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93010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六章第六章 第一节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1515 题;共题;共 3030 分)分)1.关于冰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山属于咸水冰的一种 B. 露出海面的冰山与海下部分大致相当C. 冰山是由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形成的 D. 北大西洋的冰山可能来自南极大陆2.石油污染除了会造成海域内动物的死亡外,还会( )破坏海滨娱乐场 造成海岸环境退化 造成生态破坏 使海水富营养化 A. B. C. D. 3.自 1996 年 6 月 1 日起,我国每年在南海海域实施为期 60 天的伏季休渔制度,休渔期间在南海海域不得有任何渔船作业。选择在 6、

2、7 月两个月休渔的原因是( ) A. 这一时段多发台风,确保渔民安全B. 这一时段海水温度高,蒸发强,海水盐度大,鱼类少C. 这一时段南海幼鱼比例最大,为了保护渔业资源D. 这一时段多有赤潮发生,影响渔业生产4.随着开发建设大潮,沿海而建的一处处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始不同程度地“蚕食”着海岸带,下列不属于海岸带开发带来的问题的是( ) 2A. 破坏海防林,加剧台风、海啸、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危害 B. 毁坏滩涂C. 大量废弃物直接排入海湾,加剧海水污染和生态破坏 D. 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5.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小的是( ) A. 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B. 播撒粉

3、状石灰,使油污分散C. 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D. 利用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6.沿海核电站污染近海水域,因为它向海洋排放( ) A. 重金属 B. 废气 C.粉尘 D. 热水7.保护海洋环境,应采取的对策是( ) A. 加强宣传、加强立法、严格管理 B. 控制水产养殖,实现海洋对资源可持续利用C. 增大资金投入,扩大生产 D. 禁止捕捞,封海育鱼8.下列关于海洋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海岸线比较短,是世界上受海洋灾害最轻的国家B. 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寒潮灾害等都是海洋自然灾害C. 由海水挠动或状态骤变而引发的灾害如:风暴潮、海冰、海底地震等D. 海

4、洋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自然灾害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和深海采矿已形成规模,海洋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新的依托空间。下列行为不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 A. 大面积的海水养殖 B. 大量捕杀饵料生物 C. 渔业过度捕捞D. 定期海上休渔10.若某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死亡原因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3A. B. C. D. 11.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

5、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 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 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 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12.目前海洋污染治理的重点是( ) A. 海上石油泄漏 B. 沿海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 C. 排入海洋的工业废水 D. 排入海洋的生活污水13.世界各国对海平面上升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 ) A. 修筑水利工程 B. 控制大城市规模 C.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D. 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14.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有( )某些海洋工程

6、建设不尽科学、合理 潮汐现象人类对海洋生物过度捕捞 波浪运动 A. B. C. D. 15.因被海水侵吞的土地不断增加,图瓦卢在 2002 年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土地被淹没的原因有( )岛屿沉降 海水膨胀 暴雨泛滥成灾 两极冰盖融化 A. B. C. D. 二、综合题(共二、综合题(共 3 3 题;共题;共 2020 分)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0 年 4 月 20 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 1 600 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美国4南部 4 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

7、域禁捕。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下图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1)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_和_。 (2)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_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_。 (3)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_、_(洋流)漂向欧洲沿海。 17.下图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18.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一油轮在处搁浅,造成 7 000 吨原油泄漏,污染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导致大量鱼类死亡。材料二 南非两个岛的近 20 万只非洲企鹅因沾上被油轮泄漏的石油

8、而面临生命危险。(1)材料中所说的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应地驶向主要消费地的两条石油运输线上,这个石油供应地是_ 。 (2)由石油供应地 A 向东经过处附近的_ 海峡,运送的石油主要供应_ 和_ 。 5(3)如果石油泄漏事故 1 月发生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的海域,在洋流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将向偏_ 方向漂流。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_ 。(4)1. 从图中可知,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_ 和_ 。其主要原因是_ 。6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 【解析】【分析】A 冰山属于淡水冰的一种;B 根据淡水与海水的密度差异可知,露出海面的冰山与海下部分比值大致是 1

9、5;D 由于低纬海区水温较高,南极大陆断裂形成的冰山不可能到达北大西洋;故选C。【点评】考查海洋中冰山的分布及特点;冰山一般多存在于中高纬海区,这些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温度较低。2.【答案】B 【解析】【分析】石油污染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但不会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故选 B。【点评】考查石油污染的危害;石油污染会破坏海滨风景区和海滨浴场。3.【答案】C 【解析】【分析】伏季休渔可保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态势;故选 C。【点评】考查海洋渔业资源的内容;伏季休渔是为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答案】D 【解析】【分析】海岸带的开发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

10、岸线后退,它们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故选 D。【点评】考查海岸带开发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5.【答案】D 【解析】【分析】A 强效洗涤剂也存在一定污染;B 播洒粉妆石灰会使污染物沉积到海底;C 直接燃烧污染大气;故选 D。【点评】考查海洋环境保护;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油污除理方法是先利用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再集中处理。6.【答案】D 7【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海洋污染的类型。海洋污染的来源于陆地污染物排放,以及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垃圾。海洋有机质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它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导致海水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

11、于工矿企业的废水、化学农药以及含铅汽油等。石油污染:油船事故、海上井喷事故、输油管道漏油、沿海工矿企业和城市排放含油污水等造成。沿海核电站污染近海水域,因为它向海洋排放冷却水,属于热污染。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7.【答案】A 【解析】【分析】B 控制水产养殖,实现海洋对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是保护海洋生态;C 扩大生产会进一步破坏海洋环境;D 肯定是不能禁止捕捞的,会影响到渔民生存;故选 A。【点评】考查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加强宣传、加强立法、严格管理可以提高渔民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和行为。8.【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海洋自然灾害。海洋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

12、害称为海洋自然灾害。我国海岸线比较长,受海洋灾害严重;寒潮属于气象灾害;海底地震为地质灾害。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9.【答案】D 【解析】【分析】A 大面积的海水养殖是会破坏海洋原有的生态系统的;B 大量捕杀饵料生物,会影响海洋渔业的发展;C 渔业过度捕捞会使海洋渔业资源减少;故选 D。【点评】考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影响;定期海上休渔,有利于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建设。10.【答案】B 【解析】【分析】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扩散形成油膜,可通过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进行迁移、转化;油类可沾附在鱼鳃上,使鱼窒息;故选 B。【点评】考查海洋石油污染的内容;油膜形成可阻碍水体的复氧作用,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生长,破坏海洋生态平衡,此外还可破坏海滨风景,影响海滨美学价值。11.【答案】D 【解析】【分析】赤潮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含有过多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 A、B 正确;在一些工业8发达,人口稠密及海湾又比较封闭的地区,赤潮发生的频率比较高,所以 C 正确;故选 D。【点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