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版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92955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版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版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版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版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版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版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版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 20182018 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第卷 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如今,一个尚未来得及收入汉语大辞典的新词儿“自媒体”大热,由此产生一大批“自媒体人” 。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自媒体一说,但以类似手段谋生的人并不鲜见。在汉代,宫廷文学侍从官得到重视,朝廷往往向民间征招“笔杆子” ,优秀的还给官当。贾谊、司马相如、杨雄、东方朔、枚皋、张衡、蔡邕这些汉代词赋名家,当初都是这样的“笔杆子” 。可是,古代既

2、没有稿费制,更无广告分成一说,玩自媒体靠什么获取报酬?靠“打赏” 。成语“一字千金”便因打赏而来。首开打赏先河的是汉代,如汉代四川才子王褒便屡被打赏。据汉书王褒传 ,王褒文章文采飞扬,汉宣帝刘询听说后,将他征召入京,常将他和张子侨俩人带在身边, “所幸宫馆,辄为歌颂” 。但文章并不是白写的,汉宣帝会根据文章的质量进行打赏,即所谓“第其高下,以差赐帛。唐代时,现代很流行的稿费制已出现,在打赏外,自媒体人又多了一条创收的渠道。稿费在古代通称“润笔” 。在唐朝,不少文人已能获得很高的润笔。如当时文化名人韩愈、李邕等通过为人撰写碑文便可拿到巨额稿费。尤其是韩愈,他最擅长写墓志、碑文,高的话一篇碑文就能

3、拿到“(黄)金数斤” ,时人曾讥之为“谀墓金” 。看来,为了拿到润笔,韩愈在志文中未少用阿谀奉承之词。其实, “谀墓受金”韩愈并非第一人,这一词最早使用在东汉末文人蔡邕的身上,由此可见,润笔早在汉代即已存在。“写软文”被一些现代媒体人视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创收手段,殊不知古代文人早就开始玩这一套了,到明清时手法已颇老到。所谓“软文” ,就是根据对方需要而创作、发布的形象宣传、广告、美言性质的文章。古代最早最出名的一篇“软文” ,是出自汉代才子司马相如之手的长门赋 。司马相如本人也没有回避此事,他在序中如实交代:“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

4、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这就是后世文人津津乐道的“千金买赋”的故事。- 2 -古代文人创收的花样还有很多,除了传统的打赏、稿费,还可以直接“卖文” 、代人“捉刀” 、 “卖版权”等等。(摘编自倪方六古人如何玩“自媒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我国古代无自媒体一说,但以类似手段谋生的人并不鲜见,如王褒、司马相如等。B古人玩自媒体靠“打赏”获得酬劳,成语“一字千金”便因汉宣帝赏赐王褒而来。C唐代已很流行稿费制,这样,在打赏外,自媒体人又多了“润笔“这条创收渠道。D人们津津乐道的“千金买赋”的故事,说明古代

5、文人“写软文”都是心照不宣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以“打赏” “润笔” “写软文”等为例,介绍了古人玩“自媒体”获取报酬的方法。B “谀墓受金”一词最早用在东汉蔡邕身上,为汉代已存在润笔的观点提供了例证。C唐朝韩愈、李邕等通过为人撰写碑文拿到巨额稿费一例,证明古代文人润笔很高。 D司马相如在长门赋序中的如实交代,证明了作品是根据陈皇后的需要创作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汉代的一些词赋名家如贾谊、杨雄、张衡等都是朝廷从民间征招上来的“笔杆子” 。B如果不是为了拿到高额润笔,韩愈在墓志、碑文中就不会用那么多阿谀奉承之词。C汉宣帝“第

6、其高下,以差赐帛” ,才子王褒、张子侨便因其文章文采飞扬屡被打赏。D古代文人有时还直接“卖文” 、代人“捉刀” 、 “卖版权” ,这也是他们的创收渠道。(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杭州巷 10 号夏阳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岔路,叫平安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便是杭州巷。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小巷里

7、,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茅草。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 3 -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 10 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碧空如镜。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瓴上探头探脑,却无法照进小巷。行走在小巷里,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驻足 10 号门前,我感慨颇多,犹豫良久,那两扇厚重的木门还是被我轻轻地叩响了。须臾,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她的目光和善,完全没有都市人惯有的那种警惕。我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爱好用镜头来捕捉历史。老太太把我迎进院内。院子很大,里面种了不

8、少花草。秋天的菊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白如雪,粉似霞,而黄的,则黄得热闹,亦黄得伤感。院内飞檐斗角,回廊石阶,曲径通幽。难以置信,在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脚下,竟然藏着这样的深居大院。老太太说自己有八十高龄,有个留学海外的儿子,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明年也将花甲之年了老太太说她姓李,从十八岁结婚那年起,已经在这院子里生活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里,女儿夭折,儿子客死他乡,佣人被遣散,老伴过世,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昔曰门庭喧闹的大宅子里,最后只剩下她一个孤老婆子了。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我问:“这巷子为何叫杭州巷,和杭州有什么历史渊源吗?”老太太说:“现

9、在知道这巷子来历的人应该不多了。说来话长,早在清朝末年,有一批杭商集体迁移来此,他们开茶庄、丝绸店和当铺等。买卖做大了,赚钱了,在这里扎根,抱团买地置业,于是就有了这杭州巷。你可别小看这巷子,它可是当年这座城市的心窝窝呢。巷道之所以修得这么窄,就是为了减少闲杂人员的进入。无论多大的官来访,文官落轿,武宫下马,就是皇帝来了,也得老老实实从巷子口步行进来。 ”说到这里,老太太得意地笑了。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杭州巷在当年是如此的尊贵显赫。望着老太太一脸甜蜜而略带羞涩的回忆神情,我依稀看到了当年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被浩大的迎亲队伍捧进了这杭州巷。在杭州巷 10 号,如置身于山野的一处宅院里,都市的喧

10、嚣和车流的嘈杂似乎远去。空气里,有花的阵阵清香,在明朗的阳光下,微微发酵。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告别老太太,告别杭州巷 10 号,重新回到巷子里。我默默退出杭州巷时,一个磨刀师傅正挑着担子站在巷子口,高声叫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他抑扬顿挫的叫喊声跌落在小巷里,溅起一巷子清脆的回音。磨刀师傅喊了数声,站了片刻,却- 4 -没有走进小巷。我回到单位。主任问我:“老太太同意拆迁了?”我默默地望着主任难看的脸色。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我向主任建议道:“按照老太太目前的身体

11、状况,是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要不,我们等到明年开春再说,如何?”主任沉默不语。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中人物不多,人物关系也不复杂,但非常注重营造小说的环境氛围,并设置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B杭州巷 10 号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小说将户主老太太与其他已经迁走的住户进行对比,体现了老太太的不近人情。C小说结尾只有一句话,写主任沉默不语,但主任内心可能并不平静,结尾意蕴悠长,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D “我”在征求户主老太太是否同意拆迁时,非常犹豫,既体现了拆迁工作的难度,也体现了“我”对老太太的同情。5小说第二自然段对杭州巷的环境进行

12、了描写,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 分)6小说写了关于城市拆迁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健全地方税体系,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委员会和财政部及有关方面,正抓紧组织起草和完善房地产税法律草案。作为一个世界通行的税种,几乎每个国家的房地产税都有以下四个制度安排方面的共性。一是所有的工商业住房和个人住房,都会按照它的评估值来征税。二是都有一些税收优惠,比如规定一定的扣除标准,或者对一些困难家庭、低收入家庭、

13、特殊困难群体给予一定的减免。三是房地产税属于地方税,其收入归属于地方政府,用于支付教育、治安和其他一些公共基础设施提供等的支出。四是税基确定非常复杂,需要建立完备的税收征管模式,- 5 -才能使房地产税征得到、征得公平。我们将参考国际上房地产税制度性安排方面的一些共性特点,结合中国的国情,最终确立最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房地产税征收方案,使我们设计的房地产税制度能够更加合理、更加公平,既能够起到筹集财政收入、满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需求的作用,又能够发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积极效应。(依据中国经济网所载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对房地产税问题答记者问整合)材料二:2011 年 1 月 27 日,上海和重

14、庆两地发布了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的试点方案并开始施行。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规定,从 1 月 28 日起对上海居民家庭新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上海居民家庭的新购住房征收房产税,税率视房价高低分别暂定为 0.6%和 0.4%。重庆市首批纳入征收对象的住房包括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建筑面积交易单价在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 3 倍以下的住房,税率为 0.5%;3 倍(含 3 倍)至 4 倍的,税率为1%;4 倍(含 4 倍)以上的

15、税率为 1.2%;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税率为 0.5%。(依据 2011 年新京报文章上海重庆开征房产税整合)材料三:上海市房产税减免条件免征条件1、本市居民家庭购买的首套房,免征。2、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购买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后,合并计算的家庭全部住房面积人均不超过 60 平方米的,免征。3、本市居民家庭中的子女成年后,因婚姻等需要而首次新购住房,且该住房属于成年子女家庭唯一住房的,免征。4、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持有本市居住证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其在本市新购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免征。

16、5、持有本市居住证满 3 年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购房人,其在本市新购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免征。退税条件1、本市居民家庭在新购一套住房后的一年内出售该居民家庭原有- 6 -唯一住房的,已征收的房产税,可退还。2、持有本市居住证满 3 年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已征收的房产税,可退还。(依据华律网相关文章整合)材料四:征收房地产税对楼市的影响,一直都存在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征收房地产税,会使同时具有多套房的人群,提高房租弥补缴纳的房产税,从而推动房价上升。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征收房地产税,会增加房子的持有成本,减少炒房人群并促使投资者抛售房产,从而导致房价下降。不可否认,未来房地产税出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房价。但是影响房价的因素是复杂的,房价是升是降还要综合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投融资制度等进行多方面考量。(依据搜狐网相关文章整合)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房地产税是世界通行的税种,属于地方税。我国征收房地产税的主要目的是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