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92938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陕西省黄陵中学陕西省黄陵中学 20182018 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测试题(重点班)14牛顿以太阳与行星之间存在着引力为依据,大胆猜想这种作用存在于所有物体之间,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牛顿之前,开普勒等科学家已经证明了“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与两者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B在牛顿那个时代无法验证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和使苹果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C根据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质量m、二者间距离 r 的关系2mFr,再结合牛顿第三定律,推理得太阳与行星的引力

2、关系2MmFr,M 是太阳质量,牛顿将这种关系推广到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D牛顿通过实验测出引力常量G 之后,万有引力定律才能揭示复杂运动背后的科学规律15约里奥居里夫妇由于发现了人工放射性,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4 年,他们用 4 2He射线轰击铝箔27 131A,产生了一种新的放射性物质 X 和一个中子10n,该放射性物质X 不稳定继续反应放出 Y 粒子而生成硅30 1430si,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 粒子是放射性物质 X 的核外电子释放出来形成的B新的放射性物质 X 是磷元素的同位素,核子数为 30C放射性物质 X 放出 Y 粒子生成硅 30 的过程属于重核裂变D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半

3、衰期比天然放射性物质短得多,因此放射性废料更不容易处理16如图所示,A、B、C 是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O 是 AB 的中点,两根互相平行的通电长直导线垂直纸面固定在 A、B 两处,导线中通入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已知通电长直导线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kIBIr为通电长直导线的电流大小,r 为距通电长直导线的垂直距离,k 为常量,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0,则 C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0 2BB02 2B- 2 -C0 4BD03 4B17 一种常用的圆珠笔由笔筒、笔芯、弹簧、顶芯杆组成(如图示) ,将顶芯杆抵在水平桌面上,下压笔筒从而压缩弹簧,松手后,笔筒在弹簧作用下向上弹起,带

4、动顶芯杆跳离桌面。为考虑问题简单,将笔芯、笔筒看做一体,不计摩擦。A从松手到弹簧恢复原长,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笔筒的动能B从松手到弹簧恢复原长,笔筒一直向上加速运动C从松手到弹簧恢复原长,笔筒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不论下压程度如何,松手后顶芯杆都能跳离桌面18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4:1,原线圈接交流电源和交流电压表,副线圈通过电阻为R的导线与电饭锅、空调连接。已知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副线圈上的电压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现闭合开关 S 接通空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为 880 VB电饭锅的实际功率增大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D空调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220

5、 2sin(100)Vut19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同样的金属小球相距L,分别带有异号电荷。现给两个小球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初速度,此后两小球发生弹性碰撞并有电荷的充分转移,当两小球再次相距L时A两小球间电场力的大小一定比开始时大B两小球速度的大小一定比初速度大C两小球速度是否比初速度大取决于带电量情况D两小球的速度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0如图为某放射源放出的三种射线在匀强电场或匀强磁场中的轨迹示意图,已知三种射线的性质如下表:射线名称本质电荷数质量数速度射线氦原子核240.9c射线电子100.99c+q1q2- 3 -射线光子00c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是在匀强磁场中,磁场垂直纸面向里

6、,且为射线B若是在匀强磁场中,磁场垂直纸面向外,且为射线C若是在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水平向右,且为射线D若是在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水平向左,且为射线21 引力波探测于 2017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P、Q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二者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P星的周期为T,P、Q两颗星的距离为l,P、Q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 r(P星的轨道半径大于Q星的轨道半径) ,万有引力常量为 G,则AQ、P两颗星的质量差为2224rlGTBP、Q两颗星的线速度大小之差为2r TCP、Q两颗星的运动半径之比为l lrDP

7、、Q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lr lr 第第卷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33 题第 3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一)必考题(1111 题,共题,共 129129 分)分)22(6 分)唐中“加速度”社的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R1R2R3Rtab电压 鉴别器220VS(a)(b)(b)O12345102030405060t/R/kPR/Wt/O204060801002468101214(c)- 4 -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

8、N/m.(2)为了用弹簧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你认为方案_更合理.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 10.0 N 和 20.0 N.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 6.0 N,b的示数为 11.0 N,c的示数为 4.0 N,则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23(9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金属丝xR的电阻率。(1)请根据图甲,对图乙的实物图进行连线,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2)如图丙所示,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 。- 5 -(3)闭合开关后,将滑

9、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一合适位置后不动,多次改变金属丝上金属夹的位置,得到几组U、I、L(U为电压表的示数,I为电流表的示数,L为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的数据,用R=U I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值后作出RL图线如图丁所示。取图线上两个点间数据之差 L和 R,则金属丝的电阻率= (用题给字母进行表示)。的测量值 (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真实值。24.(14 分)如图所示, 有一个可视为质点带正电的小物块其质量为m1kg,电荷量Cq3101,从光滑平台上的 A 点以0v2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 C 点时,恰好沿 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

10、末端 D 点的质量为M3kg 的被固定住的长木板,最终恰停在木板的最左端已知虚线 OD 左侧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mVE41031,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上表面粗糙,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木板长度mL425,圆弧轨道的半径为9 . 0Rm,C 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60,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 m/s.求:(1)小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末端 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木板未被固定,且撤掉电场,仍将滑块在 A 点以0v2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试通过计算说明小物块能否从长木板左端滑出?若能,则求出小物块和木板

11、的最终速度,若不能,则求出小物块与木板刚保持相对静止时,木板右端与 D 点的距离。25.(18 分)如下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半径为 RL 的圆形区域,圆心 O1对应的坐标为( 3 ,0)L,圆与x轴交于 A、C 两点.除圆形区域内无磁场,在y轴与直线x23L 之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在圆心 O1处有一粒子源,发射同种粒子,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粒子从粒子源 O1出发垂直磁场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射出,不计粒子重力,并且从磁场返回圆形边界的粒子均被吸收掉,问:(1)求能从右边界(即直线x23L)射出的粒子其最小速率为多少,并求出该粒子从 O1出发时与

12、x 轴正方向的夹- 6 -角。(2)要使粒子垂直于x23L 的边界射出磁场,求该粒子的最小速率为多少。33.物理选修 3-3(15 分)(1) (6 分)关于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给 3 分,选对两个给 4 分,选对 3 个给 6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B.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少、斥力增大C.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气体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D.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E.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2) (

13、9 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足够长圆柱形绝热气缸内封闭着 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气体温度为 T0.活塞的质量为 m,横截面积为 S,与气缸底部相距 h,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活塞上升了 h.已知 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内能表达式为 U=23RT,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活塞与气缸的摩擦。求:加热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现停止对气体加热,同时在活塞上缓慢添加砂粒,当添加砂粒的质量为 m1时,活塞恰好回到原来的位置,求此时气体的温度。34. 物理选修 3-4(15 分)(1) (6 分)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在 t=0 时刻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已知波速为

14、0.4m/s,且波刚传的 c 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给 3 分,选对 2 个给 4 分,选对 3 个给 6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7 -A.波源的振动周期为 0.2sB.t=0 时,质点 d 点沿 y 轴正方向运动C.在 t=0 时,质点 a 的加速度比质点 b 的加速度小D.质点 a 比质点 b 先回到平衡位置E.t=0.1s 时,质点 c 将运动到 x=12cm(2) (9 分)直角三角形的玻璃砖 ABC 放置于真空中,B=30,CA 的延长线上 S 点有一点光源,发出的一条光线由 D 点射入玻璃砖,如图所示。光线经玻璃砖折射后垂直

15、 BC 边射出,且此光束经过 SD 用时和在玻璃砖内的传播时间相等。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BD=2d,ASD=15.求:玻璃砖的折射率;SD 两点间的距离。- 8 -物理答案物理答案 14.C 15.B 16.C 17.C17.C 18.AC18.AC 19.BD19.BD 20.AD20.AD 21.ABD21.ABD22(6 分) (1)300 (2)甲 0.30(每空 2 分)23(9 分)(1)实物连线如图所示(3 分)(2)1.650 mm(2 分) (3)24dR L (2 分) 小于(2 分)24(1)小物块 A 到 C 做平抛运动,由题意可知:smC4260cos00;(1 分 )对小物块由 C 到 D 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有:22 21 21)60cos1 (CDmmmgR(2 分 )对小物块在 D 分析,根据向心力公式有:RmmgFD N2( 1 分 )由联立可解smD5 NFN9340根据牛顿第三定律NFFNN9340,( 1 分 )(2)对小物块在木板上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有:2 210)(DmLqEmg解得:3 . 0 ( 3 分 )(3)假设小物块不能从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