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建筑施工技术第二次作业

上传人:绿** 文档编号:4595124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9月建筑施工技术第二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9月建筑施工技术第二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9月建筑施工技术第二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9月建筑施工技术第二次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9月建筑施工技术第二次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9月建筑施工技术第二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9月建筑施工技术第二次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4 年年 9 9 月份考试建筑施工技术第二次作业月份考试建筑施工技术第二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050 分,共分,共 20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52.5 分)分) 1.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张拉、锚固后应及时进行( )。 A. 穿束 B. 灌浆 C. 下料 D. 锚具封堵 2. 当柱平放起吊抗弯强度不足时,柱的绑扎起吊方法应采用( )。 A. 斜吊法 B. 直吊法 C. 旋转法 D. 滑行法 3. 屋面坡度大于 15%或屋面受震动时,卷材的铺贴方向应( )。 A. 垂直于屋脊 B. 平行于屋脊 C. 垂直或平行于屋脊 D.

2、不确定 4. 普通抹灰由( )组成。 A. 一层底层、一层中层、一层面层 B. 一层底层、数层中层、一层面层 C. 一层底层、一层面层 D. 一层底层、一层中层 5.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粗钢筋连接一般采用( )。 A. 机械连接 B. 电弧焊 C. 绑扎连接 D. 点焊 6. 关于施工缝的具体留置位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柱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 B. 单向板可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C.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等,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D.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主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主梁跨度的中间 1/3 范围内。 7.

3、 当履带式起重机起重臂长度一定时,随着仰角的增加,( )。 A. 起重量和起重高度增加 B. 起重量和起重高度减小 C. 起重量增加,起重高度减小 D. 起重量减小,起重高度增加 8. 以下混凝土外加剂中可以加快模板周转,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费用的是 ( )。 A. 早强剂 B. 缓凝剂 C. 加气剂 D. 防锈剂 9. 以下关于电渣压力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水平钢筋的接长B. 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压 力使钢筋焊接在一起; C. 电渣压力焊的操作简单、易掌握、工作效率高、成本较低; D. 主要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

4、结构中竖向或斜向钢筋的接长。 10. 一般抹灰的组成层次中,主要起找平作用的是( )。 A. 底层 B. 中层 C. 面层 D. 装饰层 11. 为防止大面积的刚性防水屋面不致由于温度变化等的影响而产生裂缝,对 防水层必须设置分格缝,分格缝的纵横间距不宜大于( )。 A. 3m B. 4m C. 5m D. 6m 12. 一般抹灰分为底层、中层和面层。中层主要起( )作用。 A. 粘结 B. 初步找平 C. 找平 D. 装饰 13. 规格 500 型的混凝土搅拌机表示该混凝土搅拌机的出料容积为 ( )A. 0.5 3B. 0.125 3C. 0.16253 D. 0.253 14. 对于板或墙

5、的按双向受力设计的钢筋网,进行钢筋现场绑扎时( ) A. 最外围一行钢筋的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中间部分的交叉点可间隔扎牢 B. 最外围两行钢筋的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中间部分的交叉点可间隔扎牢 C. 最外围两行钢筋的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中间部分的交叉点可间隔扎牢,但 必须保证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 D. 所有钢筋交叉点都必须全部扎牢 15. 钢筋弯曲 90 度的量度差值是( ) A. 增加 1d B. 增加 2d C. 减少 1d D. 减少 2d 16. 按构造形式划分,脚手架的种类有( ) A. 扣件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吊式脚手架等 B. 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 C. 金属脚手架、木脚手架、竹脚

6、手架等 D. 结构脚手架、装修脚手架、支撑脚手架等 17. 预应力筋张拉的变形是( )。 A. 弹性变形 B. 塑性变形 C. 弹塑变形 D. 都不是 18. 、级钢筋在常温下一般要经过 1520 天,才能完成时效硬化过程,当 温度升高到 100时,只需要( )小时即可完成时效硬化。 A. 1 B. 2 C. 3 D. 4 19. 在配置 20 混凝土时,施工单位无近期该品种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确定试配强度用的混凝土强 度标准差宜取( )。 A. 4/2 B. 5/2 C. 6/2 D. 7/220. 不属于柱子的校正内容的是 (). A. 平面位置校正 B. 垂直度校正 C. 标高校正 D.

7、 平整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30 分,共分,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 1. 按使用要求、质量标准和操作工序不同,一般抹灰可分为( )。 A. 普通抹灰 B. 中级抹灰 C. 高级抹灰 D. 装饰抹灰 E. 水刷石 2. 下列属于装饰抹灰的有( )。 A. 普通抹灰 B. 水磨石 C. 干粘石 D. 中级抹灰 E. 水刷石 3. 脚手架按用途可分为( )。 A. 结构脚手架 B. 外脚手架 C. 装饰装修脚手架 D. 防护用脚手架 E. 悬挑脚手架 4. 卷材防水屋面中常用的卷材有( )。 A. 沥青卷材 B.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

8、材 C. 塑料卷材 D. 涂膜 E. 高分子合成卷材5. 柱的校正主要包括( )。 A. 平面位置校正 B. 垂直度校正 C. 标高校正 D. 平整度校正 E. 强度校正 6. 关于施工缝,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先砌墙体与后砌墙体之间的结合面 B. 施工缝宜留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方便施工的部位 C. 柱施工缝可留在基础顶面 D. 单向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部位 E. 施工缝部位不需任何处理,只要继续浇筑混凝土梁即可 7. 混凝土搅拌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 A. 搅拌时间 B. 装料容积 C. 投料顺序 D. 搅拌机的转速 E. 砂石含水率 8. 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时,

9、( )。 A. 可按先浇柱,后浇梁、板的顺序浇筑; B. 一排柱子,应从两端向中间推进; C. 柱、梁和板混凝土若一次连续浇筑,应在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停歇1.5h 再 浇筑梁、板混凝土; D. 柱高 4m,可直接从柱顶浇入混凝土; E. 柱的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前进行。 9. 影响钢筋和混凝土间粘结强度的因素有()。 A. 混凝土的强度 B. 保护层厚度 C. 混凝土浇筑深度 D. 钢筋之间的间距 E. 钢筋的强度 10. 某大型商住楼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浇筑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裂缝,可 采取的措施有( )。 A. 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 B. 适当提高水灰比,提高水泥用量 C.

10、 适当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D. 预埋冷却水管,进行人工导热 E. 及时对混凝土 保温、保湿材料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2020 分,共分,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中连墙件的作用是抵抗水平荷载和增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 性。( ) 2. 当履带式起重机起重臂长度一定时,起重量增加,起重高度减小。( ) 3. 配有多根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可采用分批不对称张拉的张拉方法。4. 内部振动器宜于振捣断面小且钢筋密的构件。( ) 5. 一般抹灰分为底层、中层和面层。中层主要起粘结 作用。 6. 钢筋混凝

11、土屋架最后固定时,应由两名焊工在屋架两端的不同侧同时施焊, 以防止因焊缝收缩使屋架倾斜。( ) 7. 屋面坡度大于 15%或屋面受震动时,卷材的铺贴方向应垂直于屋脊。 8. 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施工时,一个分格缝范围内的混凝土必须一次浇筑完毕, 不得留施工缝。( ) 9. 玻璃幕墙以是否显示框格来分,可以分为明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和 隐框玻璃幕墙。( ) 10. 浇筑有主次梁的肋形楼板时,混凝土施工缝宜留在主梁边跨 1/3 的范围。 ( )答案: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5050 分,共分,共 202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52.5 分)分) 1. B 2. B 3. A

12、 4. C 5. A 6. D 7. A 8. A 9. A 10. B 11. D 12. C 13. A 14. C 15. D 16. A 17. A 18. B 19. A 20. D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3030 分,共分,共 101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3 3 分)分) 1. AC 2. BCE 3. ACD 4. ABE 5. ABC 6. BCD 7. ABCD 8. ABC 9. ABDE 10. ACDE 三、判断题(三、判断题(2020 分,共分,共 101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