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2011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简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91166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3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报2011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申报2011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申报2011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申报2011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申报2011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报2011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报2011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简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申报申报 2011 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简介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简介 一、 申报广西自然科学奖项目(一、 申报广西自然科学奖项目(2 项)项) 1. 广西黑衣壮族人群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广西黑衣壮族人群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完成单位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完成人员完成人员:尹瑞兴、刘唐威、潘尚领、林伟雄、杨德寨、吴锦珍 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一)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医学科学,内科心血管疾病。 (二)主要研究内容、发现点、科学价值:1. 在人类遗传学上证实黑衣壮族是泰老民族南迁途中遗留的群体;2. 黑衣壮族人群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载脂蛋白(Apo)B 水平和高脂血症患病率明显低于当地的汉族人群,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 ApoA1/ApoB 比值则显著高于汉族人群。 两民族人群血脂水平和高脂血症患病的环境危险因素也有所不同;3. 黑衣壮族人群脂蛋白脂酶 (Pvu和Hind)、ApoB 3端高可变区、ApoE、ApoA1 (75bp GA 和 C83T)、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肝脂酶 (514CT)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与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 (493GT)、胆固醇酯转运蛋白、ApoA5 (1131TC、c.553GT和c.457GA)和ApoC3等位基因和基

3、因型频率与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些基因多态性对两民族人群血脂水平影响的程度不同;4.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ApoC3 和 ApoA5 (1131TC、c.553GT 和 c.457GA)基因型与饮酒有不同的相互作用对血脂水平有一定的影响;5. 黑衣壮族人群收缩压和脉压水平、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汉族人群,两民族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的环境危险因素也有所差异;6. 黑衣壮族人群的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以及患病的相关环境和遗传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7. 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既相对独立,又在多种环境和遗传危险因素上有密切的联系。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人们对高脂血症和高血压发病因素和

4、相互联系的认识, 为高脂血症和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人群防治提供宝贵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而且是国家政府部门制定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治政策的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医学理论和实用价值。 (三)创见与创新:本研究立题新颖,具有地方特色,研究设计合理,实验方法先进,统计处理正确,数据真实可靠,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本项目研究的基因多态性较多, 其中几个基因多态性与饮酒相互作用对血脂水平以及部分基因多态性对血脂和血压水平的影响,均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内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论文公开发表情况及被正面引用情况:发表学术论文 35 篇,综述 10篇。其

5、中被 SCI 收录 23 篇,总的影响因子为 55.742;中华系列核心期刊 10 篇。经 CBM、CMCI、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 、Google Scholar 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等五种检索工具联合检索显示,本项目有 28 篇主要论文被国内外学者引用,共计引用 162 次,其中他引 88 次。 2. 肝癌特异性功能蛋白标志物研究肝癌特异性功能蛋白标志物研究 完成单位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完成人员完成人员:张志勇、何敏、覃健、农清清、李刚、韦霄 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医疗卫生领域,在肝癌的致病、发生发展、诊断、化学预防等环节分别探讨了特异性功能蛋白标志物及其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

6、值和实用意义。 项目研究(1)运用蛋白组学新技术 SELDI-TOF-MS 筛选出 6 个肝癌血清候选标志物,构建肝癌与正常人的诊断模型,利用该模型判断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达到 95以上;利用 Tricine-SDS-PAGE 电泳分离目标蛋白,LC-MS/MS 质谱鉴定,确认其中两个肝癌血清候选标志物为嗜中性活性肽 NAP-2(72) ) 和 NAP-2 (73) ;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细胞化学和 RT-PCR 均验证 NAP-2在人肝癌细胞和肝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与血清表达一致;首次报道嗜中性活性肽 2 可作为肝癌标志物,该重要发现已申报发明专利;同时利用 SELDI-

7、TOF-MS技术发现阿朴脂蛋白 A在肝癌血清中高表达,提示阿朴脂蛋白 A可作为肝癌血清的候选标志物。 该系列血清小分子蛋白标志物的发现, 为肝癌癌变机理研究、药物靶标的设计、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了有价值的新标志物。(2)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比较灵敏的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的新方法,已申报发明专利。利用该专利技术首次报道绿茶提取物 EGCG 诱导人肝癌 SMMC-7721 细胞早期凋亡的最佳作用剂量是 100mg/L,早期凋亡率达 48.16%;关键蛋白 -1-抗胰蛋白酶和纤溶酶原在 EGCG 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对研究 EGCG 抗肝癌机制, 指导肝癌高发区人群正确实施化学

8、预防, 具有重要意义。 (3) 建立 TRAP生物发光法检测肝癌细胞永生化蛋白标志物的方法, 用该法检测肝癌组织永生化标志物端粒酶活性,可为肝癌临床诊断、疗效判断提供辅助指标。 (4)首次证实了细胞色素 P4502E1 (CYP2E1) 是致肝癌环境毒素微囊藻毒素-LR (MCLR)在人肝癌细胞中诱导活性氧(ROS)产生及氧化损伤的一个重要蛋白标志物;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家族的 OATP1B1 和 OATP1B3 对 MCLR 的肝内转运及发挥细胞毒性非常重要。研究结果阐明了致肝癌环境毒素 MCLR 诱导细胞氧化损伤的分子机制,为揭示饮用水微囊藻毒素污染致肝癌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本

9、研究项目共发表论文 35 篇,其中 SCI 收录 6 篇,中文核心期刊 15 篇,获得广西优秀博士论文 1 篇(广西共 2 篇) 。申报发明专利 2 件。发表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 95 次。在此基础上,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 项。经广西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本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申报广西科技进步奖项目(11 项) 二、申报广西科技进步奖项目(11 项) 1. 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治疗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治疗 完成单位: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 0 三医院 完成人员完成人员:赖永榕、龙桂芳、张新华、罗建明、刘容容、李桥川、尹晓林、廖宁、章忠明、罗琳

10、、 赖颖晖、林伟雄、周贻振 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 广西是地贫的高发区,本课题组二十年致力于寻求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地贫的临床治疗领域不断探索,创建了新的治疗方案和临床管理模式,取得了很大成绩,注重技术推广和广泛应用,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总结如下: (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 本课题组于1998年率先在广西开展脐带血移植治疗重型地贫的临床工作, 是当时国内第二例。在国际上创建自己独特的移植方案。该方案在移植预处理上采用马利兰、环磷酰胺及氟达拉滨三联方案;在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方面采用环孢素、甲氨蝶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霉酚酸酯四联方案。目前,我们已移植27例,治愈24例,治愈率达89%;

11、9例采用脐带血移植,治愈8例,其移植效果优于国内外相关报道。每例地贫患者的移植费用比国内其他医院节省1/3-1/2费用。 (二)地中海贫血的祛铁治疗 2005 年本课题组对中国重型地贫患者进行铁过载研究发现,中国地贫患者的铁过载远比西方国家严重, 85%的中国地贫患者有重度铁过载。龙桂芳教授等率先在国内给地贫患者开展注射去铁胺袪铁治疗;2005 年赖永榕教授等率先在国内开展新型口服袪铁剂-地拉罗司治疗地贫的临床研究;2010 年率先在全国开展核磁共振(MRI)检测地贫患者的心脏 T2*值、肝脏 R2 值。课题组成员数十次在全国、全区推广祛铁治疗,数以千计的地贫患者得到规则的祛铁治疗,改善生存质

12、量、延长寿命。 (三)地中海贫血的输血治疗临床研究 上世纪 70 年代本课题组龙桂芳教授率先在全国提出和推广规律、 高量输血,近 20 年课题组成员更为积极主动的推动该项工作,先后数十次在广西及全国范围举办学术推广会。课题组 2003 年先后在 303 医院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了地贫患者专用输血、祛铁治疗室-“地贫之家” ,给予地贫患者输血治疗建立绿色通道,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到目前为止,仅仅 303 医院“地贫之家”已接受 3000 多例地贫患者的输血治疗,由于采用规律、高量输血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延长寿命。 (四)基因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课题组 2004 年

13、在国内率先报道羟基脲对治疗中间型-地贫以及 HbE 复合-地贫有显著临床疗效;2009 年在国际上率先报道脂质体转染反义核酸能够抑制地中海贫血的珠蛋白基因,改善与非珠蛋白肽链的平衡,减少红细胞的凋亡,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地贫的新方法。 2. 疏肝治疗上消化道心身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2. 疏肝治疗上消化道心身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完成单位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完成人员:完成人员:凌江红、黄李平、秦荔荣、梁纲、潘宇政、张钰琴、聂海明、曹阳、韦宗萍 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消化系统心身疾病中医药治疗研究领域。 中医学治疗心身疾病,不仅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更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病

14、种和发病率居内科心身疾病的首位, 疏肝治疗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课题组从 2000 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疏肝治疗上消化道心身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取得多项有意义的结果。 1.观察疏肝理气法对夹尾应激大鼠“身”和“心”的影响,结果显示:疏肝理气法既能减轻模型大鼠饮食量减低、体重增长缓慢,改善胃组织学,又能改善靠边、扎堆、兴奋性及活跃程度下降等抑郁行为,在国内首次揭示疏肝理气法具有一定的“身心同治”的抗应激作用。指导区内外多家医院临床应用疏肝为主治疗多种上消化道心身疾病,疗效卓著,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2.通过对中、西医文献的系统挖掘、整理与研究,首次探讨了肝主疏泄与脑肠肽的相关性,提出“肝主疏泄”是

15、机体调节脑肠肽的核心,创新性地提出“情志肝(脑肠肽)胃”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中医病理生理及疏肝调节脑肠肽治疗消化不良的治疗理论;研究疏肝理气法对夹尾应激所致实验性 FD 大鼠脑肠肽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疏肝理气法能上调模型大鼠下丘脑和胃窦胃泌素(GAS)表达,增加胃组织、血浆 GAS 含量,下调胃窦生长抑素(SS)表达,减低脑和胃组织 GASRmRNA 和胃组织胆囊收缩素-A 受体(CCK-AR)mRNA 表达,在国内首次阐明疏肝理气法治疗 FD 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中枢和/或局部脑肠肽及其受体有关;临床研究揭示疏肝中药逍遥丸结合西药个体化治疗 FD 有协同增效作用,对上腹痛、腹胀、嗳气

16、、厌食等症状的改善尤为显著。 3.临床应用疏肝健脾中药治疗另一经典心身疾病消化性溃疡(PU) ,能有效促进溃疡愈合,抗溃疡复发,尤其能显著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的 Hp 根除作用,显著减轻 PU 患者胃窦炎症程度,抑制 NF-B的活化,下调-防御素-2 的上增性表达。实验研究证实,疏肝健脾中药能促进大鼠乙酸性胃溃疡愈合及预防 IL-诱导的溃疡复发,并能抑制 NF-B 的活化减轻炎症反应。 这是首次基于炎症上游因子核转录因子和防御素揭示中医药治疗PU 的抗炎机制, 首次通过生活质量评价阐明了疏肝健脾法治疗 PU的作用和优势。 本项目研究成果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柳州市中医院、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区内外 11 家医院进行了推广应用,均取得很好的疗效,对提高中医药治疗上消化道心身疾病的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 14 篇,其中核心期刊 13 篇,有 12 篇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共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