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医免疫系统_对营卫气血再认识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5916954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中医免疫系统_对营卫气血再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中医免疫系统_对营卫气血再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中医免疫系统_对营卫气血再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中医免疫系统_对营卫气血再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中医免疫系统_对营卫气血再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中医免疫系统_对营卫气血再认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逮生医丝夕?年?月第? ?卷第?期?学术探讨?试论中医免疫系统 对营卫气血的再认识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 ? ? ?林绍基免疫学是当代医学中发 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前沿学科,并广泛渗透到 医学各个领域,无疑对医学进步产生重大影响。人们自然联想到 中医有没有免疫学?中医理论有否 免疫系统?这些都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回答是肯定 的,否 则难以对中医治疗包括对所谓免疫性疾病的裕殊疗效,及其独特理论所发挥的特殊作 用做出解释,岂非莫大憾事?但由于中西两种医学 的认识方法的不 同,所用术语自然不 同,使两者难以相互沟通,成为中西 医结合的重 要障碍,同时也对中医学发展十分不利。因此

2、笔者认为,就目前来说,在现代科技发展还 不能完全清楚地解释中医的某些理论和 现象之前,不 必纠缠于术语的差异或强求某些术语对等或一致,但应从理论实质方面探讨两者的共性,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阐明各 自的理论方法,取 长补短,相互 沟通,提高 治疗效果,才 能共同发展,促进医学 进步。上述术语上的不 同,主要是由于中医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 核心,以藏象学说的认识方 法,所产生 的一 系列术语与西医不 尽 相 同?而存 在差 异,因此谈论 中医免 疫,必需从藏象 学 说谈起。藏象学说?脏 腑 学 说?是 中医研究人体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营卫气血?等生理功能和病理,以及 它 们 之

3、间 相 互关系 的基 本 理论。按系统论的方法 可以把藏象 学说分为?脏腑、经络及营卫气血 三个部分?系统?。前两 系统,在内经及其 他经典著作中,已有详细 论述,在此不多赘述?而营卫气血则与现代免疫学有着更为直接和密切的关系,本文将着重讨论营卫气血部分。?对营卫气血的再认识“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为一气耳,今辨为六名 ”?灵枢决气? ?关于一气,有不同 注解,有谓? “一气者,真气也。”有谓? “总由气化,故曰一气?气灵枢集注著者张志聪注谓? “本于先天,总属一气?成于后天,辨为 六名。”不难看出前贤认为?一气虽辨为六名,但为同一来源,营卫气血自属同一范畴,在藏象学说中占有重要

4、地位,而成为中医理论基本体系之一需要说明的是,后世温病学家运用卫气营血作为证候归类,划分疾病的深浅程度,用为辨证论治的依据,与本文所讨论重点有所不同应予区别。此外有关精神、津液,以及古人所谓人之三宝精、气、神者,应当说都是指构成机体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与营、卫、气、血的生成、变化都有密切关系,故一并讨论,不另列题?以下概略回顾内经等经典著作有关营、卫、气、血的论述。?营?“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素问痹论? ? ?“营气之道,纳谷 为宝。谷入于 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 ? ?灵枢营气篇? ? ?“人受气于谷,谷入 于胃

5、,以传与 肺,五脏六 腑,皆以受气,其清 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 中,卫 在脉 外阴阳相 贯,如 环 无端。”?灵枢营卫生会篇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 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 毛发长。谷入 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经脉篇 ?以上所录经文指出?营是机体摄 自大自然及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氧气等,是生命运动天津 中医? ?年?月第 ? ?卷第?期的物质基础?生 长发育、能量来源、信息传递、新 陈代谢 等所必 需?,它 运 行于脉 中与卫 互 为阴阳循环不已。?卫?“阴者,藏 精 而 起巫也?阳者,卫外而 为固也。”? ? ?素问生气通 天论 ?“卫者,水 谷

6、之 悍气也,其气剿 疾 滑 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育膜,散于胸腹。”?素问痹论?“卫气者 出其悍气之剿?票?疾,而先行于四末分 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 ?灵枢邪客篇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揍理,司开 合者也?”? ? ?灵枢本脏篇? ? ?“卫气不 营?运 行 失常?,邪气居之。”? ? ?灵枢上隔篇? ? ?结合前项说明?卫与营同属 气,前者属阳为清在脉外,后者属 阴为浊在脉中。并 明确指出?卫气 的主要功能是卫外,即巩 固保卫 机体外围 之 义而故 名 卫。仅以狭义的免 疫概念理解,显然卫与免疫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气?“夫自古 通天者,生之本,

7、本于阴阳其生五,其气三,数犯 此 者,则 邪 气伤人,此寿命之 本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 ? ?“天气通 于肺,地气通于隘”? ? ?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 ?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灵枢刺节真邪篇? ? ?中医理论,气的涵义颇为广 泛,名称繁多。如 元气、宗气、神气、肾气等,又如“其气三”是指 天 气、地气和运气?人气?等不 同解 释,又各自衍 义 为 不同 含义。总 的说,气可以高度概括生命象征 及各种机制 和功能,如气机、气化等。具体可指各 脏腑生理功能如 胃气、肾气等?又可指各种邪气?如六 淫等?及气所 致病理功能改变?如气滞、气虚实?等。本文 所述 之

8、气,主 要指真气而 言。?血?“中焦受气 取 汁,变化而赤,是 谓血。”?灵枢决气篇? ?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 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 ?灵枢邪客篇? ? ?“诸血者皆属 于 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支八期之朝夕也。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 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 ?素问五藏生成?通常血乃 指血液而言,在中医理论 中血与气同样是对机体物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如营卫生会篇说?“营卫者精气也,血气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从阴阳学说和功能方面看?气为阳,则血为阴,因此 血不仅是指机体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说明机体各部所以能发挥相

9、 应功能,如肝受血 而 能视,有 赖于气血共同 作用的结果。营卫气血的相互关系,虽 然 同源 而异流,但它们在整体功能上仍然是阴阳相随,周回流转,相互生化,相互协调。按阴阳学说分析,即分之则二,合之则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明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经典文献及历代名著中常见有“卫气营血”、“营气”、“卫 气”、“营卫”、“营血”、“气血”等不同命名,是 因在 不 同论文中不 同涵 义,侧重有所不 同而已。如清唐容川血证论说? “人 之 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清吴谦医宗金鉴认为?“卫即起中剿悍 者也,荣即血中之精悴者也。以其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则曰营

10、卫。营行脉 中,故属于阴也?卫 行脉外,故属 于阳也。”可供参考。?营卫气血在脏象学说中的地位?营卫气血与脏腑及经络的关 系?“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 而行化物者也。其气 内干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 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 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穷 之。”?灵 枢卫气篇 ?以上所述 不难看出?脏腑、经 络、营卫 气血天津中医? ? 年?月第 ? ? 卷 第?期之通道。而营卫气血乃流通其 间的 主要物 质。所谓?“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 无端。”唯营卫气血 耳。?营卫气血与三 焦及膝理的关系?“三 焦者,决读之官,水

11、道出焉。”? ? ?素问灵兰秘典? ? ?“三 焦者,水谷 之道路,气 之所终始也。”?难经三十一难? ? ?“膝者,是三焦 通会元真 之 处?理 者,是 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 ?金匾要略? ? ?姚止庵说?“三焦者,总 括 乎 一身,宗、营、卫三气所生,水道所出。六腑之 中 有三焦,虽无形 而有气,虽无体而 有用。”张介宾说?“决,通也,读,水道也。三 焦气治,则脉 络通 而 水道利。, ? 中藏 经说?“三 焦者,人之 三 元 之气也,号曰中清 之府,总领 五脏六腑、营卫 经络、内外左 右上 下之气也,三 焦通,则 内外上 下 皆通,其于周身灌体,和 内调 外,营左养右,宣 上导下,

12、莫大于此也。”根据以上所述三 焦 的功能,除 流通气血,疏通 水道外,同是兼有“气 化”功 能。关于三 焦 的具体部位 论述,历代名家各有见解,通常指 上、中、下 三 焦。清李 世 材医宗 必读认为?“肌肤之 内,脏腑之外,为 三焦也。”尚有“大囊”,“脂膜”,“腔子”等等见 解,但综合分析,在机体内如此大 的空间,既非指血?经?脉,而又包括膝理在内,同时具有相应的功能。以现代医学解剖生理的 观点,三焦与淋巴系统分布最为相似,而淋巴器官实际也是 免疫器官。如此看来营卫气血、三焦和揍理与现代医学 免疫 系统之 间的关系不难理解。?营卫气血与精气神的相互关系?“夫 精 者,身之 本也。”? ? ?

13、素问金匣真 言论?“营卫 者 精气也,血者 神 气 也,故 血 之 与气,异名同类焉。”? ? ?灵枢营 卫 生会? ? ?“人始 生,先 成 精,精成而 脑 髓 生,骨 为 干”? ? ?灵枢经脉 篇?“何者为神?岐伯日?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 脏已成,神气 舍心,魂魄毕具,乃成 为人。”?灵枢天年篇 ?精、气、神三者,古人称为三宝,也是对 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作为对机体生命状态综合评价的标准?精,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前 者泛指全身或谷物 中精微营养物质,所谓后 天 之精。狭义乃指“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 精而藏之”即先天之精,而与遗传关系密切。气产生 于精,精的生化有赖于气,气的产生表现 出

14、神。?营 卫气血与 疾病的发生“阴者,藏精而起巫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 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 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 明,气立如故。”? ? ?素问生气通天论? ? ?“正气存 内,邪 不可干。”? ? ?素问刺 法论? ? ?“邪 之 所凑,其 气必虚。”? ? ?素问评 热论? ?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 ?素问百病始生 ?“夫子之 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

15、何败?岐伯曰?得 顺者生,得逆者败?知 调者利,不知调者害”?灵枢海论? ? ?“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虚,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赢瘦。”? ? ?金匣要略? ? ?上述可见中医对疾 病的发生,以及对未病与已病的概念及其分界线,是按整体的观 点和阴阳学说来区分,建立在正 邪相搏的基础 之上的。无 论疾病发生和存 在部位?定位?或性质?定性?如何,从营卫气血 的功 能来看?营 卫气血运行正常才能保证机体功能正常?未病?,反之营卫气血运 行失常,则 出现一系 列病证?已病?。在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中,有关营卫气血与疾病的论述 很多,且较复杂,几乎涉及临床各科。如伤寒、温病、杂病?天津

16、中医? ? ?年?月第? ?卷第?期痹、偏枯、肤胀、不得卧或多卧、喜梦、善忘、痈疽、病风、血崩等等。如与脏腑、经络相联系则涉及范围更为广泛,可谓无所不及。这种认识与免疫学涉及医学基础和 临床各科,情况 是完全一致的。?营卫 气血与辨证论治中医的特色之一是辨证论治,在辨证论治的学说中,对于病因与机体反应互相作用而致病的认识上,主要着 眼于 机体反应 性?内因?方面。沿用四诊方法当然包括一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收集各种信息资料,经 过 综合分 析 得 到证,即所谓辨证。辨证方法 中,主要 有八 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营、卫、气、血辨证和三焦 辨证等方法,根据辨证确 定治疗 方针。由于中医对疾病的概念即建立 在正 邪 相搏 的基础 之上,因此治 疗不外扶正、祛 邪两 大原则。所谓扶正 不外调理机体脏腑、经 络、营卫气血正常运行。祛邪 就是祛 除侵入机体内部的邪气。无论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