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学学会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89720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60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力学学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国力学学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国力学学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国力学学会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国力学学会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力学学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力学学会(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力学学会 中国力学学会 会 讯 会 讯 目 录目 录 理事会专刊理事会专刊 改革创新,发展学会,服务力学 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2002-2006)工作报告 (1) 中国力学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力学学会第七、 八届理事会扩大会议纪要 (18) 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全体常务理事会议纪要 (23)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全体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24) 中国力学学会各专业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编委会座谈会会议纪要 (26) 各省、 直辖市、 自治区力学学会理事长、 秘书长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 (28) 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介绍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青年科技奖获奖

2、者介绍 陈常青 (31) 胡更开 (32) 卢天健 (32) 任玉新 (34) 仲 政 (35) 2006 年第 5 期 会 讯 1 学会信息学会信息 改革创新,发展学会,服务力学 改革创新,发展学会,服务力学 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2002-2006)工作报告 中国力学学会在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等著名力学家的共同倡导和组 织下,于 1957 年成立,至 2006 年已有 49 年历史了。 在国家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机遇和挑战并存,为了促进学会的发展壮大,更好 地为中国力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 在全国广大力学工作者的支持下,2002200

3、6 年,在力学学术交流、期刊出版、科学 普及和教育、学会组织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促进力学学科发展、学术进 步及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兹按以下 8 个部分汇报: 1. 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力学学科发展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力学学科发展 2. 加强国际交流,提高中国力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加强国际交流,提高中国力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3. 提高学术期刊质量,为学术交流服务提高学术期刊质量,为学术交流服务 4. 搞好力学知识普及、教育,培养优秀力学人才搞好力学知识普及、教育,培养优秀力学人才 5. 积极促进力学界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积极促进力学界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

4、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6. 增加学会凝聚力,竭诚为会员服务增加学会凝聚力,竭诚为会员服务 7. 积极参与中国科协各项工作,提高中国力学学会在全国的显示度积极参与中国科协各项工作,提高中国力学学会在全国的显示度 8. 展望未来,开拓发展展望未来,开拓发展 一、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力学学科发展一、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力学学科发展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主业,也是学会的立会之本、活力之源。通过高质量、高水平 的学术交流,学会可以为学科的发展和原始创新做出贡献。搞好学术交流也是学会实 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 中国力学学会围绕学科建设和科技发展创新的主要问题, 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

5、交流活动。20022006 年,学会共组 织各类学术活动 115 次,其中国内会议 88 次,国际学术会议 27 次,海峡两岸中学生 力学夏令营 2 次。参加学术会议的人数达到 16000 人次,其中国内代表 11700 人次, 国外代表 4300 人次。通过会议交流的论文约 20000 余篇。出版学术期刊 16 种,学术 和科普专著若干。这些学术活动促进了国内同行以及中外学者间的学术交流,推动了 学科发展,也在国内外力学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学会 办公室承办国际会议,现阶段已成为我会重要的获取经费渠道,学会将这些收入利用 于办好期刊和其它学术活动中,壮大学会专职工作人

6、员队伍,盘活学会工作,使学会 工作进入良性循环。下面列举三个典型活动: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CCTAM)2005 为了更好地组织中国力学界各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借中国力学学会(CSTAM) 2 鉴和交叉,从而促进中国力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借鉴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不同方式,适应学术交流的新特点,中国力学学会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来自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其它单位的全国各地代表 1400 余人参加了于 2005 年 8月 2628 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 (Chinese Conference of Theoret

7、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 2005,简称 CCTAM2005) ,大会主席由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崔尔杰院士担任,副主席有程耿东、贺德馨、李家春、沈为平、苏先樾、王自强、吴有生、杨卫、卢振洋、张泽。 这次大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力学界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会议共收到论文 1615 篇,分为 15 个分会场和 45 个专题研讨会, 会议代表 1300 余人。 大会交流和讨论的内容涵盖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动力学、振动与控制) 、生物力学等多数力学分支学科领域,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力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会议代表反映此次大会交流方式宏观与微观有效结合,交流

8、效果非常好,节省了大家参加各种会议的时间和经费。 第六届世界计算力学大会暨第二届亚太计算力学大会(第六届世界计算力学大会暨第二届亚太计算力学大会(WCCMVI) 第六届世界计算力学大会暨第二届亚太计算力学大会(WCCMVI)于 2004 年 9月 5-10 日在北京饭店隆重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发来贺信,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到会致词。本次大会,由国际计算力学学会和亚太计算力学学会主办,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联合承办。 会议共收到论文 1425 篇。其中,中国 441 篇(大陆 398 篇,港澳 27 篇,台湾 16

9、篇) ,国外 984 篇,来自五大洲的 53 个国家。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共 1249 人,打破了世界计算力学大会历届参会人数的记录,成为我国力学界规模最大的盛会。 大会分成 24 个分会场在三天的时间内同步进行了分组交流。 其中, 250 多位专家教授组织了 89 个小型讨论会(Minisymposium) ,报告了 787 篇文章,另有 580 篇自由投稿的文章进行了小组交流。共计安排了 1367 个报告。在计算固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多体动力学、生物工程、纳米材料、智能材料、高性能计算、计算力学的数值方法等诸多领域的学术交流上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在学术交流之外还举行了大型招待会、宴会、VI

10、P 晚宴、亚太资深科学家之夜、书展等社交活动,为增进我国学者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友谊和了解、为国际友人更多地了解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次大会无论从学术交流还是社会活动两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大会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参会人员的高度赞扬。 多层次力学学科前沿的青年研讨会多层次力学学科前沿的青年研讨会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联合举办了一般力学、 实验力学、 流体力学、固体力学、计算力学 5 个学科前沿青年高级讨论会,对学科发展、规划、交叉等方面2006 年第 5 期 会 讯 3 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 中国力学学会 2003 年开始在京区举办

11、青年学术沙龙。截至到 2006 年 9 月,共举办活动 28 次,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力学所、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近 50 位青年学者参加活动。 每次沙龙均有优秀学者做精彩的学术报告。沙龙力图营造学术交流的宽松氛围,提高交流的成效,大家畅所欲言,发表着各自的学术见解, 青年学者们觉得报告开阔了大家的眼界, 促进了相互的了解,在交流中启发了思路, 为今后可能的相互合作提供了帮助。 每次沙龙都充满了新思想、新观念和新信息。而且这种交流更有利于激发新的学术思想。学术报告之后的体育运动活动

12、,让大家从脑力活动转向身体运动,在忙碌的科学研究之余,锻炼身体,放松紧张的情绪,并且增进相互间的友谊。活动后大家都感到非常有收获,这种形式得到了青年学者的赞同和认可。 承办了 6 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第 75 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2003 年,现代科技发展对实验力学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第 88 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2004 年,现代连续介质力学机遇与挑战) ,第 96 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2005 年,材料学科的迅速发展对固体力学提出的挑战) ,第 100 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2005 年,纳功能器件系统的交叉学科问题) ,第 103 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2006 年,力学与生物

13、学的交叉与融合) ,第 104 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2006 年,复杂高维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新进展及挑战) 。 二、加强国际交流,提高中国力学在国际上的地位二、加强国际交流,提高中国力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1. 积极、主动地发挥专家优势,申办国际有影响的、大型的系列学术会议积极、主动地发挥专家优势,申办国际有影响的、大型的系列学术会议 争取一些有影响的国际系列大会在中国召开,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国内专家与国际同行的广泛交流,使国外同行了解中国力学,快速提升中国力学在国际的地位。 2004 年申办并成功举办世界计算力学大会和亚太地区计算力学大会年申办并成功举办世界计算力学大会和亚太地区计算力学大会

14、申办申办 ICTAM2008 中国力学学会是 IUTAM (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的会员, IUTAM 是 ICSU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的成员, IUTAM每四年一次的ICTAM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大会是世界力学界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约 2000 人参加),是各国都在努力争办的会议。在国际具有国际数学家大会一样的影响,1988 年

15、中国力学学会代表中国争办过此会,但只差一票落选。此会议如果能在中国举行将对推动中国力学学科的发展、扩大中国力学在世界的影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力学学会自 2002年初组成申办 2008 年 IUTAM 大会(ICTAM2008)的申办专家小组,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申办工作,申办准备工作非常充分,国务委员陈至立、北京市市长刘淇、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清华大学校长、北京中国力学学会(CSTAM) 4 大学校长、中科院力学所所长签署了申办信,虽最终申办未果,但从中我们也得到很多收获与经验: 1)在 ICTAM2004 会议上,郑哲敏院士当选为 IUTA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