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91666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5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年3月1日 星期日 热线电话:2127450 文字信箱:srbybbvip.要闻3 DAILY精准发力“三个年” 全力打造“绿富美”访市委常委、缙云县委书记朱继坤“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3亿元,增 长8.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16元, 增长 12.2 %。 ”市委常委、缙云县委书记朱继坤说,缙云去年 主抓五张报表,为建设和谐美丽好缙云开好局。 “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我们发展潜力和竞争力所 在。 ”朱继坤说,缙云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加快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捧回了“五水共治”大禹鼎。 “守着金饭碗要饭,群众不答应;让群众饿着肚 子搞生态,生态也肯定保护不好

2、。 ”朱继坤说,发展还是 第一要务。 为此,缙云在推动重大项目上下功夫,在优 化企业服务上出实招,同时,严把项目“生态、环保”关, 划好生态“红线”,守好发展“底线”,并在全市率先实施 分类考核。 潜明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也取得新进 展,缙云还被确定为综合性“腾笼换鸟”省级试点单位, 引进重大项目20个,稳居全市第一。 “群众想啥,我们就干啥! ”朱继坤告诉记者,缙云 创新出台“民生清单”工作机制,做大、做响了“1个烧 饼,3个家家”品牌。 同时,缙云着力深化“大调解、大防 控、大安全”体系建设,针对一些疑难信访问题和历史 积案,党政主要领导主动深入一线,面对面、手拉手地 解决群众诉求。 不

3、仅如此,缙云还注重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 开展了“两提两创走前列”等活动,并全面推行“四个零 入账、五个不报账”和村干部廉洁履职“驾照扣分”监管 模式。 “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 ”朱继坤如是说。 事业成败,核心在党,关键在人。 对于新的一年,朱 继坤表示,缙云将精准发力“三个年”活动,推进生态经 济体制年、 打造美丽乡村深化年、 抓好基层治理推进 年,一步一个脚印打造“绿富美”! (本报记者 赵泰州)建设美丽莲都 创造美好生活访市委常委、莲都区委书记林健东“去年,莲都区进一步深化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战略思想的认识,提升了发展理念,理清了发 展思路,坚定了发展信心。 ”在昨晚的电视问政

4、节目中, 市委常委、 莲都区委书记林健东回顾了该区去年的发 展历程与成绩。 他说,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 下,莲都区以促进“三大莲都”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改 革升级、产业升级、共建升级和作风升级,在建设美丽 莲都、创造美好生活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 效。 去年,莲都区的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为此,林健东 举了几个例子, 如成功争取到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 代农业园,“梅峰茶叶” 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称 号,莲都义乌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 古堰画 乡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对丽水市区的旅游开发起 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在城乡统筹方面,莲都区不仅成功创建了国 家卫生城市

5、和省示范文明城区, 消灭了垃圾河、 黑臭 河,还在广大农村建成并投入使用生活污水治理设施, 促进了城市美、乡村洁。 “去年,我区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88.1%,给 老百姓带来了实惠。 ”林健东说,民生建设的持续有力 推进,带来的是社会环境的和谐有序。 林健东认为,除了经济社会发展外,党建工作也是 区委工作的重中之重。 去年,莲都区着力推进从严治党 各项工作,大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软弱涣 散的基层党组织进行了整顿,坚持惩治腐败“零容忍”, 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林健东表示,2015年, 莲都区将主动适应经济发 展新常态,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 生态发展之路,以

6、深化“两美”莲都建设为主线,强化改 革驱动、生态驱动、特色驱动和法治驱动,努力在建设 全国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 “双示范区” 上取得更大成 效。 (本报记者 叶江)用好生态谱养生文章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庆元县委书 记杜光旻“如果要用四句话来概括庆元的2014,那么思路更 加清晰、发展逆势而上、工作亮点纷呈、干部担当蛮拼 最合适不过。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庆元县委书记杜 光旻说。 “2014年,根据庆元自然生态独特优势,我们在寻 梦菇乡,养生庆元战略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避暑 胜地,并提出了全域景区化、生态景观化、旅游养生 化、经济人文化、交通网络化的实施路径。 ”杜光旻说, 事实已经证明,这

7、条路是正确的,只要坚持走下去,庆 元的后发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从经济层面来说,经济指标是最有力的说明。2014 年度主要经济指标中,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 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用电、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和贷款增长等17项指标增幅都是全市第一名。此外民生工作成效也十分明显。 引进了民办学校 并实现了正式招生,庆元中学高考创历史最好成绩。 与 市中心医院合作,提升了医疗业务发展和医疗水平。 在平安方面,庆元有望连续十年拿到平安县称号, 社会管理应急服务中心入选浙江省政府管理创新的十 佳,“三三矫正”、法律援助等工作获得上级肯定。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干部的担当。 “为了培养干部的 担当精神

8、,首先我们领导班子带领干、带头干。 ”杜光旻 说,领导班子带头干了,下面的干部才会拼命干。 自去 年下半年开始,庆元建立了月月现场会制度,每两个月 召开一次街道的现场办公会, 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乡镇 重点工作推进会, 副县以上领导以及县属部门直接到 街道乡镇去接其抛出来的问题,跟踪、督促问题难题的 办理,直至完成。 思路决定出路,发展思路问题至关重要。对于2015 年的发展思路, 杜光旻说, 庆元提出了持续推进改环 境,难中求进稳发展,精准发力抓落实,紧扣建设中国 避暑胜地,加快打造“寻梦菇乡、养生庆元”,建设美丽 事业,实现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张李杨)打好四场硬仗 力促转型升级访副市长、丽

9、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开 发区)党工委书记陈景飞“2014年对于开发区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副 市长、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景 飞说,“过去一年,开发区总体处在爬坡过坎的艰难期, 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 区找到了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1+2X主导产业培育,作为生 态工业的着力点来抓。 主要打了四场硬仗:治污仗、转 型仗、升级仗、改革仗。 ” “五水共治,治污为先;丽水治污,开发区率先”。 通 过一年努力,开发区探索出企业治污“2+2”模式,即抓 好企业清污分流工程和刷卡排污工程两大保障系统, 强化治污技术攻关

10、和日常管理两大支撑系统。 通过这 些措施,合成革、革基布行业都按时完成了污水纳管达 标排放,所有化工、印染行业都完成了整治验收。 这一 仗打得很艰难,也很精彩。 转型仗对于开发区来说是一场突围仗。 过去一年, 开发区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治理,重点开展低效产业、低 效闲置用地、低效招商项目清理行动;另一手抓新型产 业的培育,围绕1+2X主导产业,引进培育了一批机器 人、生物医药、光伏发电项目。 升级仗是开发区的翻身仗。 在成功升级国家级经 济技术开发区的同时, 还拿下了省级节能环保装备高 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高端装备与机器人省级高新技术 特色产业基地,列入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生态化建设 试点和“两化

11、”融合绿色安全制造信息化试点。 改革仗是保障,也是动力,是由内而外的革新仗。 陈景飞表示,开发区致力于深化体制改革,减负增效; 深化土地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 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 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开发区打造成最佳的 投资创业环境。 新的一年,将继续铁腕治旧,精准引新, 沉稳换挡。 (本报记者 曾翠)递交五张“报表” 发力建设“两美”龙泉访龙泉市委书记王小荣2014年, 龙泉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四年蝉联 全省第一; 创成11个无违建乡镇和360个无违建村; 全年技改投资达到15.9亿元、 新产品产值18.5亿元、 高新技术增加值7.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续三年 列丽水第一;20

12、14年被评为全省首批“平安市”;推行行 政服务中心“无午休”制度 龙泉市委书记王小荣用生态、经济、平安、民生、党 建五张“报表”,盘点了2014年龙泉绿色生态发展取得 的各项成绩。 针对如何开展2015年龙泉绿色生态发展的各项 工作,王小荣说:要保持定力推进绿色生态发展,做到 “三个强化”,即强化生态理念、生态保护和制度建设; 要增强活力抓发展促转型, 着力在完善规划、 狠抓项 目、力促生态产业发展上下功夫,要提升一产,提质二 产,提速三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王小荣认为,在龙泉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工 作方法的革新和改变,要深处着力全面深化改革,重点 是推进政府自身改革、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13、和省级改革 试点。 王小荣还认为,要精准发力推进从严治党,为推 动龙泉绿色生态发展提供保障。 王小荣认为,为实现“两美”龙泉的目标,要做好 “三个提升”,即提升“最美县城”建设水平,把龙泉市区 建设成为“城市会客厅”;要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做 到点线面统筹推进;要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深入实施 农民异地搬迁工程,推动农民加快向市区、中心镇、中 心村集聚。 通过实施产业富农、改革助农、素质强农、政策惠 农、帮扶脱贫等系列“组合拳”,全面提高4600元以下 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 推进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 动计划对于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 “促增收、 惠民 生”等民生问题,王小荣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思路。

14、 (本报记者 沈隽)坚持生态保护 和经济发展两手抓访青田县委书记徐光文“2014年,我们全年生产总值增长7.6,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增长8,旅游总收入增长29.6,固定 资产投资增长16.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 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9.2和11.8。 ”在电视问政现 场, 青田县委书记徐光文底气十足地报出了去年的 “成绩单”。 “去年停产整顿的98家阀门企业,关停淘汰27 家、完成整治提升24家。 ”徐光文介绍,青田抓住“五 水共治”的有利时机,开工建设治水项目136个,总 投资60多亿元。2014年,青田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 数达到339天,优良率92.9,瓯江青田温州交接断 面水质一直保

15、持在类。 在抓好生态环境的同时,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徐 光文说,千峡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有实质性进展,一期 投资34亿元的北山旅游小镇已开工。 石文化产业年 增速在20以上, 山口石雕风情小镇已成为世界各 类原石集散地。 “青商回归”步伐加快,总部经济、进 口贸易等业态有新突破。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办实事,规定每年每个村必 须办三件以上的实事,乡里县里则要办10件以上。 ” 徐光文说,2014年共办了三级实事1695件。 “平安靠平时,化解在初时,解决要及时”是青田 促进平安和谐的工作理念。 组建了重大疑难社会矛 盾调处中心,成立了全国首家县级涉侨调

16、解中心。 去 年一年,就化解了2400多件矛盾纠纷。 在党建工作上,青田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党 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共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30,整改组织23个,清理“裸官”26名, “吃空饷”人员19名。 青田把2015年确定为 “规范提升年”。 徐光文 说:“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接轨新高铁,在发展理念和 思路上, 做到保持定力不动摇; 在发展举措和对策 上,做到精准发力不折腾;在发展环境和作风上,做 到增强耐力不懈怠,用务实苦干推动两美青田建 设迈上更高台阶。 ” (本报记者 张李杨)推进“一号工程” 加快“两美”云和建设步伐访云和县委书记张建明“虽然云和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3.66亿元, 但在城市建设上的投入有4.99亿元。”云和县委书记 张建明说,去年,云和坚持把“美丽县城”建设作为 “一号工程”,深入实施城市提升三年行动,统筹推进 “四改造三提升”等工作,成为了浙江省第一批“美丽 县城”试点县。 同时,云和以“山水童话乡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