学生回答)为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从使用的计算机谈起,由计算机的构件组成以及外观设计,引出封面设计的要素,导入课题。 2.引入任务, 知识铺垫 讨论学习:学生欣赏一组图书封面

7、,并展开讨论。 为什么一本书需要设计封面呢?分析一幅漂亮的封面到底好在哪里。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点评封面(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对老师提供的封面相互 讨论,总结封面的要素及封面制作时要注意事项。通过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明晰知识点, 明确重点和难点。 3.任务探究,自主学习 (1)自学探究 分组探究,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开始讨论作文选封面背景的制作方法。 任务二:插入图片或自选图形,改变图片的大小、位置、叠放次序以及图形的组合。 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教材自学,开始对封面制作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解决质疑

8、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及时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学生示范操作并讲解自 己制作封面背景的操作方法。由学生讲解,采取“兵教兵”的战略,既解决问题又提高学 生的交流协作能力。老师要及时地协助指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3)突破难点 任务三:利用艺术字来添加封面文字,并完成整体美化。 这一部分是难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合理布局、色调统一、风格独特的封面有一定 难度,老师应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让学生间开展互助,完成封面设计和整体修饰。 4.总结与评价 小组内通过学生自评或互评作品,选出最佳的封面。每个小组上传最佳作品供其他同 学欣赏、评论。并由组长简要介绍该封面的优点。 引

9、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点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初识初识 ExcelExcel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了解 EXCEL 的功能和特点;2、了解 EXCEL 工作簿、工作表、活动单元格等有关概念;3、掌握工作簿的建立、保存和打开等操作;4、掌握数据输入和修改的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探究学习、实践学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2008 北京奥运已慢慢向我们走来。这些年来,在各项国际体育运动活动中,无数运动健儿为我们赢得了荣誉。每次的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等活动中,我们都会看到各种奖牌榜,利用数据表格来展示数据,可以让人们很清晰直观得获得信息。教师展示“2006 年第十五届多

10、哈亚运会” 相关信息表格。请学生观察,思考如何计算图中各国代表团得奖牌总数,并完成书 P69 表格填空。二、引入 EXCEL 概念,介绍 EXCEL 窗口界面 Excel 是集表格处理、图形显示和数据库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师展示 EXCEL 表格软件形式完成的表格,如刚刚的多哈亚运会的奖牌数表格,课程表,成绩表, 个人信息资料表等。 功能:EXCEL 是 Microsoft Office 中的一个电子表格软件。它具有友好的用户界 面,能进行数据的输入、计算和输出,能够用形象化的图表来表示数据,有强大的数 据计算和分析处理功能,能实现数据筛选、排序、数据查询和分类汇总统计等统计工 作,

11、工作簿共享功能使多个用户能同时处理同一工作簿等。EXCEL 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强 的电子表格软件。特点:操作简易、各种处理功能更加强大。教师以个人信息资料表格为例,分析 EXCEL 窗口,请学生先观察分析,软件界面与我们以往所学过的 WORD 软件进行对比,找到窗口组成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里要强调活动单元格、单元格地址、工作区、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要介绍 Excel 中的“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编辑栏”、“工作表标签栏”等窗口组成情况。三、学生实践建立通讯录 1 启动 Excel 方法很简单,让同学们回忆以前 Word 软件是如何启动的。 学生尝试: (1)双击桌面上的

12、“快捷方式”按钮 (2)执行“开始程序Excel”命令2建立工作簿当我们每次启动 Excel 时,系统将会自动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工作簿 Book1.xls,一般而言,一个工作簿可以包括多张工作表,每张工作表中都可以存放数据和图表,在当前工作表标签中显示的就是当前工作簿里每个工作表的名称。默认的有三个:Sheet1、Sheet2、Sheet3,单击 Sheet1 标签,就能激活并进入相应的工作表。这时,这个被激活的工作表就称为活动工作表,我们可以对它的内容进行编辑、修改等操作。如果把 Book1 比作一个练习簿,那么工作表 Sheet1、Sheet2、Sheet3 就好像是练习簿里三页空白的练习

13、纸一样。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工作簿、工作表之间的关系。3输入和修改通讯录数据以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 Sheet1 为例,它由许多矩形网格组成,这一个个网格我们 称之为:单元格。鼠标单击则可以激活单元格,这时,在它的周围出现深色的矩形框, 你可以在里面输入文字或数据,也可以修改该单元格中已有的内容。 学生观察,行和列周围的数字符号与英文字母,思考为什么要进行数字与英文字 母序号排列,教师讲解每个单元格在表中都“有名有姓”,我们称其为“单元格地址” ,它以数字为行标,以字母为列标。比如当前单元格位于第一行、A 列的单元格地址 就为 A1。一个工作表最多包含 65536 行,256 列。请学生思考,如果

14、要建立个人通讯录表格,应该怎么样设计,有哪些内容,先进行行和列的布局分析。学生动手进行数据输入。4保存工作簿教师提醒,为了防止输入数据丢失,我们应该养成随时存盘的好习惯,在 Excel 中保存文件和在 Word 中一样。5.打开工作簿 提问:下次再想打开本表格,有几种方法呢? 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概括补充。 在“文件”下拉菜单底部最近使用的文件清单列表中单击要打开的工作薄名。 单击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选择相应的文件夹和工作薄 文件。 在“文件”下拉菜单中选择“打开”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 在 Windows 98 的“资源管理器”中找到并双击要打开的工作薄文件。系统

15、将启动 EXCEL,同时将该工作薄文件打开。四、学生探究学习学生利用自己建立的通讯联系表格,进行探究学习填空。完成教材 71 页表格与问题。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数据来源的多种渠道,初步掌握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活动来收集数据。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一步步的进行探究,从而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养成合作、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意识;2.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1.数据来源的多种渠道;2. 使用调查问卷获取数据的方法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 使用调查问卷获取数据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6、四、教学方法教 具: 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 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教师:在上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我们了解了“2006 年第十五届多哈亚运会”中各代表团所得奖牌总数,那么大家可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呢?例如教材 P72 上给我们展示了我国网民的年龄分布数据,这又是怎么得到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对,数据的来源有很多途径,如上网查找、问卷调查等,它们主要分为哪两类呢?请大家看教材 P72 中的说明。学生自我探究教材,了解数据来源的两种渠道。教师:要想获得真实的数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大家做过问卷调查吗?学生回答教师:那些问卷都是别人设计好的,你是被调查者,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使用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大家请先看教材 P72 上的步骤,看看在利用这种方法过程中该注意什么。学生自我探究教材,了解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的一般过程。2.具体实践:教师:了解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