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康复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讲义整理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4590975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44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家 康复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讲义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独家 康复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讲义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独家 康复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讲义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独家 康复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讲义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独家 康复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讲义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家 康复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讲义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家 康复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讲义整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相关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第一章第一章 影像学影像学1.X X 线线:高速运行的电子流撞击物质而突然受阻时产生的一种电磁波,X 线成像波长 0.008-0.31nm2.X X 线成像相关的特线成像相关的特性性穿透性:X 线成像的基础荧光效应:X 线透视检查基础感光效应:X 线摄影的基础(溴化银)电离效应:电离与 X 线量成正比。是放射计量学和数学字化探测器成像的基础。生物效应:是放射治疗学的基础,也是 X 检查时需要注意防护的原因。3. .CTCT 成像原理成像原理CT是用 X线束对人体进行扫描,探测器接收通过该层面衰减后的 X线,经模数转换输人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扫描 层面组

2、织衰减系数的数字矩阵,然后将矩阵内的数值通过数模转换,有黑白不同的灰度等级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 即构成 CT 图像。4.用于磁共振成像的目前只有H,因为H 在人体内含量最高,且只有一个电子。5.根据磁场强度,主磁体可分为低场(1.5T)6.核医学核医学: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分为实验核医学与临床核医学。核医学影像是显示器官及病变组织的解剖结构、 代谢、 功能相结合的显像。 临床上主要有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SPECT) 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 。7.超声诊断超声诊断(超声成像超声成像) :利用超声波的物理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将其

3、接收、放大和信息处 理后形成图形、曲线或其他数据,以此进行诊断的方法。8.超声成像的基础超声成像的基础:利用组织声阻抗和衰减的差别,超声波人射后会产反射和衰减差别。超声通过人体组织产生的衰减主要为大分子 (蛋白质,尤其是胶原蛋白)引起。水的衰减最小,骨骼和气体衰减最大。后方回声反映了衰减的程度,后方回声强度越大,衰减程度越小。9.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以不同的颜色表示血流方向:红色表示血流朝向探头,蓝色表示血流背离探头。第二章第二章 临床检验临床检验1.1.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BHB)正常参考区间: 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2 2. .

4、红细胞(红细胞(RBCRBC)计数)计数(显微镜计数法)正常参考区间:成年男性(4.0-5.5)10 L成年女性(3.5-5.5)10 L新生儿(6.0-7.0.)10 L生理变化:新生儿红细胞比成人高,出生 2 周下降。男性 6-7 岁时最低;25-30 岁最高值,30 岁后下降女性在儿童上升;13-15 岁达较高值。体力、运动员、寒冷、高原可增多。妊娠期相对减少,称生理性贫血。3.3.白细胞(白细胞(WBCWBC)计数)计数(显微镜计数法)正常参考区间:成人: (4-10)109L儿童: (5-12)109L 新生儿: (15-20)109L病理性减少:总数低于 4109L 称白细胞减少。

5、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其次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 总数的变化。4.4.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在成人往往与白细胞总数同时增高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所致的急性感染;白喉、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如烧伤、大手术术后) 、急性大出 血、急性中毒以及白血病或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25.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绝对值低于 1.5X109L 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 0.5X109L 称为粒细胞缺乏症。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和原虫感染等;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射线、化学物质、药物等理化损伤。6.6.血

6、小板(血小板(PLTPLT)计数)计数正常参考区间: (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性血小板减少: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脾功能亢进、血栓性血小板减少、先天性或新生儿血小 板减少症、大量出血等。继发性巨核细胞减少性血小板减少:如骨髓发育不全或被异常组织浸润、营养缺乏等。理化因素所致的骨髓抑制:如严重感染、苯、砷、金制剂中毒、放射线及药物等。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结締组织疾病、淀粉样变性等。7.7.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FTCFT)/ /束臂试验:束臂试验:通过前臂局部加压,使静脉血流受阻,

7、给予毛细血管以负荷,观察前臂皮肤 一定范围内新出现的出血点数目,来估计血管壁的完整性及其脆性。5cm 直径圆内新出血点:成年男性5 个;女性和 小儿10 个,为束臂试验阳性。8.8.出血时间(出血时间(BTBT) :皮肤微血管经人工刺破后,血液流出到自行停止的时间。9.9.凝血时间(凝血时间(CTCT) :血液离开血管,在体外发生凝固的时间。10.10.2424 小时尿量小时尿量:反映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尿路通畅与否的综合情况正常成人:1000-2000 ml24h。生理性增多:超过 2500ml 为多尿。病理性增多: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炎、急性肾衰竭的多尿期、黏液性水肿、原发性甲状腺

8、功能亢进、慢性肾盂肾炎、 高压性肾病、肾小管中毒等。11.正常尿液:清澈透明,也可因含尿色素、尿胆原、卜啉等呈淡黄色至深黄色。12.12.血尿血尿: :尿沉渣用显微镜观察 10 个高倍视野(HP)平均红细胞数3 个/HP。出血到超过 1mlL,眼能见到红;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肾肿瘤、肾脏或尿道结石、外伤性肾损害及严重的出血性疾病。13.13.尿糖:尿糖:血浆葡萄糖浓度升高,进人原尿中的葡萄糖超出肾小管重吸收阈值(8.88mmolL)或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阈值下降时,较多葡萄糖从尿排出。正常值:尿糖定性试验:阴性,定量:056-5.0mmol24h 尿。14.复合性透明红细胞管型、透明白细胞管

9、型分别是肾出血和肾炎症的标志;15.复合性脂肪管型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标志物。16.16.蜡样管型蜡样管型:多提示有严重的肾小管变性坏死,如肾小球肾炎晚期、肾衰竭、肾淀粉样变性。17.17.尿酸结晶尿酸结晶:在新鲜尿中出现大量尿酸结晶,同时伴有红细胞存在,提示有膀胱结石或肾结石或机体尿酸代谢障碍。18.正常成人的粪便因胆素而呈棕黄色,成形,质软;婴儿:黄色或金黄色19.19.稀汁样便稀汁样便:因蠕动亢进或分泌增多感染或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肠炎。小儿肠炎:绿色稀汁假膜性肠炎:大量黄色稀汁样便并含有膜状物;艾滋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时可排出大量稀水样便。20.20.黏液脓血便黏液脓血便:细菌性

10、痢疾多为黏液脓血便,以黏液脓血为主,可无粪质;阿米巴痢疾:暗红色果酱样,以血为主,粪质较多,有特殊腥味;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crohn 病) :粘液脓血便。21.21.柏油样便柏油样便:褐色或黑色、质软、富有光泽、隐血试验阳性为柏油样便。3上消化道出血:50-70ml 可出现柏油样便。22.鲜血便鲜血便:肠道下部出血,如直肠、结肠息肉和肿瘤;肛裂及痔疮等。23.23.米泔样便米泔样便:白色淘米水样,量多且含黏液片块,见于霍乱、副霍乱患者。24.24.白陶土样便白陶土样便:胆管梗阻,使粪胆素生成减少。25.25.隐血试验隐血试验:作为消化道恶性胂瘤筛选的一个指标。26.2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LT)正常:0-40UL血清酶活性增高是诊断急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肝病的重要指标27.27.- -谷氨酰基转移酶(谷氨酰基转移酶(GGTGGT)正常:男64UL(37C);女45UL(37C); (IFCC 法)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化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肝外胆道阻塞、原发性 肝癌或转移性肝癌时,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但出发性肝癌和肝外胆道阻塞外,一般不超过 15UL。如果持续增高100 UL,提示可能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非活动期,该酶活性多属正常,而活动期大多增高,故可作为判断(肝 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在肝

12、移植后胆汁性并发症诊断中有意义。它是筛选肝移植早期(0-30 天)和晚期(90 天) 胆汁性并发症的最好指标。28.28.腺苷脱氨酶腺苷脱氨酶 ADAADA: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指标;与 ALT 或 GGT 等组成肝酶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肝脏病的酶学改变。29.29.总胆红素(总胆红素(TBTB) :正常参考区间为 1.7-20umolL30.30.肌酐(肌酐(CrCr) :作为清除率检查内生性物质较理想正常:酶法:30-106 umolL;苦味酸法:50-133 umolL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第一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133-177 umolL;第二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177-422 u

13、molL;第三期(肾衰竭期)443-707 umolL;第四期(尿毒症期)707 umolL31.尿素(尿素(UNUN) :正常:1.8-7.5mmolL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性别:男比女高 10-20年龄:新生儿高于成人,出生 60 天与成人无差别;60 岁高年轻人 10 时间:白天比夜间高;盛夏和冬天比春秋高运动:剧烈运动时增高饮食:高蛋白饮食增高;低蛋白饮食降低 妊娠时降低2)病理变化:增多:即肾前性氮质血症。糖尿病酸中毒、高热、饥饿、某些癌症和脓毒血症等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加 快。排泄障碍: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实质损伤时;尿路结石、泌尿生殖肿瘤、 前列腺增生

14、等造成排尿受阻时;急性肠炎、 烧伤、脱水、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引起肾供血不足时,可引起尿素浓度升 高。3)重症肝病:尿素产生量下降时,尿素浓度降低。32.32.脂肪酶脂肪酶正常参考区间:23-300U/L急性胰腺炎:发作后 4-8 小时,开始升高,24 小时达到高峰。33.33.无无机机离子检查离子检查钾(K+)正常:3.5-5.5mmolL钠(Na+)正常:135-145mmolL氯(C1-)正常:94-110mmolL钙(Ca2+)正常:总钙 2.25-2.75mmolL;离子钙:0.94-1.26mmolL镁(Mg2+)正常:0.74-1.0mmolL磷(P)正常:0.81-1.45mmo

15、lL34.34.血液葡萄糖血液葡萄糖: :正常:3.61-6.11 mmolL临床意义:4增高:空腹:轻度:7.0-8.4 mmolL ;中度 8.4-10.1 mmolL;高度:10.1 mmolL病因:a 糖尿病;其他内分泌疾病,如: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b 应激性高血糖,如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脑卒中、心肌梗死等;c 其他:包括药物影响、肝源性血糖升高、胰腺病变等。降低 :3.9 mmolL 为血糖降低。常见原因:a 胰岛素过多,如胰岛素瘤等;b 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肾上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缺乏;c 肝糖原储存缺乏,如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肝病;d 其他:如长

16、期营养不良、长时间不能进食等35.3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 :空腹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贴皮。4.合理用药原则:合理用药原则:明确诊断;根据药理特点选药;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祛邪扶正并举;对患者始终负责。5.5.镇痛药镇痛药:消除或减轻由疼痛引起不愉快情绪的药物。按其作用特点和机制分为:强镇痛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两大类。强镇痛药强镇痛药(1)吗啡(2)哌替啶(度冷丁) :人工合成(3)芬太尼:短效镇痛药,镇痛效力为吗啡的 100 倍,起效快。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一类化学结构不同,但都可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1)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2)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3)呲罗昔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