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916734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以盐城师范学院以盐城师范学院 2012 版人才培养方案为例版人才培养方案为例 成长春 (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办公室,中国 盐城 224051) 摘 要 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应坚持“能力为本、重在应用、面向行业、服务学生”的人才培养改革方向;突出“地方性、本科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改革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改革策略:以精准定位,把握人才培养改革方向;以强化特色、注重应用,改善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保障改革。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改革 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

2、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 承担着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有效担当人才培养重任, 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精准定位,把握方向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精准定位,把握方向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向什么方向改革?这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1.坚持“能力为本、重在应用、面向行业、服务学生”的人才培养改革方向。坚持“能力为本、重在应用、面向行业、服务学生”的人才培养改革方向。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是通

3、过精准定位,确立符合自身定位、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彰显自身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地方本科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应该认清自己的劣势和不足,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 ,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科学调整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 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核心,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是要做到: “能力为本” ,突出理论学作者简介:成长春,男,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1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重在应用”,贯彻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导向为主的原则,创建独具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实现专业技能的迁移与应用。 “面向行业” ,教学、科研、服务三者以应用为导向, “学术、技术

4、、职业”三者有机结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服务学生” ,以学生为本,在课程设置、选课、考试方式等方面改革创新,从而更加人性化、科学化。 2.突出“地方性、本科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点。突出“地方性、本科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点。突出“地方性” ,与地方政府、企业、农村紧密合作,与科技、产业、文化相互对接。突出“本科性” ,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坚持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律,不随意降低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也不能刻意追求人才培养的高大全,比如盲目申报硕士点,扩张学科、专业等。突出“应用型”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化,培养地方所需且用得上的人才;以应用科学研究为重点,提升

5、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盐城师范学院是一所新办地方本科学院, 多年来该校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区域性大学为奋斗目标,坚持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合作发展、 和谐发展的五大发展方略, 突出地方性、 本科性、应用型特点,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路径。学校坚持“能力为本、重在应用、面向行业、服务学生”的人才培养改革方向,把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推进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把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和丰富提升教学资源紧密结合起来, 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

6、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强化特色,注重应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强化特色,注重应用 1.强化特色,不断凝练和打造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强化特色,不断凝练和打造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盐城师范学院创建了卓越教师班的叠加培养模式,工科专业的嵌入式、订单式,卓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等。盐城师范学院针对传统教师的培养机制问题: 师范生对中小学教学改革现状缺乏了解,教学实践不足,就业竞争力弱。学校提出了卓越教师的培养方案。卓越教师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两个阶段。学校为每位学生都配

7、备了校内校外两个导师, 使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切实锻炼了自身能力。此外,为了保证学生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同步提高,卓越教师培养还采用跨学院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 由学生所在二级学院组织开展专业课程学习, 由教师教育学院组织教师类课程的学习和研讨, 以及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与考察活动, 为教师教育提供 “临床性”的实践训练,以提高教师职前培训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2.注重应用,立足行业需求,设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应用,立足行业需求,设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盐城师范学院目前有涵盖文、史、理、工,包括师范类共 50 个专业,每个专业有不同的学科基础、 行业背景, 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可一概而论,应遵循立

8、足行业需求、凸显专业特色的原则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开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不同专业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应走学校、社会、企业合作办学、开放办学的模式。在这方面,学校的商学院、信息学院做得尤其突出。信息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行业需求、企业需求和专业特征,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晋阶式“2+1+1”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完成包括通识教育与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 三年级第一学期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 三年级第二学期完成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3与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 四年级到合作企业实施工程实践能力

9、与工程素养的培养。学院先后和无锡微软、中软国际、上海宝信等 IT 业知名企业签订了嵌入式、 定单式人才培养协议, 满足了学生的专业实践、岗位实习、就业等诸多方面的需求,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环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十分重要,但难以有效落实,主要表现为实践教学内容难以整合,专业技能难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技能难以提高等方面。为此,一是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盐城师范学院充分优化实践环境,实施“专业技能”为主线的“三四四”立体实践教学体系。 “三”即校内实验、园区实训、企业实习三类实践教学点

10、;“四”指基础训练、提高训练、综合训练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四个实践教学层次;第二个“四”指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四项实践培养能力。二是专业技能训练进课堂。该校 2012 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有一个亮点,除了一般的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针对专业技能开设对应训练课程,保证专业技能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如师范类专业开设普通话训练与测试、写字课、说课、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能训练课程。三是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需要一大批既懂学科理论又懂专业操作的教师。 盐城师范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

11、的原则,主要有三个途径。途径一,以实习基地所在的企业为依托和背景,教师与企业一一挂钩,培养与企业对接的双师型教师,帮助发展教师复合能力。途径二,从企业聘请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到高校做客座讲师,将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带到学校,将企业实际项目、人才需求带到学校,以弥补工程实践方面师资的不足。途径三,建立自己的产、4学、研基地。近年来我院在盐城经济开发区、盐城国际软件园区建立了“新能源化学储能与动力电源研究中心”等多个产、学、研基地,进行高科技项目研发,既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又培养了大批双师型教师。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 课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

12、基础、最核心的要素。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制定的根本内容。近年来,课程体系的建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专业课程的改革,成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 1.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搭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平台”由通识教育课程为主的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构成,占学生毕业所需总学分的 70%; “模块”以专业方向课程群为主,占学生毕业所需学分的 30%, 实现人才培养的共性与个性兼顾、 基础与专业并存,在“宽、厚”的基础上实现“专、尖” 。 2.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通识教育要求拓宽基础,沟通文理;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为此,盐城师范学院

13、 2012 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将通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职业发展与指导等课程,其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英语课程的改革力度最大。 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采用课堂教学与卷面考核的方式,教学方式单一、学习效果差。改革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缩减三分之一的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鼓励红色革命基地现场教学、法律案件审理旁听、社会热点分析等灵活的教学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英语教学由过去的 16 学分两年大学英语课程改为 8+x 四年不间断模式,第5一二学期开设 8

14、 个学分大学英语,第三学期开设通识英语选修课程,第四八学期开设专业英语,双语专业课程,保证了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实用性、专业化。在通识选修课程的设置中,学校借鉴国内外高校经验, 对原有素质教育课程进行梳理和改革, 重新设计人文素质类、科学素质类、艺体素质类、综合素质类四个模块,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为学生提供 200 多门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优质素质课程,推进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科学与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多角度、多层次上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专业课程改革。专业课程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析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基本能力、专

15、业核心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创业和社会适应能力,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和支撑教学环节,构建以知识、能力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形成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在专业拓展课程中开设具有专业方向特色,贴近市场需求,实用性较强的模块课程,有利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灵活、多样的考评体系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灵活、多样的考评体系 应用型本科教学要大胆改革传统本科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 不光要考核理论教学的质量, 更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要建立灵活、多样、开放的考核评价体系。 1. 评价内容上突出针对性、评价主体上坚持多

16、元化。评价内容上突出针对性、评价主体上坚持多元化。评价内容方面,体现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培养要求。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能力培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要制定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化的评价,考察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评价主体方面坚持多元化,实现政府、企业、学校评价的三位一体,体现校内与6校外相结合,职前与职后相结合,从而系统地考评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以便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 2.评价过程中注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评价结果上体现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过程中注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评价结果上体现激励性和发展性。在评价过程方面,既要考虑最终静态的教学结果,又要关注动态的教学过程。可以采取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如采用口试、操作考试及实验论文等多种形式考评教学过程。一方面,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 对学生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创新能力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另一方面,对教师的备课、授课、考试,以及课堂的教学技巧等方面有一个客观的评判。在评价结果上体现激励性和发展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教师的教学热情。 例如实习环节就可以采用企业人员参与,企业与学校综合评价机制;实训环节就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