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95646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考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 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 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1.经济恢复2.社会稳定3.国力日盛积极:积极:消极:消极:土地兼并,商贾膨胀放纵、姑息 边境不宁和亲 王国问题中央软弱无力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即黄帝和老子的学说,包括治身( 养生)和治国两个方面。在治国方面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 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 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 采取的主要措施:即汉武帝 “有

2、为”的表现政治:必修: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 (2)加强皇权: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 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经济:必修: (1)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 (2)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物价管理、向工商业 者加征重税等 思想:必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军事:课外补充: 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 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3、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教材P11学习延伸资料。“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特点: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 改造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具有神学色彩 。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一、结合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分析其 特点及实质重难突破加强君权的需要中央集权的需要缓和阶级矛盾需要“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核心观点)“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挥“仁政”:主张轻徭薄赋.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维护统治秩序需要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统治,巩固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巩固 统

4、治(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的关键二、为什么汉武帝会采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维警示:儒家、法家、道家的治国思想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 礼治和仁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主张法治,强调暴 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主张“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因而我国封建统治者在治国实践 中往往兼采三种思想,“外儒内法,剂之以道”,不是只用其一。中央官学私学官学汉代 学校 系统太学地方官学郡国学政治管理人才做官 察举制教育选官民间社会儒家学说官方儒家思想察举制太学 意 识 形 态董仲舒开启了

5、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 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 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 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 极影响。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董仲舒学说 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 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 瑜等著中华文化史表明了新儒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及民族精神形成的 积极作用反映了新儒学禁锢、封闭人们思想的消 极作用史料一史料二三、如何正确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评 价积 极消 极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

6、了大一统的 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 作用 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 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 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3、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 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1)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 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2)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 儒学谈论神学。(3)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董仲舒以 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政治敲门砖”。(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 的儒学则被当作“圣经”。四、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理论论 来源以公

7、羊春秋为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观 和阴阳、五行学说结说结 合起来,吸收 家、 家、阴 阳家思想,建立的一个新的思想体系目的加强 和君主专专制 基本 内容“大一统统”“罢罢 黜百家,独尊儒 术术”评评 价有利于维护维护 国家统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权 。实质实质 是一种 专专制政策,禁 锢锢了思想“君权权神授”“ 天人感应应”起到限制君权权,要求统统治者爱护爱护 百姓 的作用。为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带带有 封建迷信的色彩“三纲纲五常”去除其中的封建成分,成为为中华传统华传统 美德的重要组组成部分,例如“孝道”“ 礼仪仪”。但在本质质上维护维护 秩 序认识认识任何一种思想能否被统统治阶级阶级

8、采纳纳,关键键在于其是否适应应了 统统治者巩固统统治的需要法道中央集权思想文化封建统治知识小结1、“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 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 确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D运用提升2、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 有“序”的目

9、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 A“仁” B“礼” C“德” D“孝” B 3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 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春秋繁露 四书章句集注 儒林外史 孔子改制考 A B C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B 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 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 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 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 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A 5、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 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 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