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功夫、中餐知名度最高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91792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8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功夫、中餐知名度最高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城、功夫、中餐知名度最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功夫、中餐知名度最高(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月?日 星期二?文化新闻一项大型调查揭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长城、 功夫、 中餐知名度最高本报记者杨雪梅“友好的” 、“有吸引力的” 、“伟 大的”这些正面的、积极的字眼成 为外国人认为“最适合描述中国的词 汇” 。“世界眼中的中国”大型调查报 告近日在北京发布,调查结果表明,北 京奥运会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对于中国的 印象。 调查由数字一百公司承担完成,采 用拦截访问与网上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 行。主要调查对象为奥运会期间来到中 国的外国人,涉及欧洲、北美、亚非拉 等?多个国家,既有游客,也有一部 分外国的媒体从业者,覆盖了不同地 域、不同种族的人群。问卷内容包括在 中国的感受、对中国文化的认

2、知、对中 国经济的印象等等。从 “神秘古老” 到 “现代开放” 北京奥运会改变 “中国印象”调查显示,来到中国前,多数外 国 人 对 中 国 的 印 象 主 要 是 “ 神 秘 ” 、 “古老” 、“东方古国” ,这些认知主要 来源于本国的电视、广播、报纸、杂 志等媒体,以及一些书籍或当地人的 道听途说,其中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 相当大。奥运会期间,大部分外国人 亲眼见到中国 尤 其 是 北 京 的 现 状 后 , 印象发生了?度的大转弯。 眼见为实。很多外国人以为中国百 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当他们来 到中国后,感受最深的是中国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升。通过耳闻目睹中国百姓的 衣食住行,外国人

3、对中国人的安居乐 业、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有了最直接的 印象。现代化的奥运场馆和成功的赛会组 织让外国人体会到中国的巨大进步。调 查显示,很多国外媒体,包括一些对中 国抱有敌意的媒体,在报道时都用了辉 煌、美好等正面的词汇。在很多外国人 眼里,北京奥运会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展 现中国的舞台。 北京奥运会还成为一面折射国民素质 的镜子。很多外国人对奥运会志愿者的服 务打了高分。北京市民的素质、东道主的 友善和热情,也让很多外国友人感到“超 乎想象” ,甚至有点“受宠若惊” 。他们对 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不仅来自于硬件, 还来自于软件,来自人性化的体验。仅?的 外 国 受 访 者 知晓 “四大发明” 对

4、中国文化的认知仍有偏差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尽管精彩的奥 运开幕式为展现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平 台, 但调查显示, 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 知还停留在较浅层面。他们对我们的了 解,远没有像我们对美国或欧洲的了解 那样清晰。 对于 “最能代表中国的事物” , 外国 人选择最多的是 “长城” 、“功夫” 和 “中 餐” 。其中, 长城获选率最高, 达?; 此 外, 由于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 大部分外 国人对 “中国功夫” 印象深刻, 不少人在 来中国前, 还曾以为中国人个个都会 “功 夫” 。而接受调查的中国人更推崇 “四大 发明” ,认为其最能代表中国的达?。 遗憾的是, 很多外国人甚至不知道 “四大

5、发明” , 因此选择 “四大发明” 的受访外国 人仅占?。此外,“中医” 的获选率也只有?。 在 “最能代表中国的动物” 中,“龙” 和“熊猫”以无可争议的优势占据前两 位, 获选率分别达?和?, 作为中华 民族图腾的 “龙” , 在代表性上略胜一筹。联想、中国移动等品 牌知名度较高 李宁奥运营销表现最突出调查中,数字一百公司引入了一套 综合性的“评价中国”体系,问卷设计 涵盖经济、环境、政治以及国民素质等诸多方面,其中对中国经济认知现状的 调查结果尤其引人注意。大部分外国人 不仅对中国经济现阶段的评价较高,在 对经济发展的未来预期方面,也非常看 好中国。超过六成的外国人认为,中国 将成为未来

6、?年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外国人对 中国品牌的认知度大幅提升。调查结果 显示,“联想” 、“中国移动”等品牌 在外国人当中享有较高知名度,获选率 分别达到?和?。此外,奥运期间, “李宁”作为营销表现最为突出的品牌 之一,在“奥运期间印象深刻的品牌” 中位于前列,在“认知度印象深刻程度”的比例方面,也处于首位。这与 李宁作为奥运会最后一棒火炬手的名人 效应有紧密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经济增 长 迅 速 , 但?的 外 国 受 访 者 认 为 ,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有代价的,如环境 问题。这也说明,中国虽然在环境保 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要赢得 广泛的认可,还有很

7、长的路要走。对 同样问题的对比性调查显示,中国人 对本国经济 发 展 的 看 法 要 乐 观 得 多 , 有?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国的经 济建设是一种可持续的、健康快速发 展的过程。再也不是 “早上听鸡叫, 白天听鸟叫, 晚上听狗叫” 农民文化生活越来越多彩本报记者张健随着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 农民 “早上听鸡叫, 白天听鸟叫, 晚上听 狗叫” 的生活方式早已改变, 如今忙碌 了一天的他们,闲暇之余有了多样选 择: 看书、 读报、 上网、 看电影, 甚至参加 培训, 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姿 多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一批国家级和地方重 点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尤其是网 络

8、媒体等新科技手段开始进入农民的生 活, 促使农村传统的生产、 经营方式发生 巨大改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比以前 明显增加。 山东新村乡于村是一个闻名遐迩的 银杏产业专业村。村支书于洪玺介绍, ?年以来,于村投资?万元建成了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 购买了 ?多台电脑, 建起了农村电子阅览室。 不少村民在网上学习技术、查找资源、联系顾客,极大方便了银杏栽种与销 售。近日记者走进于村的电子阅览室, ?多台电脑前几乎座无虚席。村民倪 敬党告诉记者:“网上有不少银杏苗木 销售渠道信息, 许多银杏苗木交易会信 息都会在网上公布。现在做生意再不用 受二手贩子的压价了。” 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村村民大量

9、制 作木版年画,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村 文化产业; 吉林省长春市开展 “打造欢乐 农家院、 先进文化百村行” 活动, 既建设 了农村文化阵地,又促进了农家经济增 收。辽宁鞍山市图书馆, 安徽太湖县图书 馆,河南偃师市图书馆等利用馆藏图书 及各种信息资料,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 的许多实际难题,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 逐年增加。改变农民陈旧观念几年前, 在农村举办文化活动、 开办 讲座的时候, 参加者寥寥无几。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的不断开展与深入,农民参加 文化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 于村在去年夏天,先后有?多名妇 女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妇科病, 可是患者不 好意思就医。针对这种情况, 由村里的妇 联主任牵头,

10、组织全村妇女在电子阅览室 观看了 夏季妇女保健 等课件, 引导村民 积极就医, 有效防治疾病, 使患病妇女很 快摆脱了疾病折磨。有了切身体会, 村民 们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大大高涨。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鼓励农民自办 文化, 创建了 “村文化俱乐部” , 有效调动 了农民积极性, 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慈 溪市构建了 “十五分钟文化园” , 为农民 群众提供精神文化乐园,促进农民改变 思想观念, 帮助群众接受先进文化。维护农民文化权益为筑实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根基, 各 地积极探索, 充分发挥文化在城乡统筹发 展进程中的作用, 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维护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山东省泰安市满

11、北村最近几年建起 一座三层楼的文化大院, 大院内设了 “一 院三室” : 影院、 图书室、 电子阅览室与电 子点播室,拥有各类教学光盘?余 盘, 图书杂志?余册, 电脑?多台, 并且开通了宽带互联网。村民可以到文 化大院浏览网页, 借阅图书与光盘。这个 文化大院很受村民们欢迎,借阅登记簿 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借阅群众的名字及借 阅日期。 一些地区采用政府购买、补贴等方 式, 向基层、 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 文化服务。山西省长治市全面启动农村 文化低保工程, 对贫困农村实行 “文化低 保” 的惠民政策, 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基本 文化权益。江西省安排?亿元, 设立了农 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通过政府购

12、买的 形式,鼓励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到农村进 行文艺演出、电影公司组织放映队到乡 村放映电影。这些措施有力地维护了农 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改善农民生活方式农村文化建设给农民群众的日常文 化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促进了民间文 化活动的蓬勃发展。山东大陡山村除投 资?万元建成了文化活动广场与藏书 ?多册的 “农家书屋” , 购买了乒乓球 桌和羽毛球等体育用品外,还组建了近 ?名村民参加的高跷队、 秧歌队, 每逢 重大节日, 场面非常热闹。 “我们连续两 年联合岱峰艺术团到村里举办“走进大 陡山村” 晚会, 以说唱、 小品、 相声等艺术 形式, 介绍村里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出现的新人新貌,这些活动极

13、大地活跃 了山区的文化生活,吸引了不少周边村 的村民跑来观看。” 大陡山村村支书苏庆 亮介绍说。 宁夏、 青海等地农村通过举办形式多 样的花儿歌会, 以及热贡六月会等各种民 俗活动,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促进民间文 化形态的繁荣发展。浙江嵊州、 江苏如皋、 河南宝丰、 福建莆田、 泉州等地民间剧团 发展很快, 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 继承传 统民间艺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农村文化的发展,以前那种放 下农活,除了吃饭就是打牌的日子一去 不返,现在的村民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文 化活动中去。像高跷、 秧歌等富有地方色 彩的民间文化活动也重新火了起来, 农 村的文化形态得到了巨大的丰富,农民 的文化

14、生活水准日益提高。古老悠远的中国,开放现代 的中国, 博大精深的中国, 飞速发 展的中国每个中国人心中的 祖国, 肯定是多姿多彩的, 但在其 他国家的人们眼中,这个地域辽 阔的东方古国, 究竟是什么模样? 提及中国, 会有哪些 “符号” 最先 跳入他们的脑海? 对中国, 他们有 着哪些了解,又有哪些认识上的 偏差、甚至误解?北京奥运会之 后, 在五大洲四大洋的友人眼中, “中国印象” 有没有变化? 所有这些,其实都涉及一个 如何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大 话题。 从今天开始, 我们将和您一 起探讨, 如何将一个真实的、 日新 月异的现代中国,更好地推介到 世界面前。让 “中国印象” 更清晰闻白长

15、城、 功夫和中餐, 成为外国人眼 中最能代表中国的元素, 而对国人引以 为傲的四大发明, 只有?的 “老外” 表 示了解。 这一调查结果, 既在情理之中, 也在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是因为借助于外国媒体 的报道、 好莱坞的电影和众多唐人街的 中餐馆, 这几样中国元素成功地走出了 “国门” , 达到了较高的认知度; 意料之 外, 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文 化源远流长, 发展日新月异, 能够代表 中国的元素数不胜数, 可惜不被更多的 世人所了解, 更谈不上深刻理解。与中国近几十年、 甚至上百年来对西方发达 国家的研究、 借鉴、 学习的热情相比, 外 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还停留在较浅

16、的 层面, 甚至有些误解和偏见。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 但 无论如何,与日渐提升的国际地位相 比, 中国的国家形象、 国民形象、 企业 形象等, 都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调查 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些受访者在 来到中国之前,对中国的了解大多来 源于本国媒体。因此, 当地媒体涉及中 国的报道是正面还是负面,就会不可 避免地影响到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印象” 。这也意味着, 怎样与外国媒体更 好地沟通,怎样更理性地向他们介绍 中国, 怎样用世界认可的 “传播语言” 塑造国家形象,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 的课题。 一次奥运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 国,但奥运会不可能每届都在中国举 办, 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 让 “中国 印象” 更清晰、 更真实, 让外国民众知 道中国不仅有长城、 功夫和中餐, 还有 更灿烂的文化、 更友善的百姓、 更开放 的环境, 这, 既是我们的机会, 更是我 们的挑战。快评今又重阳乌丙安今天,?月?日, 农历九月初九, 是 重阳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