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89338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购好物,就去淘宝皇冠排行榜(http:/ 1 页 共 6 页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一、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是恒定的. 反之也成立. 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的匀变速 直线运运称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叫匀减速直线运动. 如果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应加一负号表示。 2. 基本规律: (公式)(1) 速度公式:vt=v0+at或:a=tvvt0.(图象为一直线,纵轴截距等于初速度大小)(2) 位移公式:s =v0t +21at2注:在 vt 图象中,由 v t 直

2、线与两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等于质点在时间 t 内运动的位移(3). 推论:asvvt22 02=(3) 平均速度:20vvvt+=S / t (前一式子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它是指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后一式子对任何变速运动均适用。 说明: 以上各矢量均自带符号,与正方向相同时取正,相反取负.在牵涉各量有不同方向时,一定 要先规定正方向. 如果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取正值的话,则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 就取负值代入公式运算. 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一般要先判断物体经历多少时间停止下来, 然后才能进行有关计算.否则可能解出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例如,一个质点先以加速度a1从静止开始做

3、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 t ,突然加速度变为 反方向,且大小也发生改变,再经相同时间,质点恰好回到原出发点。试分析两段时间内的加速 度大小关系,以及两段时间的末速度大小关系。例 1.一颗子弹水平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中. 已知子弹的初速度为v0, 射入木块深 度为L后与木块相对静止,以共同速度v 运动,求子弹从进入木块到与木块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木块 滑行的距离.例 2. 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一个人站在第 1 节车厢的前头观察,第 1 节车 厢通过他用了 1s ,全部列车通过他用了 6s 钟, 则这列火车共有多少节车厢?例 3.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

4、行驶,速度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 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后,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 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行驶的距 离为 s ,若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为: A.s ;B. 2s ;C. 3s ;D 4s .购好物,就去淘宝皇冠排行榜(http:/ 2 页 共 6 页例 4. 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 50m 距离加速到最大速度 25m/s,并能维持一段较长时间;猎 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 60m 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 30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 4.0s.设猎豹 距离羚羊xm 时开始攻击,羚羊在猎豹开始攻击后 1.0s 才开始奔跑,

5、假定羚羊和猎豹加速阶段分别 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索奔跑.求:猎豹要在其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 围? 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例 5 天文观察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 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 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的星体的退行速 度 v 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 r 成正比,即:v=Hr.式中的 H 为常数,称为哈勃常数, 已由天文观测测 定. 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 假设爆炸后各 星体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其中

6、心. 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 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 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 T , 其计算式为 T = _. 根据近期观测, 哈勃常数 H =3102米/秒光年.其中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进行的距离,由此估算宇宙年龄为 _年.例 6.(追击问题中的极值问题)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 3m/s2的 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 6m/s 的速匀速驶来,从后边赶过汽车.试求 : (1) 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最远? 最远距离是多少? 此时 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2) 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

7、少例 7.(临界法) 火车以速度v1在轨道上向前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 s 处 另一列火车正以较小的速度v2匀速行驶且并未发现自已的火车.司机即以某一加速度紧急刹车.为 使两车避免相撞, 加速度a应满足什么条件?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论(普适性)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 S2S1= S3S2= S4S3= = SNSN1=aT2 2.在一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t/2= (v0+vt)/ 2 = s/ t 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经时间通过位移为 s, 则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总小于位移中点 的瞬时速度.不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8、. 即vt/2vs/2 三、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1T 末, 2T 末, 3T 末, n 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购好物,就去淘宝皇冠排行榜(http:/ 3 页 共 6 页v1v2v3 :vn= 12 3 n . (2)1T 内, 2T 内, 3T 内, n T 内位移之比为: s1s2 s3 sn= 12 2232 n2. (3). 第一个 T 内, 第二个 T 内, 第三个 T 内, , 第 n 个 T 内位移之比为. S1s2s3 = 135 (2n1). (4).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 tn= 1: )23( : ) 12 (1nn).例8

9、. 一物体从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秒后到达斜面底端,并开始在 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9秒停止. 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与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移之比 是:A. 11;B. 12 ;C. 1 3 ;D. 31 .例9. 三块完全相同的木块固定在地板上. 一初速度为v0的子弹水平射穿第三块木板后速度 恰好为零. 设子弹在三块木板中的加速度相同,求子弹分别通过三块木板的时间之比.例10. 一质点由A点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接着 做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运动,到达 B 点时恰好速度减为零. 若 AB 间总长度为 S ,试求质点从 A 到 B

10、 所用的时间 t.例 11. 某人骑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匀速前进, 某时刻在他前面 7m 处以 10m/s 的速度同向 行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而以 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前进,此人需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例12. 摩托车从静止开始以a1=1.6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行驶,中途做了一段匀速运动, 后以 a2= 6.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一共经历了 130s ,总位移是 1.6 103m. 求: (1) 摩托车的最大速度?(2) 在起动和减速的加速度跟(1)相同的条件下, 摩托车在这段位 移中如何运动所需时间最短,且此种情况的最大速度?四、四、 自由落体运动和

11、竖直上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初速度为零; 只受重力作用.( 平时物体在空中向下运动, 如果 空气阻力跟物体所受的重力相比可忽略时,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地面附近取 g =9.8 m/s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vt= gt ,h =g21t2,2 tv= 2gh.例 1. 物体自某高度自由下落,最后 1s 内下落的高度是总高度的 7/16, 取重力加速度 g = 9.8m/s2, 求物体下落的总高度和总时间,购好物,就去淘宝皇冠排行榜(http:/ 4 页 共 6 页例 2. 物体自 A 点自由下落,经过 B

12、点到达 C 点,已知物体经过 B 点时的速度是到达 C 点时速 度的 3/5, BC 间距离为 8m ,求 AB 间距离和到达 C 点时的速度. 2. 竖直上抛运动. (1).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条件: 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 物体只受重力作用. (2) 竖直上抛运动规律:1上升过程: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当末速度 v =0 时,物体到达最高点.以向上为正方向, 则 vt=v0gth =v0t g t2/2 ;vt2v02= 2gh ( h 为以抛出点为起点的位移.)2下降过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 几个重要的物理量: 最大高度H = v02/2g总时间 t =2v0/ g. 两个

13、重要关系:t上= t下= v0/g .(时间的对称性). 在抛出点上方任一位置 A: 上升速度与下落速度等值反向vA= vA 表达式 h =v0t 2 21gt中 h 的符号规定: 在抛出点上方时 h 取正, 在抛出点下方取负.在抛出点上方时, 同一个 h 对应两个t的值.在抛出点下方. 则只有一个 t 的值.五、本章常用的解题方法有:逐差法、图象法、极限分析法,对称原理、相对运动观点五、本章常用的解题方法有:逐差法、图象法、极限分析法,对称原理、相对运动观点、 相相 似大角形性质、自由弦的等时性、整体法、逆向思维法。似大角形性质、自由弦的等时性、整体法、逆向思维法。 例 3. (整体法) 气

14、球上系一重物,以 4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当离地面高 9m 时绳子断了,求: 重物经过多长间落回地面? 重物落地时的速度多大? 取 g =10m/s2例 4.(相对运动观点) 如图所示.A, B 两棒长度均为 1m,A 悬挂于高处. B 竖直立于 A 下面的地面上,A 的下端和 B 的上端相距 20m , A 做自由落体运动, B 同时以初速度 40m/s , 竖直上抛,在运动过程中两棒都保持竖直,问: 两棒何时开始相遇(不相碰); 从相遇到 分离历时多少? 取 g=10m/s2.练习:(相对运动) 1. 有一台电梯的天花板与底板间的距离为 2.5m ,它从静止开始以加 速度 a =10 m

15、/s2竖直向上加速度运动, 同时天花板上有一颗螺丝钉从脱落到底板上共需多长 时间? ( g =10m/s2)2.从离地 H高处自由下落一个小球, 同时在地面上正对着这个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出另 一个小球, 要使两球在离地 2H/ 3 处相遇, 第二个小球的初速度v0应为多大? .3. (1999 年全国高考题) (理想模型)一跳水运动员从离地面 10m 高的平台上向上跳起, 举 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心, 跃起后重心升高 0.45m 达到最高点, 落水 时身体竖直, 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 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 他购好物,就去淘宝皇冠排行榜(http:/ 5 页 共 6 页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_s ,(计算时, 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点集中在重心的一个 质点, g 取 10m/s2,结果只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有若干相同的小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每隔 0.1s 无初速地释放一颗, 在连续释放若干 颗钢球后,对准斜面上正在滚动的若干小球拍摄到如右图所示的照片,测得 AB =15cm , BC =20cm. 求: (逐差法)1拍摄照片时 B 球的速度; A 球上面还有几颗正在滚动的小钢 球.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