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多基站移动通信系统标准(200902讨论稿)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5891434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8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多基站移动通信系统标准(200902讨论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矿井多基站移动通信系统标准(200902讨论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矿井多基站移动通信系统标准(200902讨论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矿井多基站移动通信系统标准(200902讨论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矿井多基站移动通信系统标准(200902讨论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多基站移动通信系统标准(200902讨论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多基站移动通信系统标准(200902讨论稿)(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73 100.99 D 98 MT 备案号 MT/T XXXX-200X 前言前言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平顶山煤 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继平、彭霞、田子建、伍云霞、刘晓阳、沙凤华、于励民。 多基站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基站矿井移动通信系统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 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使用的多基站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

2、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 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7-2000) 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eqv IEC 60079-0)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 2 部分:隔爆型“d” (eqv IEC 60079-1) 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 3 部分:增安型“e” (eqv

3、 IEC 60079-7) 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 4 部分:本质安全性“i” (eqv IEC 60079-4) GB/T 50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 总要求(GB/T 5080.1-1986,idt IEC 60606-1:1973) GB/T 5080.7 设备可靠性试验 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 案(GB/T 5080.7-1986,idt IEC 60605-7:1978) GB/T 10111 利用随机数 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 10111-2008) AQ 6210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AQ 6210

4、-2007) MT/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286-1992) 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标准。 3.1 矿井移动通信 min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处于煤矿井下移动状态(处于运动中或停在某未定地点)的通信。 3.2 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min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能够实现矿井移动通信的系统。 3.3 移动台 mobile station 处于运动中或停在某未定地点进行通信的无线电收发设备,

5、它包括手持台、 便携台和车载车 台等。 3.4 基站 base station 用于无线接入的固定无线电收发设备。 3.5 系统控制器 system controller 控制和管理整个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交换、接续、控制和管理等功能。 3.6 调度台 dispatching desk 对接入系统的移动台等进行指挥、调度和管理的设备。 3.7 多基站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min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equipped with base stations 由多台基站组成的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3.8 移动电话 mobile telephone 主要用于语音

6、通信的移动台,可兼有短信、数据和图像等功能。 3.9 优先权 priority 在信道繁忙时,为保证重要用户及时申请到信道,需对用户设置不同的优先级,用于信道繁 忙时选呼、组呼和全呼的排队。 3.10 排队 queuing up 当信道繁忙时,系统可对申请信道的用户按优先级排队,对于同等优先级的用户申请,按先 申请先排队的原则排队。 3.11 连续服务 service in succession 对于在通话中由于超出服务区域等造成的通话中断, 当该移动电话重新进入服务区域时能连 续通话。 3.12 用户限时 time limit to the user 为避免用户因忘记挂机、 长期超出服务区域

7、等原因造成对信道的无效占用, 系统应对用户每 次通话的最大时间给予限定。 当用户通话时间超过最大允许时间时, 系统将终端用户对新道 的占用,将信道分配给排队的拥护。当没有其他用户申请时,系统对通话的用户不限时。并 且系统对优先权较高的用户允许通话时间长,对优先权较低的用户允许通话时间短。 3.13 分布管理 decentralize administration 在同一个基站服务区域内的移动电话的呼叫及通话, 应由该基站管理, 而不必经过控制中心。 这样当控制中心及电缆发生故障时,不会造成整个系统瘫痪。并且,在没有移动通信系统的 矿井发生灾变时或某些区域需要局部通信时,可只设激战,而不必敷设电

8、缆及控制中心。 3.14 位置登记 location registration 位置登记便于及时掌握移动电话持有人员的位置。 位置登记由移动台发出信号, 当移动电话 开机时自动将识别码发送出去, 然后每隔一定时间自动重发一次。 基站收到移动电话的识别 码后,则认为该移动电话在本服务区内,并将识别码送控制中心,实现位置登记。当移动电 话关机或超出服务区域,及控制中心隔一定时间接收不到移动电话的识别码时将撤销登记。 3.15 越区切换 switching cross over district 越区切换保证移动电话由一个基站服务区进入另一个基站服务区时, 通话不会被中断。 当进 入的另一个基站服务

9、区没有空闲信道时, 移动电话也不用重新拨号, 当有空闲信道时系统将 优先把空闲信道分配给越区通信的移动电话。 3.16 非法用户禁用 forbidden illegal user 为防止因移动电话丢失和数据被盗所引起的非法使用,系统应禁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 3.17 组呼 calling some people 输入组呼编号呼叫该组的所有电话。 组呼可同时将有关信息快速通报给许多用户, 而只占用 一个信道;也可召开多方会议研究工作。组呼可选择实时、等待和中断 3 种方式。实时方式 就是被呼叫的用户中若有部分用户正在通话将不影响组呼, 未通话的用户被呼叫, 而当原来 通话的用户终止通话时,将自动

10、转入组呼或全呼。等待方式就是移动电话发起组呼时,被呼 叫的小组内的全部电话均不处于通话状态时才能被响应; 否则, 有一个被呼叫用户处于通话 状态,组呼都得不到响应,主呼者将听到忙音。中断方式就是无论被呼叫的用户是否通话, 只要主呼发起组呼,将中断正在通话的用户,无条件地响应主呼;但当前通话为急呼、组呼 或全呼时,新的组呼将不被响应,主呼者将听到忙音。 3.18 全呼 calling all people 输入全呼编号呼叫系统内全部电话。 全呼可同时将有关信息快速通报给许多用户, 而只占用 一个信道;也可召开多方会议研究工作。全呼可选择实时、等待和中断 3 种方式。实时方式 就是被呼叫的用户中若

11、有部分用户正在通话将不影响全呼, 未通话的用户被呼叫, 而当原来 通话的用户终止通话时,将自动转入全呼。等待方式就是移动电话发起全呼时,被呼叫的系 统内的全部电话均不处于通话状态时才能被响应;否则,有一个被呼叫用户处于通话状态, 全呼都得不到响应,主呼者将听到忙音。中断方式就是无论被呼叫的用户是否通话,只要主 呼发起全呼,将中断正在通话的用户,无条件地响应全呼;但当前通话为急呼、组呼或全呼 时,新的全呼将不被响应,主呼者将听到忙音。 3.19 选呼 selective calling 输入被叫方电话号码呼叫被叫方。 3.20 急呼 urgent calling 当用户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使用专用

12、键急呼调度台,调度台应能接收内部用户的紧急呼叫, 显示紧急呼叫的电话号码, 优先处理并自动录音。 紧急呼叫可选择优先排队和中断两种方式。 优先排队就是当用户发起急呼时,若没有空闲信道,则将急呼用户放到排队的队首,当有空 闲信道时,将空闲信道分配给急呼用户。中断方式就是没有空闲信道时,急呼用户可中断正 在通话的优先权较低的用户,而强占信道。 3.21 重拨 re-dialing 当信道繁忙或无线信号较弱而没有申请到信道时, 手机具有自动重发功能, 免除了用户重新 按键的烦恼。 3.22 脱网 off network 当基站、控制中心和电缆发生故障时,在无线直通范围内的移动电话可直接通话。 4.

13、分类 4.1. 型号 产品型号应符合 MT/T286 规定。 4.2. 分类 4.2.1 按工作原理分: a) PHS; b) WiFi; c) CDMA; d) GSM; e) DECT; f) TD-SCDMA; g) WCDMA; h) CDMA2000; i) UWB; j) ZigBee; k) Bluetooth; l) 数字集群; m) 其他。 4.2.2 按工作频率分: n) 至低频 TLF:0.33Hz; o) 极低频 ELF:330Hz; p) 超低频 SLF:30300Hz; q) 特低频 ULF:3003000Hz; r) 甚低频 VLF:330KHz; s) 低频 L

14、F:30300KHz; t) 中频 MF:3003000KHz; u) 高频 HF:330MHz; v) 甚高频 VHF:30300MHz; w) 特高频 UHF:3003000MHz; x) 超高频 SHF:330GHz; y) 极高频 EHF:30300GHz; z) 至高频 THF:3003000GHz; 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系统中的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 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和成套。 5.2. 环境条件 5.2.1 系统中用于机房、调度室的设备,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1530; b) 相对湿度:40%

15、70%; c) 温度变化率:小于 10/h,且不得结露。 d) 大气压力:80kPa106kPa; e) GB/T 2887 规定的尘埃、照明、噪声、电磁场干扰和接地条件。 5.2.2 除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系统中用于煤矿井下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040; b) 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 95%(+25) ; c) 大气压力:80kPa106kPa; d) 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但无显著振动和冲击、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 5.3. 供电电源 5.3.1 地面设备交流电源: a) 额定电压:380V/220V,允许偏差 -10%+10%; b) 谐波:不大于 5%; c) 频率:50HZ,允许偏差5%。 5.3.2 井下 a) 额定电压:127V/380V/660V/1140V,允许偏差: 专用于井底车场、主运输巷:-20%+10%; 其他井下产品:-25%+10%; b) 谐波:不大于 10%; c) 频率:50HZ,允许偏差5%。 5.4. 系统组成 系统一般由移动台、基站、基站电源(可与基站一体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