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监督不工作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89131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没有监督不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没有监督不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没有监督不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没有监督不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没有监督不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没有监督不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没有监督不工作(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没有监督不工作一、提出“没有监督不工作”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理念也在不断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发展理念。这样以来,企业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安全则成了企业永恒的追求。一个企业如果不能保证安全生产,那么,效益则是一句空话。所以,如何对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是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对有着高危作业的企业,有一套科学的、相对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是这个企业能够有效的进行安全管理和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而时刻对日常生产活动的有效监督和质量检查则是企业能够有效的进行安全管理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所以我们提出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监督和质量检查的理念,即没有监督不工作的安

2、全理念。二、没有监督不工作的理念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监督和质量检查单从野外作业小队来看,目前我们长庆事业部野外作业队 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作业队人员流动性大、更新快,对标准的学习和认识 不够近几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生产一线的集中体现是:野外作业队的不断增加和作业队人员的不断补给和更换。大量的、新的井口操作人员的注入,他们中有些人对Q&HSE体系不熟知;风险意识的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施工,现场肯定会出现很多漏洞,就会造成安全隐患,最终将可能引起事故的发生。为了保障安全生产,我们不得不加强监督力度!由对Q&HSE体系熟知的、风险意识强的、成熟的作业队长来承担起这种

3、野外作业的监督职能。由他们担任起对各自队伍成员三、结合现状分析作业队长的监督职能的监督和培训,以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高效。我们所制定的作业队长不在操作员不能带队上井的规定就是对没有监督不工作这一理念的灵活运用。实际上是操作员对现场监督这一职能不能胜任,达不到监督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作为现场监督的作业队长应该在对整个施工流程监督的同时,不断的对新来的井口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他们的风险意识得到不断的提高,达到主动安全;也要不断的对操作员进行培训和引导,为他们以后成为作业队长、担任现场监督打下基础。只有这样人才才不会出现断层,才能真正保证安全施工。二、小队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一个合格的现场管

4、理者更应该有着较强的现场风险识别能力。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我们总习惯在事故发生之后找原因,却忽视了,事故发生前的风险评估。然而,我们野外作业队目前的现状则是:风险意识淡薄,缺乏风险识别的能力。实际上,一个作业队的所有员工都应该具有风险评估的能力,我们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或者使用一种设备,都应该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出相对有效的规避和控制风险的措施。而我们的大多数员工达不到这一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具有现场监督职能的作业队长发挥作用,他们不但要发现并规避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阻止违章行为、确保安全生产,而且要在施工之余对作业队人员进行风险识别的培训;在施工时对作业队成员进行风险识别的引导,逐步培

5、养起他们风险识别的意识,提高他们风险识别的能力。三、执行力不够执行力就是完成任务的能力,是做事的过程和结果的反映。是企业贯彻落实决策,达成任务目标的重要途径,任何企业都离不开执行力。2007年度和2008年度超大的任务量,使队伍超负荷运转,小队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丢失了很多我们本应该坚持的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性格”。归根揭底,还是我们野外小队成员的执行力不强。面对超大的任务量,我们作业队在向“测得好、测得快”的目标靠拢的同时,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现场作业的标准化。这种不坚持实际上是执行力差的表现。这就需要我们各级监督部门和作业队长一起发挥现场监督的职能对现场刻度、双保险的使用、吊装护帽的使

6、用、围栏、测速以及资料的现场验收等等作详细、严格的检查,如有不符就立即叫停,决不允许有任何违章行为的出现。切实按照事业部的统一要求作好标准化作业,以确保安全生产。四、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主观能动性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这么一种人群:“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同样我们的企业也不可例外的存在着这样的群体。这样的群体对企业的发展是有抑制作用的,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以作业队为例,分析一下他们之所以积极性不高,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原因。在同一个作业队,不同的井口操作工所做的工作是大致相同的。但在同一个岗位,不同的人工作效率和质量是不同的。有些员工工作能力强,工作的效率高、质量好;而有些员工的工作能力则相对较差,工作

7、效率低、质量差。但是,他们在同一口井的报酬基本一致。实际上在井口岗位出现了吃大锅饭的现象-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管理模式。这样会使工作能力强的员工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使工作能力差的员工继续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我们企业也正在完善这一管理体制,现在的个人积分、差费发放的系数化都是对体制的完善和补充。但是要使这种现象得到彻底的消除还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作业队长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现场监督职能给员工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干的好的系数提高;干的差的系数降低,这样以来干的好的员工就会继续努力工 作,干的不好的员工也会逐步的努力赶上,最终消除部分员工工作积极性不

8、高的态度,提高主观能动性,也会促进生产安全、有序的进行。五、超大规模的任务量下,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不到位近几年,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对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有效地化解了仪器陈旧、测井时效低的缺点,迅速适应了近几年测井超大任务量的需求。然而,在这种超大规模的任务量下,设备超负荷运转,频繁的连续作业,使得人员的休息和设备维护得不到有力的保障。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来保证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的稳定和安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测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做的扎实、可靠。我们可以给每个岗位制定出一个排查风险的明细单,要求每个岗位的负责任在接到任务后仔细做好自身岗位设备的隐患排查工作,有隐患及时汇报并进

9、行整改,真正做好测前准备工作,确保设备在运转期间的安全性。2、 井下仪器的硬件方面,必须有仪修和小队双重把关。如:仪器的护帽是否完好,丝扣是否带到位以及仪器本身是否有裂痕等等。3、 在施工过程中,对我们所涉及的井队设备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有效的规避和控制。如:我们现在施行的吊装带的使用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得到有效的监督和质量检查,我们的作业队长应该以身作则、严格执法,充当好监督的角色、发挥好监督的职能。俗话说:三分测井、七分准备。在生产准备的过程中决不能有丝毫的含糊,作为有监督职能的作业队长一旦发现施工完不卸仪器、卸了仪器不保养的现象就应该叫停,直到仪器完好为止。这样我们的生产才能更加安全、高效的运行,长此以往,就能逐渐提高我们执行群体的执行力,让标准化成为我们执行群体的一种习惯、一种性格。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现场事故的发生。同样,企业的执行群体一旦有了这种性格,企业才能够真正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